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通识课《老子》《论语》今读考试答案2016最新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300538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尔雅通识课《老子》《论语》今读考试答案2016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尔雅通识课《老子》《论语》今读考试答案2016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尔雅通识课《老子》《论语》今读考试答案2016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尔雅通识课《老子》《论语》今读考试答案2016最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尔雅通识课《老子》《论语》今读考试答案2016最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尔雅通识课《老子》《论语》今读考试答案2016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尔雅通识课《老子》《论语》今读考试答案2016最新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似难实玄”始于用来形容()。(1.0 分)A、金刚经B、论语C、道德经D、南华经我的答案:C2老子提倡“上善若水”是因为其()。(1.0 分)A、柔和性B、无私性C、时间性D、可塑性我的答案:B3“(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句话强调()。(1.0 分)A、肉体生命低于精神生命B、肉体生命高于精神生命C、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应该分离D、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应该合一我的答案:D4老子的()被后世演化为“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1.0 分)A、智慧出,有大伪B、不出户,知天下C、居善地,心善渊D、不窥牖知天道我的答案:B5根据老子的观点,战争胜利后

2、应该()。(1.0 分)A、以丧礼处之B、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C、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D、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我的答案:A6()被孟子认为是“圣之时者”。(1.0 分)A、孔子B、伊尹C、伯夷D、柳下惠我的答案:A7论语中的“论”的含义是()。(1.0 分)A、论述B、编撰C、讨论D、谈论我的答案:B8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不包括()。(1.0 分)A、大智若愚B、大屈若直C、大盈若冲D、大成若缺我的答案:A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中“阙”指的是()。(1.0 分)A、提出B、解决C、去除D、保留我的答案:C10“诚不以富,亦炙以异”强调一个人的优劣取决于其()。(1.0 分)A、性

3、格B、诚实C、品德D、财富我的答案:C11西周没有实行()。(1.0 分)A、分封制B、集权制C、宗法制D、礼乐制我的答案:B12“曲则全,枉则直”中“枉”指的是()。(1.0 分)A、枉然B、冤枉C、枉费D、弯我的答案:D13“好从事而亟政时,可谓知乎”中“知”指的是()。(1.0 分)A、知道B、了解C、学识D、聪明我的答案:D14诗经的篇章()被评价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0 分)A、关雎B、蒹葭C、木瓜D、氓我的答案:A15()与“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相近。()(1.0 分)A、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B、为天下溪,常德不离C、不上闲,使民不争D、上善若水我的答案

4、:D16“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出自()。(1.0 分)A、老子B、荀子C、墨子D、孔子我的答案:B17()提出“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1.0 分)A、曾子B、颜回C、子贡D、孔子我的答案:A18司马迁认为孔子的先人是()。(1.0 分)A、宋人B、齐人C、鲁人D、楚人我的答案:A19“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中,“三者”不包括()。(1.0 分)A、夷B、希C、虚D、微我的答案:C20“化儿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中“无名之朴”指的是()。()(1.0 分)A、上天B、国君C、圣人D、道我的答案:D21“无欲之为圣,寡欲之为贤,多欲之为凡,循欲之为狂”体现了()。

5、(1.0 分)A、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B、少私寡欲C、无欲则刚D、致虚极,守静笃我的答案:B22孔子形容()是“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且“以其子妻之”。(1.0 分)A、公冶长B、子贡C、子路D、子贱我的答案:A23孔子用“不迁怒,不贰过”形容()。(1.0 分)A、宁武子B、公冶长C、子路D、颜回我的答案:D24“衣蔽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这句话是孔子对下列哪位的赞扬:()(1.0 分)A、子贡B、子路C、子游D、子黔我的答案:B25“吾不与祭,如不祭”中“与”指的是()。(1.0 分)A、与其B、参与C、组织D、给予我的答案:B26“下学而上达”中“下学”指的

6、是()。(1.0 分)A、人事B、治学C、为官D、天理我的答案:A27“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中“反”指的是()。、()(1.0 分)A、返朴归真B、反对C、反而D、相反我的答案:A2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中的“已”指的是()。(1.0 分)A、已经B、以后C、停止D、以前我的答案:C29“美言可以市尊”中“市”指的是()。(1.0 分)A、市场B、行市C、集市D、交易我的答案:D30老子认为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是()。(1.0 分)A、乐B、苦C、勤D、练我的答案:A31孔子认为人的一生有()个阶段。(1.0 分)A、4B、5C、6D、7我的答案:C32孔子认为从政的方式包

7、括()。(1.0 分)A、道之以政和道之以德B、道之以政和道之以礼C、道之以理和道之以德D、道之以理和道之以礼我的答案:A33“子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中“为”指的是()。(1.0 分)A、无为B、为了C、作为D、行为我的答案:C34老子根据“上善若水”提出的七种建议中,不包括()。(1.0 分)A、言善信B、事善能C、心善渊D、与善时我的答案:D35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次。(1.0 分)A、86B、91C、109D、117我的答案:C36在文学方面成就较高的孔子晚年时期的弟子时()。(1.0 分)A、冉有B、颜回C、子贡D、子游我的答案:D37尽管一生坎坷,孔子因为其()而称为流芳

