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之概括总结对于申论考试的给定材料而言,如何才能简洁、明朗、直接简洁、明朗、直接和全面全面地将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内容、影响、原因等概括总结概括总结出来?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他们往往知道材料说了些什么,却理不清头绪,不知如何才能将材料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实际上,解答和写作概括型试题还是有章可循的这一节我们就讲解一下如何从总体上安排概括写作文段的结构一般而言,一个全面完整的概括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三个部分构成:总括句总括句(对材料所反映情况的一个概述);分述句分述句(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内容进行并列式或递进式的陈述);升华句升华句(对材料的主旨和反映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升华和发挥)根据答题的具体情况,有时概括文段中只有总述句和分述句就可以讲试题答案表达清楚一)总括句的写法总括句是对材料所反映情况的一个总体上的概述一般而言,总括句就是以一句话的形式,高度概括全文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主要观点或思路、影响、原因……总括句的句型可以是:1.该材料主要论及……的问题;该材料反映了……;中间可以使用诸如“社会各界都关注的” 、 “目前所面临的”等定语2. 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或行为的文体;文体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
事件是指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也可理解为事件的某个阶段对于个别文章会有一件核心事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以该事件作为定语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这种概括方法适用于要求概括某一段或几段材料内容的试题二)分述句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根据并列并列或递进递进关系分条分类地整理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材料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套路一般而言,概括的分述句可以表述为:行动 1+行动 2+行动 3……;该材料反映的问题包括:问题 1+问题 2+问题 3……;这些问题表现在……措施 1+措施 2+措施 3……;事件 1+事件 2+事件 3……;分观点 1+分观点 2+分观点 3……;分形势 1+分形势 2+分形势 3……(三)升华句升华句是前述的总括句及分述句中所引发的主要哲理、意义进行解释和升华,是对反映材料主旨反映材料主旨和深层次问题深层次问题的分述句的升华和发挥,或者是对阐述问题的原因、根源、意义或道理进行概述,启迪人对问题进行思考升华句的基本句式为:这个问题(这种情况)涉及……需要在制度上(体制,宏观调控等较高层次上)……总分结构模式适用于概括问题、原因、影响、危害、目的、意义等试题的解答中。
四)运用总分结构写作概括试题举例分析1.概括问题分述句则主要是分述问题,一般而言,问题即是负面事件、负面影响,或者对社会、对民众、对国家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和需要克服的困难考生需要在阅读中寻找和总结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类,在答题时要把这些问题以分述句的形式分列出来分述句的表述可以从不同主体的问题和同一主体的不同问题来阐述对于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考生从主题、制度、时间等几个角度,将问题分为几个方面,以分述句的形式概括具体的问题例如,如果某一问题涉及到多方主体,我们可以从各方主体的角度进行分述答题以下结合具体的试题来说明,这种概括方式尤其适用于要求考生“概括给定材料反映了那几个问题”的试题我们看下面的两道真题:题目一:请用 200 字以内的篇幅概括目前我国行业自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表达准确、语言简练 (15 分) (2008 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给定资料反映了当前我国企业及行业协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总括句】主要表现为:某些企业在没有认证资格的情况下进行虚假认证,蒙骗社会;【分述句 1】某些协会和企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成立违法的价格联盟,损害了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分述句 2】在出口贸易中,由于不少企业利用降价手段参与出口竞争,以次充好,伪冒名牌,导致出口秩序混乱;【分述句 3】一些新闻媒体的管理存在严重疏漏,某些新闻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损害了该行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分述句 4】题目二:请你用不超过 300 字的篇幅回答超限超载屡禁不止的核心问题,并分析其屡治不愈的原因本题 40 分)(2005 年下半年广东省招录公务员考试试题)超载屡禁不止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驱动运输行业的运价,实际上已经把超载获得的额外收益计算入内,超载者必然比不超载者拥有更高的盈利空间,更多的竞争优势 【总括句】超限超载屡治不愈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管理体制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合力对公路交通运输的管理涉及到车辆生产监督、交管、路政、工商等多个部门,但每个部门都是只管一摊,不能对目前的运输市场形成一个强大的管理监督体系 【分述句 1】配套制度方面,第一,各部门“治超”标准不统一第二,高额的过路过桥费、养路费、各种运输管理费和恶性竞争导致的超低运费,又导致了超限超载 【分述句 2】管治的主体方面,各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阻碍了“治超”的进程 【分述句 3】题目三:材料 7 中反映了哪几个主要问题?请用 200 字左右的篇幅将其概括出来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0 分)(2008 年广东省考申论试卷第 1 题)参考答案:从材料 5 中所反映的信息来看,义工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总括句】 (1)义工工作开展不易,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受到群众的误解。
【分述句 1】 (2)义工的社会地位相对不足,相关管理部门存在不重视的现象 【分述句 2】 (3)有关的管理部门(如民政部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甚至限制了义工的作用 【分述句 3】 (4)义工队伍管理相对比较松散,不同的义工组织之间水平差别较大,许多义工组织在发展义工成员的过程中存在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现象 【分述句 4】针对这几个问题,可以从加强宣传、完善制度及加大投入力度等几个角度切入从而加强义工工作2.概括原因在进行概括原因类题目的答题时,关键是对各种原因进行归类、归纳和概括采用总分结构来答题,关键还是分述句的分类排列,因而考生要对给定材料中关于原因的材料进行分类、浓缩和提炼一般而言,可结合给定材料,参考以下模式将给定材料中关于原因的材料进行分类: A、纵向方面分类: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素质原因、群体原因、企业原因、市场原因、行业原因、社会原因;B、横向方面分类:利益原因、文化原因、道德原因、经济原因、教育原因、意识原因、技术原因、体制原因、管理原因、法制原因、执法原因、监管原因C、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在分类的基础上,按照试题的要求做出准确、全面、简明、流畅的概括和总结。
我们看下面的真题:在所给定的材料中归纳垃圾短信泛滥成灾的原因 (2006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中的第一题第 2 个问题)从给定材料中,可以看到垃圾短信泛滥的具体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总括句]:(1)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短信群发方式广告成本低,市场大,利润有保障商家受利益驱动,漠视社会道德,大量群发短信,而营运商也大多对短信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监管乏力[分述句 1] (2)监管部门技术水平不高短信群发具有隐秘性,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对短信的监管在技术提出了挑战目前监管部门对非法短信进行过滤的技术还不过关,无法有效拦截有害短信[分述句 2] (3)法制上存在漏洞惩治垃圾短信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对垃圾短信的管理缺乏标准和切实可行的处罚手段,难以通过法律法规手段对短信进行约束和管理[分述句 3]4)监管机制不合理电信运营商既是短信监管者,又是利益的分享者,导致对垃圾短信疏于监管而政府行政部门监管也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管理上存在空白[分述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