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300985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原电池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江西省上饶县二中连哲天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 4 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 一。该内容学生在必修 2 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 了一个盐桥内容。掌握本节知识,对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电池使用原理、金属 腐蚀和防护,研究探索发明新电池有重要意义。2、了解学情底码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探索解决问题 的能力。3、明确教

2、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更完整 的认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过程与方法:通过 Pb-CuSO4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原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原电池原 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4、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两池)发生及盐桥的作用。5、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自主分析设计”的学习方式学习。在 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不断深入认识原电

3、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 能力上的跨越。6、教学设计过程和意图(1)情境导课:让学生举一些手机、电子表等新型电池例子。联系生活,吸引 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2)回顾原电池:复习基本概念,温故而知新。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思考,回忆概念为后期探究作准备。板书(便于学生直观记忆、理解掌握):1概念2电极名称3构成条件4原电池工作原理(课件展示微观过程)(3)设计原电池:(板书)活动一、依 Pb+CuSO4=PbS04+Cu 反应,自主设计原电池。纸上谈兵重温原电池 原理。活动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此原电池反应。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操 作能力。活动三、成果展示:学

4、生写出有关电极反应方程式,进行练习。活动四、学生总结单池原电池的设计思路,形成整体思维模式。活动五、学生评价原电池:电流不稳,引出新发明。(4)改良原电池:(板书)启发分析电流不稳定的原因,引导双池原电池的设 计思路,学习课本知识,按实验小组发放盐桥,重新实验。探讨盐桥的作用。 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5)盐桥的作用:(板书)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1补充电荷。2使装置形成闭合回路。3提高了能量转化率。(6)结尾的设计:学生谈谈学习本节的感受,情感表达及分享。总体设计思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亲手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疑问, 自主解答,自主设计,合作评价。在自主提问的过程中推动课的进程,旨在培 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意识,学会实验,学会提问、学会探究、学会设计、 学会 合作、学会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