8、百世的思想家、教育家。(1.0 分)A、好学B、严谨C、勤奋D、聪明我的答案:A3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中“三宝”指的是()。(1.0 分)A、慈、检、不敢为天下先B、慈、静、不敢为天下先C、慈、检、上善若水D、慈、静、上善若水我的答案:A39“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中“知”指的是()。(1.0 分)A、智慧B、知识C、知道D、心智我的答案:A40“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中“广”指的是()。(1.0 分)A、广大B、大方C、广阔D、广泛我的答案:B41与“小人之言鲜浓柔则,务于可人”意思相近的是()。(1.0 分)A、信近于义,言可复也B、君子不重,则不威C、贤贤易色D、巧言令色,鲜仁矣我的答案

9、:D42道家和儒家二者是()的。(1.0 分)A、完全相异B、互补C、统一D、对立我的答案:B43()提出“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谓之学”。(1.0 分)A、王阳明B、孔子C、陶渊明D、朱熹我的答案:D44“道冲,或用之或不盈”中“冲”的意思是:()(1.0 分)A、满B、进C、空D、尽我的答案:C45“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出自()。(1.0 分)A、学记B、为学C、论语D、道德经我的答案:A46述而篇主要讨论的内容是()。(1.0 分)A、道德B、教育C、仁义D、为政我的答案:B47道的()性强调它是客观存在的,而非虚无缥缈的。(1.0 分)A、辩证性B、本原性C、哲学性D、

10、不可命名性我的答案:B48“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说的是()。(1.0 分)A、老子B、庄子C、孔子D、孟子我的答案:C49()被老子用来暗指天下无道。(1.0 分)A、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B、大道废,有仁义C、戎马生於郊D、绝学无忧我的答案:C50成语“韦编三绝”是形容()在读易经时的情形。(1.0 分)A、孔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我的答案:A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孔子思想中最成熟的观点是“中庸”。()(1.0 分)我的答案: 2道家推崇的最高的哲学就是道,道包含了天。()(1.0 分)我的答案: 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出自卫灵公篇。()(1.0 分

11、)我的答案: 4孔子反对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1.0 分)我的答案: 5孔子认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0 分)我的答案: 6孔子虚构了卫灵公篇中“在陈绝粮”这一事件。()(1.0 分)我的答案: 7“智慧出有大伪”指出人人都想抛弃自己的智慧的时候,社会就会出现很多虚伪的现象。()(1.0 分)我的答案: 8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世界上大部分东西都可以分为阴阳两性,少部分为虚。()(1.0 分)我的答案: 9根据周代的制度,礼大致上分为吉礼、兄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1.0 分)我的答案: 10宪问篇主要讨论的是如何为学的问题。()(1.0 分)我的答案:

12、11老子提出的“不敢为天下先”强调有好处的时候不敢把个人的利益摆在天下民众之先。()(1.0 分)我的答案: 12老子和孔子都反对“以德报怨”。()(1.0 分)我的答案: 13“素以为绚兮”中“素”指的是白衣服。()(1.0 分)我的答案: 14根据孔子的观点,孝敬老人就是指父母晚年时要赡养他们。()(1.0 分)我的答案: 15公冶长篇主要讨论如何看待一个人及评价一个人。()(1.0 分)我的答案: 16乡党篇主要表现的是孔子的生活方式和实践。()(1.0 分)我的答案: 17“隐,谓不称扬其过失也”出自郑玄檀弓注。()(1.0 分)我的答案: 18老子认为国家法律的数量和违法的人的数量是

13、成正比的。()(1.0 分)我的答案: 19孔子拒绝别人称自己为圣人、仁人或仁者。()(1.0 分)我的答案: 20“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中“大丈夫”指的是圣人、有道之人。()(1.0 分)我的答案: 21先进篇主要是进一步论述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1.0 分)我的答案: 22“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反映出老子唯心论的思想。()(1.0 分)我的答案: 23“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一句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1.0 分)我的答案: 2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主流的多元的文化。()(1.0 分)我的答案: 25孔子的“三忘”指的是忘食、忘忧、忘老。(

14、)(1.0 分)我的答案: 26“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时”等同“伺”,指的是看着,打听。()(1.0 分)我的答案: 27水调歌头游泳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典故出自论语。()(1.0 分)我的答案: 28孔子提倡“中庸之道”。()(1.0 分)我的答案: 29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即相互区分又相互包含。()(1.0 分)我的答案: 30“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强调看待事物要寻找其源头。()(1.0分)我的答案: 31“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其实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1.0 分)我的答案: 32“果哉,

15、末之难也”中“末”指的是没有。()(1.0 分)我的答案: 33道德经第六章主要表述了为人处事的原则。()(1.0 分)我的答案: 34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受人尊敬的有德之人,并且君子必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1.0 分)我的答案: 35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为圣人,只有少数人能称为这个级别的存在。()(1.0 分)我的答案: 36“大德不官”是指德行高尚的不做官,不屑于为官。()(1.0 分)我的答案: 37老子提倡的不是一个人完全的无私,而是少私。()(1.0 分)我的答案: 38“小人哉,樊须也”是指樊迟是道德意义上的小人。()(1.0 分)我的答案: 39孔子对“匿怨而友其人”持否定态度。()(1.0 分)我的答案: 40卫灵公篇对“礼”、“道”、“仁”、“教”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1.0分)我的答案: 41孔子对于自己要比其他人更为好学是充满自信的。()(1.0 分)我的答案: 42老子主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0 分)我的答案: 4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中“道”指的是道路。()(1.0 分)我的答案: 44论语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