初二语文下册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精细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132597 上传时间:2017-08-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下册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精细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二语文下册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精细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二语文下册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精细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二语文下册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精细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二语文下册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精细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下册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精细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下册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精细复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二语文下册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精细复习 文言文精细复习三峡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水经注疏 ,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二、语音略无阙处(qu)重岩叠嶂(zhng)不见曦月(x)沿溯阻绝(s)素湍绿潭(tun)绝巘多生怪柏(y n)飞漱其间(sh) 属引凄异(zh)三、通假字1、略无阙处( 阙通缺)四、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

2、事)五、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 (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 (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六、一词多义1、绝 沿溯阻绝(隔绝) 哀转久绝(消失) 绝巘多生怪柏(极) 2、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七、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急:急速)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 (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 引:延长)6、不见曦月(曦:日光 这里指太阳)八、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3、月。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九、重点语句翻译

4、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 (仍然)不认为快。2、回清倒影 *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巘多生怪柏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怪的松柏。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十、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写春冬之景,用清、荣、峻、茂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

5、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3、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使人进一步感受到三峡的地理特征:山高、岭连、峡窄、水长;通过对猿的叫声的侧面描写渲染出三峡秋景的悲凉萧瑟的气氛。4、作者先写夏水的目的是: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5、为什么后写秋天? *目的在于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风致。6、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7、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8、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

6、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十一、开放性试题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 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 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还有哪些?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

7、日还李白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答谢中书书 一、文学常识 1、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人,被称为“山中宰相” 。著有陶隐居集二、语音颓(tu) 与(y)歇(xi)三、重点词语解释 1、五色交辉交:交相 2、四时俱备时:四季 俱:都 3、晓雾将歇歇:消散 4、夕日欲颓颓:坠落 5、沉鳞竞跃 竞:争相 6、古来共谈共:共同 7、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实在欲界:人间 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四、理解性默写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

8、翠竹,四时俱备。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五、重点语句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早晨的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5、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欣赏这奇美的山水。六、课文内容理解1、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9、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美”字 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 有静有动,有声有色。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4、 “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 “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七、开放性试题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10、高低各不同。苏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学常识1、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词)有水调歌头&S226; 明月几时有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浣溪沙 。二、语音遂(su) 寝(qn) 藻(zo) 荇(xng)三、重点词语解释1、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2、怀民未寝 寝:睡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4、相与步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或:漫步

11、 走 行走)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6、月色入户 户:窗户7、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 8、解衣欲睡 解:脱、 脱下 欲:想、打算9、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四、理解性默写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主旨句)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4、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五、重点语句翻译1、怀民亦

12、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或: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交错纵横的藻和荇似的水草,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 ,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十二、课文内容理解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

13、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 (3)人生感慨。 (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第一层:(1-3 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 (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第二层:(4 句)观月赏景。 (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层:(最后 3 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 (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一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

14、是“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5、文章最后一句话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6、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怎样赏析这句话?)*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7、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 ,并以其中一

15、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8、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 ,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 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的悲凉 仕途失意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旷达十三、开放性试题作者在文中对月色描写得美妙、形象,你也写出几句写月的古诗文名句。*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观潮一、文学常识1、作者: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之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书画。 观潮选自武林旧事 ,是他在元朝时所写。 二、语音艨艟(mngch ng) 乖骑(j ) 舸(g) 泅(q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