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三次周考卷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30152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奉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三次周考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奉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三次周考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奉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三次周考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奉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三次周考卷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周考语文卷答案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周考语文卷答案 1、答案:A (解析:A 项, “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有误。第二段开头说,陶渊明所说 的“道” ,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文中只是“偏重” ,而不是全部。) 2、答案:D(解析:D 项, “这样做便能够部分地达到目的”有误。应为“也许能部分地达 到目的” 。) 3 答案:B(解析:B 项,偷换概念, “只有站在艺术的高度”有误。文中说的“艺术” 不是文学上的“艺术” ,而是人生的“艺术” ,这种“艺术”以“超俗的眼光”才能看到。) 4、答案 D (解析 轻:轻视,看不起。) 5、答案 D ( 解析 D 项都为结构助词,的;A

2、项介词,把/连词,来;B 项连词,可是/形 容词词尾,的样子;C 项代词,他的/助词,表反诘语气。) 6、答案 C (解析 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是王羲之淡泊的性情;是王羲之擅长辩 论的特点和他的性格。) 7 答案 D ( 解析 “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 亲去世,就辞职治丧” 。 “恨”在古代应该是遗憾的意思而不是怨恨。) 参考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 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刚劲、正直而著称。他尤其擅长隶书,为古 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的伯父王敦

3、、王导都 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 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 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所有的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 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择婿的消息后,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 在东床上,敞开肚子吃东西,若无其事。 ”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 ”一打听,原 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 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 (还有)孙绰、李充等

4、人都以文 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在 会稽山阴县的兰亭集会,并亲自作序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 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 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非常高兴,因此要 买道士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 ,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 ”王羲 之欣然拿笔,写好后,用笼子装鹅而归,一路上乐不可支。 (还有一次, )他到学生家去, 看见人家的竹筐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

5、楷书,一半草书。后来那位学生 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 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 (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 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 ”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 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轻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 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 去吊唁了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 连忙洒水扫地来恭候

6、他。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来,王述深为遗憾。 8、 (1)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 房里去看所有的王家子弟。 (“使” , “于导” , “就” , 是关键词,句子通顺 1 分)(2)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水扫地来恭候他。 (“谓” “ 候” “ 辄”是关键词,每字 1 分) (3)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 乐趣。 9 (1)思路解析:此题考查诗歌采用的叙述手法和结构方式,可以看出是采用倒叙手法, 这首诗在结构上具有诗经的共同特点,这可以从氓 采薇中发现。

7、参考答案: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2)思路解析:诗歌的内容比较明显,最后一句采用了夸张的手法,能点出写相思之苦这 层意思即可。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 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最后一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 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参考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 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 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

8、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10、 (1)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3)屈心而抑志兮,忍 尤而攘诟(4)言笑晏晏,信誓旦旦(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11、 (1)答案:CD (解析:C 项, “文章暗含了对神化屈原的文人的不满之情”属于架空分 析,于文无据。D 项, “呼唤屈原应当具有普通人对故乡的亲人的情感” ,屈原本身就对故 乡亲人充满思念之情。) (2)解析:这是一篇文化散文, “呼唤”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从文章的首段两幅画像 到文中对屈原气节品格的分析,以及后面对秭归风物人情、传说故事的描写,都围绕这两 个字。 答案:提及两幅人物画,引出呼唤的对象屈原

9、。叙写文人对屈原的呼唤将屈原 的气节化为文化内涵,成为文人力量的源泉。通过对屈原故乡的踏访和传说的描写,写 出百姓和亲人对屈原的呼唤,还原了屈原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3)解析:找出文中天问 屈子行吟图和文章最后一句中描写屈原形象的关键词语 进行概括。 答案:飘逸、冷峻、无可奈何;苍凉、凄苦而平和;概无官爵,普通平民。 (4)将屈原与钟馗相联系,说明作为人的屈原已被神化,受百姓朝拜,引发读者的阅读 兴趣;钟馗是镇邪避妖打鬼的神,为民造福;而屈原有忠心为国、情系苍生而九死不悔 的精神,二者的精神品质相似;引出下文,为后文表达应将屈原还原为真实的人作铺垫。12. A (B 项“谇”应读 su, “徂

10、”应读 c;C 项“诼”读 zhu;D 项“咥”应读x) 13C (A 项厮壁碧,B 项搅绞,萧箫 D 项训驯,宣渲) 14、A (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例“到亲戚家做客” ;作客:寄居在别处,例“作 客他乡” 。 熟识: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熟悉:知道得清楚 。常常”和“往往”都表示某种情况经常存在和出现。但是也有不同用法: “往往”多表 示重复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规律性,用“往往”的时候,句子中要说明重复出现这种情况 的其他情况、条件和结果。 “常常”只是说明重复出现的某种情况或动作行为,不受其他 情况、条件的限制。 ) 15、D (正襟危坐侧重于形容仪表,应用“一本正经” )16B(A 关联词位置不当:“该诗 不仅”C 缺少主语 ,删除“通过”或“使”D 项成分赘余,删去“之” ) 17 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