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化学习》第一章 学习理论之总结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300649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化学习》第一章 学习理论之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综合化学习》第一章 学习理论之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综合化学习》第一章 学习理论之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化学习》第一章 学习理论之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化学习》第一章 学习理论之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四、三种学习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揭示了学习的本质,是学习的理论基四、三种学习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揭示了学习的本质,是学习的理论基础,对指导个人学习、制订教育政策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础,对指导个人学习、制订教育政策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1 1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需要学习理论的支持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需要学习理论的支持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需要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社会成员的知识化和学习的终身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生存要发展,劳动者都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知识结构,来适应社会变化对劳动者的需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物的形成过程”。

2、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意味着人们学习意识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学习是人的第一需求,学习和更新知识以求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也同时意味着终身学习体系地位的真正确立,学习行为将从个体行为转变为社会群众行为,从实现个人自身的价值目标,转变为社会共同体对社会成员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必然会有庞大的接受再教育的人流涌向教育机构和办学机构,知识的“爆炸”,必然会引起办学机构这个生产知识、培养人力资源容器的爆炸。就目前我国现有的各类办学单位和办学规模,无论如何也适应不了这一巨大的社会需求,必须寻求新的办学形式与办学方式,而现代

3、远程教育将是更好的选择,它能为人的自我实现、丰满人的形成过程提供灵活自由的学习途径,为扩大教育规模创造了先进的培养手段。2 2学习理论是开展现代教育的基础学习理论是开展现代教育的基础三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出个有代表性的基本特点: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学习必须考虑个别差异的存在;学习任务的完成,必须恰当地置于学习者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学习条件会对刺激学生学习产生影响;学习动机对促进和引导学习行为产生一定的反应;已有知识基础对学习效果将产生影响。注重程序学习和激发学习情绪注重程序学习和激发学习情绪现代教育注重程序学习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这对培养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增

4、强自律能力至关重要。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把焦点集中在可观察的行为表现上。刺激与反应对学习效果将产生直接影响。刺激条件的创造,刺激因素的安排和组织的目的,都在于增强学习者的期望性和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在支持学习过程中,能很好地适应学习者的个别化差异,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发展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无须像班级学习那样,任何学习活动必须要统一行动。这种安排与需求,是根据需求者的希望值和期望值所决定的,包括两个方面:群体需求和个人需求,但总目标都是一致的,即能够通过学习对知识的再获取而赢得智力资本,以此来促进群体的整体发展、地

5、域的经济增长和个人的目标实现。由此,便激发出对学习的迫切感和知识的需求感。在此,现代远程教育是最好的选择。注重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注重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 2 -人们的学习过程是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对知识信息的再加工过程。只有对信息的传播过程有所了解,才会对其有较好的掌握。由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不同,每个人的认知过程也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过程。为了使学习适应不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就应该创造吸引学习的环境与系统,以此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现代远程教育从信息资源库的建立,到信息的传播通道,以及传递到学生学习的终端,都在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在接受信息的便利与否方面和认知结构的差

6、异因素等方面,对教学过程、教学媒体进行设计、开发、利用,使其不仅适应于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更多的是适应于非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现代远程教育知识源,还适应不同知识结构和不同认知结构的学习者,这也是其它教育形式所达不到的。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发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自我实现这一特性是人的先天行为。对每一个人来说,各自生活在自己感知的主观世界中,这个世界只为他们自己所知晓。这种先天性、倾向性愿望的实现,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只有在自由的运行条件下,它才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才有可能充分实现。学习社会的

7、到来,首先在于学习意识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同时还意味着终身教育体系中心地位的确立。学习和接受教育已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并转变为社会共同体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必然要求。基于现代传播媒体与传播技术,特别是卫星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实现,多种信息符号的远距离传播,使学习形式的个性化、个体化特色越来越明显。网络化、多媒化的教学形式,不仅打破了学习形式的班级化和集体化,而且每一个人可根据需求和能力,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中心地位、自主地位的确立,人的自我发展的主观性地位的确立,不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创建了适应于

8、每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和个别发展的学习型社会环境的建立。3 3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世纪教育的一个新教育内容,它关系到我国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世纪教育的一个新教育内容,它关系到我国教育 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是开展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是开展教育 信息化、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与内容。这种学习形式、学习过程、学信息化、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与内容。这种学习形式、学习过程、学 习方法是对学习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习方法是对学习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作为受教育者学习的认知工具、信息工具、学习工具和研究工具,

9、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培养与提高了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其作用为: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有利于学生利用网络这种新的手段去接触广阔的世界,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开阔的世界观。 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效、迅速地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有利于使学习者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 3 - 能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培养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利用虚拟环境,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读取数据、科学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在跨进新世纪、新时代的教育中,其信息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效益与现代化程度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现代远程教育,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三种学习理论影响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但随着学习媒体、学习方式、学习的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其内含与外延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对学习理论在实践活动中的深化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