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中国梦读后感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304099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心共筑中国梦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同心共筑中国梦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同心共筑中国梦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同心共筑中国梦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同心共筑中国梦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心共筑中国梦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心共筑中国梦读后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心共筑中国梦读后感“中国梦”一个动人心弦、荡人心灵的词汇。 “中国梦”,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人民才会好;“中国梦” ,使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只有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梦”才能变为现实。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方向;团结奋斗,更需要引领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指出了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极其重要性,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时代课题。同时,实现中国梦,也离不

2、开中国人民。只有全国人民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作为中华号巨轮的掌舵者,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目标。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乘势而上、转型发展,需要党引领方向;处在改革深水区、矛盾凸显期的中国,凝聚共识、攻坚克难,更离不开党聚合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从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 ,到改革开放让人民“富起来” ,再到建成全面小康让亿人“幸福起来”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加强和

3、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动力。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一个信仰坚定、坚强有力、清正廉洁的党,必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 “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

4、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 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能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也是造福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中国梦就一定能在我们的手中得到实现! 2013 年 10 月 22 日同心共筑中国梦读后感“中国梦”是什么?与“美国梦”不同, “中国梦”是个人 的,是国家的,更是民族的。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 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 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 应地, “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中国梦

5、”是小康梦,小康梦即人民幸福梦。何为人民幸 福?人民幸福不是央视的街头采访,也不仅仅是政府工作报告 中的 CDP 增长速度,而是十八大为全国人民提出的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新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均翻一番的 新要求。 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这是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上提出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 得重大进展。同时,十八大还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着力解决收入分配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

6、多更公平惠及全 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共同富裕”是惠及十 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可以说,有十八大会议精神的指引, 和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实现“小康梦”是美丽而又可及的。“中国梦”是强国梦,强国梦即国家富强梦。十八大提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之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欣然的可见,中国已经一跃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翻番。改革开放 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在经济社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从体 育大国到体育强国。 “90 后”这一代是幸运的,他们虽没有经历过改革开

7、放初期的热血与激情,但他们却见证了改革开放给 我们带来的成就与荣誉。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成功加入世 贸组织,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与回收,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第一艘深海潜 水器“蛟龙号”的顺利下潜,第一艘绕月飞行器“天宫一号” 的顺利升空,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顺利下海中国一次又 一次的吸引世界的目光。这些都在说明中国更加自信了,中国 因底气而自信,因自信而强大。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改 革开放的进程中也取得了重大历史突破,处处可见的“Made in China”也正逐步向“Design in China”而迈进。中国制造、 中国市场、中

8、国投资、中国伙伴、中国责任,这些都是更加强 大的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这些印象直观而又客观,一个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更加强大的中国正巍然屹立于 世界的东方。 “强国梦”离我们越来越近,看得见也摸得着。 “中国梦”是复兴梦,复兴梦即民族复兴梦。中华民族有 着上下 5000 年的璀璨历史,曾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文 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 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 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 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 “五四”运动以来,汇聚 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

9、了“中国梦”的 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 程大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推进, “中国梦”的动 力之源全面激活, “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精彩呈现, 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离伟大的“中国梦”如此之近。中国 的发展必将影响着亚洲乃至世界。 我们的“中国梦”既不虚幻也不遥远, “小康梦” 、 “强国梦” 、 “复兴梦” ,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共同构筑成了 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切身实际,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与党的领导,与十八大的会议精神密不可分。可以预见 的是,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仰,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我们就一定能拥抱美丽的中国梦

10、!2013 年 10 月 23 日同心共筑中国梦2013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新起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今年的“”是承前启后的大会,精神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梦” 。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这三个字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八大召开后,中国人的梦想概念更加贴近,为建党 100周年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中国梦” ,我们经历很多考验与努力。我们不应忘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党艰辛探索,确立了社会

11、主义基本制度。我们不应忘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条漫漫复兴路,寄托着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凝结着中华儿女的心血汗水。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170 多年来,中华民族历经了无数苦难。面对列强的凌辱,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奋斗征程中的坎坷与挫折,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人世遭逢的巨大自然灾难,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一代代的中国人,怀揣着梦想,追逐着梦想,挺直了脊梁,憋足了一股劲,胼手胝足,顽强奋斗,走出苦难

12、,走向辉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都已今非昔比,距离民族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美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勇于参与,拒绝冷漠。正如新当选的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所言:“我们要拒绝冷漠和懈怠;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 ”要实现“中国梦”的美好蓝图,离不开每个社会个体,只有每个人都以主人公的意识,参与到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积极献言献策,才能够群策群力,帮助执政党做出最佳决策。只有每个人都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才能够凝聚共识,锐意

13、进取,加速“中国梦”的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勇于克难,不甘平庸。有人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确如此,理想总是很美好,可是在我们践行的过程中却会遇到许多困难,很多人可能就此裹足不前,甘于平庸,得过且过。但是,困难只会压倒懦弱的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是不会面对困难而屈服的,相反会愈加奋发有为,以更加坚定的毅力战胜困难,抵达理想的彼岸。2013 年 10 月 22 日同心共筑中国梦心得体会人的一生,如果可以概括为:总是在梦想与追求中度过的,这样的人生就一定会有彩虹。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才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中国梦” ,当

14、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 “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实现“中国梦”的热情也被老百姓看在眼里。俗话说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牵引的,何况我们人类,党员干部实现“中国梦”的热诚也会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怀揣梦想,那么生活将会更加的美好。那么,作为党员干部要如何在实现“中国梦”中起带头作用呢?首先要凝聚身边的一切力量。中国是拥有 13 亿人民的人口大国,13 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党员干部就是要凝聚起一股股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从而汇成一股大力量,真正的实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而我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更

15、加应该与百姓团结在一起,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正能量共同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其次是要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在基层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困难,但每一份苦难和磨砺都是对基层干部成长的一份财富和资本,在基层岗位,面对的可能是更多琐碎的事情,但无论事情大小,都要沉下心来,踏实肯干,从眼前的小事做起,百姓事,无小事,其他人可以认为是件小事,但是只要关系到百姓的安危冷暖,事无巨细,我们都把它当成件大事去看待,去解决,才能真正解决百姓之所急,之所需。最后是要党员干部不断学习。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必须要掌握最新、最有效的工作方法。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努力学习,将学习作

16、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始终成为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有生力量。百姓富裕了、幸福了,梦圆了,我们的梦也就实现了。2013 年 10 月 24 日同心共筑中国梦读后感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这是很多人经受磨砺而后奋起的慨叹,更是我们民族走过几千年沧桑岁月而巍然屹立的写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刻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鲜明揭示无数先贤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为我们这代人自觉担当使命、同心共筑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放眼过去的 30 多年、60 多年,乃至近代以来的 170 多年,导引无数中华儿女进行非凡奋斗的,正是对梦想的追求,对使命的担当。从 1925 年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写下“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 ,到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 “再接再厉、一往无前” ,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脉相承,始终都贯穿着共产党人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