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300528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爱——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师爱——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师爱——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爱——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爱——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打开学生心灵之门人的内心世界就如同一把锁,谁掌握了打开心灵的钥匙,谁就可以调动一切。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撬不开锁,而钥匙却轻轻一转把锁开了。铁棒就问:“钥匙,这是为什么?”钥匙却回答说:“很简单,因为我懂锁的心。 ”看了这个对话,我沉思了很久,作为教师,我们要懂学生的心。就像医生救治病人讲究“对症下药” ,教师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要对症下药,如果像铁棒一样蛮干,就只能将事情弄糟。我们只有拿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那把“钥匙”让学生能信任你,把你当成朋友,向你倾诉,才能正确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的问题。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呢?一、要有爱心鲁迅

2、先生曾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爱有多深,效果就有多好。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人们都说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学习态度的关键,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我觉得的确如此。高尔基也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这说明爱是我们作教育者不可忽视的一点。师爱是教师的主动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情感。每个学生都有其性格特征和成长经历,所需要老师关爱的内容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学生,走进学生,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谈心。打开学生幼小的心灵,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了解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快乐与

3、辛酸、成功与失败、顺畅与坎坷,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学习情况等等。从而找准我们爱的切入点,对症下药,因人而异,把爱倾注到每个学生的心田。在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同学,他非常的聪明,反应能力也特别快,但就是不学习,在课堂上从没有专心听过一堂课,没有认真做过一次作业,成绩也就更让我头疼了,有一次下午下课了,我对他说:“你在教室等我一会我给你讲作业。 ”当我回到办公室喝了一杯水过去时,他的人影已消失在教室了,当从别人寻问中知道了他去“玩儿”了,于是又请同学去寻找。对他这种学习态度,我非常的生气,每次对他“教训”了后,还是没有好转,有次我大声的跟他说:“你不学,是吧?那我以后从不管你了。有什么事

4、你也不要来叫我。 ” 接下来两天我就忽略他了,不看他,别人说他什么我也没理。老师们也常说,孩子毕竟是孩子,哪有不犯错的。后来想想,也许真的是我的方法不对,于是又心平气和地找他谈话交流。我说“你不想读书吗?上课你都在想些什么?”他说:“我在想家里的事。 ”这样一个 9 岁的小孩,家里的什么事让他在上课想呢?我继续追问他。 “我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我爸爸脾气不好,常打我妈妈,我也很想学习,但总是会想到爸爸和妈妈他们吵闹的样子”孩子边说边哭了,听了他的话,我的心里特别难受,我觉得自己很残忍,还跟他计较生气。对于这种孩子,我们更应多去关爱他们,多找他们谈心,给他温暖。不管哪个学生,都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5、,更多的温暖,用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他们心中进取的火花,引导他们一步步前进。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只要教师能用爱点亮他们心中的灯,即使后进生也同样能走向成功。要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的缺点,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因为爱的力量是超乎我们想象的。二、要有童心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悟吧!当一个人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时,就会敞开胸怀,畅所欲言了,这一点在学生中往往表现得更加突出。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除了应具有的真诚、亲密、关心等特点之外,关键一点还要有童心,特别是我们小学教师,更应如此。这是消除师生之间心理隔阂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关注并参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和学生们同读一本书,同唱一

6、首歌,同做一个游戏,等等。当教师和学生自然地打成一片时,就会有共同的语言,双方的交流自然就会不知不觉地水到渠成了。三、尊重、宽容、赞美之心教师应有母爱的无私和宽容。每一个学生都有个性,就像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孪生子女。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尊重,那老师要不要尊重学生呢?当然要。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尊重学生家长等等。爱墨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 。对后进生,要善于发现他们个性中具有创造性的因素,因材施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未成年的

7、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尚不成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犯了错误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对待错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学生的缺点、错误看得太重,更不能冷语相伤,讽刺、体罚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伤害。要善于从错误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循循善诱,引导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心理氛围,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俗话说:“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 ”但我要说:“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少。 ”对于努力学习的学生,给予有分寸的肯定与表扬,指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他们就会

8、不骄不躁,勇往直前;对于被不负责地斥为“笨蛋” 、 “朽木不可雕”的“差生”有意识地进行交谈、提问、启发,寻找、发掘闪光点,给予热情的激励或适当的赏识,让他体会到老师始终没有放弃他,仍在关注他,他仍是老师关爱的好学生,就可以激励他重建自尊,重树自信,重立目标,信心百倍地勇往直前,不断地由进步走向成功。尤其是当学生犯了重错、考了低分的时候,他们内心已经非常悔恨、痛苦。这时老师就要给予真诚的安慰、关心,绝不能伤口抹盐,雪上加霜,要分担学生的痛苦。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 。无数事实早已证明,批评的功效一定小于激励的功效。适宜的冷空气可以让人舒服、清醒,然而寒风久吹,学生柔弱的心灵

9、就可能僵化、萎缩。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人家的赞美。拿破仑也说,其实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而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需要。真诚的赞美可以拉近心灵,吸引着孩子向你真心靠拢,倾听你的教诲,还可能将每时每刻从积极乐观的一面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与成长。所以我们教师也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美。四、要有恒心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作为教师,我们的爱心、童心、宽容、尊重和赞美之心只有长期坚持,发自内心,那么才能自然而然地深入学生的心理世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各位同行们,就像魏书生说的, “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当我们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现在我相信: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找不到开启学生心灵钥匙的老师。亲爱的老师们,你信吗?“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让我们以心换心,以情换情,用爱心、童心、尊重、宽容、赞美之心坚持用一颗恒心去打开师生感情沟通的大门,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