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3中考作文题型分类展析 专题一全命题作文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299567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3中考作文题型分类展析 专题一全命题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备战2013中考作文题型分类展析 专题一全命题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备战2013中考作文题型分类展析 专题一全命题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备战2013中考作文题型分类展析 专题一全命题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备战2013中考作文题型分类展析 专题一全命题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2013中考作文题型分类展析 专题一全命题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3中考作文题型分类展析 专题一全命题作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 2011 中考作文题型分类展析 专题一 全命题作文题型阐释全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这个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 题目的唯一性,有利于在阅卷中确定评分尺度与标准,能够有效避免考前押题,防止抄袭 与宿构。近几年命题作文最得命题专家的青睐。就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全命题作文完全 有继续“领跑”的可能。题型呈现1直接型全命题作文:直接运思,以大化小题干由题目要求组成,题意明确,要求所记的事、所写的人、所说的理、所状的物 一目了然。在直接型全命题作文里,考生往往已经知晓了作文的基本内容。对于这类作文 题,考生可以通过“直接运思,以大化小”的方法进行构思。比如 2010 年浙江

2、湖州市中考作文题:请以“多想告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多想告诉你”可以小到“多想告诉同龄朋友,童年时对一朵花许的愿竟然实现了, 而藏在路边小石头的秘密却没了影踪,那样的感觉渐行渐远” ;也可以小到“多想告诉文友, 自己怎样喜欢读曹文轩的草房子 青铜葵花 红瓦黑瓦 ,文中人物真诚淳朴的精神力 量怎样丰盈充实自己成长的心灵” ;还可以小到“多想告诉妈妈,我偶尔的叛逆与反抗不是 为了跟你抬杠,而是我真的有了和你不同的想法” 。2含蓄式全命题作文:凭借转换,化虚为实此类文题语意含蓄,往往包含引申、比喻或象征等意义。如果误将该类文题当作直接 型全命题作文,就可能导致立意肤浅,视野狭窄,不合题旨。该类

3、作文题写作时需要将它 转换成直接型全命题作文题,即把题目中含蓄而富有哲理的文字转换成简明直白的语句, 概括出蕴涵其中的内涵后再运思行文。比如 2010 年浙江金华市中考作文题一:“灯” 。如果作文时只是简单地介绍生活中各种灯的特点、用途等,文意肯定会非常肤浅,思 路也难以展开。 “灯”这个文题只有一个字,内涵却非常丰富,需要同学们展开联想想象的 翅膀,拓展作文的立意范畴,挖掘出“灯”的引申、比喻、象征意义来:指引自己人生前 进方向的灯,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温暖希望的灯,丰盈自己精神力量的灯,等等。这样, 就将含蓄式全命题作文转换成了直接型全命题作文,自然就能挖掘到题旨了。具体到写作 中,应化虚为

4、实,可实写自己主持一次主题班会时感受到融入班级大家庭的快乐;可实写 自己任性或犯错误时,长辈循循善诱的开导点亮了自己的心灯;也可实写自己在周末夜晚 灯光下的阅读,与作者以及书中人物的精神对话,并由此展开的一场心灵遨游。3材料式全命题作文:审读材料,立意选材此类文题由“导语题目要求”或“题目要求提示语”组成,导语或提示语指 引考生消除审题障碍,打开行文思路,拓展写作范围,从而准确把握题旨。材料的作用为 解说文意、渲染气氛,或是唤醒考生阅读和情感的积累。在审读文题时,千万不可忽略对 材料的审读,一定要读出隐含在其中的限制要求。当所给材料只有一个中心时,可直接将 其提炼出来作为作文的主旨;当同时有多

5、个要点时,则须首先选择一点作为写作中心,然 后再化大为小或化虚为实地立意选材、谋篇布局。比如 2010 年浙江杭州市中考作文题:宋濂少时家贫嗜学,历尽艰辛,终于学业有成; 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在被排挤、嘲笑、打击中不绝望不沉沦,最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海 伦凯勒,一个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摸索的少女,以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创 造了生命的奇迹。正由于生命历程中有困境,我们变得更坚强;正由于成长道路上无捷径, 我们走得更坚实。请以“成长路上无捷径”为题目,写一篇 600 字至 800 字的文章。又如 2010 年湖北宜昌市中考作文题:智慧的美丽一文中,小伙子的智慧为什么显得如此美丽?那是因为他的

6、善良为他的智慧打下了靓丽的底色,不错,善良的智慧应该是 最美的智慧,但创造的智慧,生活的智慧,学习的智慧,劳动的智慧同样也是美丽的。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美丽的智慧”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 “成长路 上无捷径”的材料通过列举名人事例彰显了一个中心,欲写好本文题,先得挖掘“无捷径” 背后的深层主旨,其具体的解题思路可参照含蓄式全命题作文“凭借转换,化虚为实”的 写作手法。 “美丽的智慧”展示了几个要点:善良的智慧、创造的智慧、生活的智慧、学习 的智慧、劳动的智慧,等等。这道作文题若全选或选多个要点行文,运用并列式结构构思, 难免会犯面面俱到却又泛泛而谈的毛病。与其如此,还

7、不如在多项要点中选取其中的一点 写深刻,集中一点来写更能直接表现主旨。模拟演练1.直接型全命题作文责任 当陌生人与我擦肩而过 困境之中,更要相信未来 成长非常痛,非常爱2.含蓄式全命题作文生命是一次旅行 风景在有心情的地方 仰望属于我的星空 明天,我们要出发3.材料式全命题作文初中三年,知心朋友让你的少年时代如此美好。课余时,你们一起分享着才艺与情趣; 迷惘时,你们一起仰望过星空与明月;失意时,你们一起走出了阴霾与落寞;拼搏时,你 们一起去迎接风雨与雷电;快乐时,你们一起品味过芬芳与甜蜜朋友,他(她)是你 通向春天的一扇窗口。三个 365 天,1095 个日子里,友情使春风化雨,让温馨酿成少年

8、的 激情与生命的底蕴。说起朋友,你一定想诉说属于你的故事,抒发源自你内心的声音,发 表你独特的真知灼见。 请以“有朋友,真的不一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中不 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与地名。 怎样写作文(一):怎样审题(9 篇)(2011-04-10 20:15:10)转载标签: 方育龙作文指 导教育 分类: 作文指导 怎样写作文(一): 怎样审题(9 篇) 第一篇:如何审题题目是文章的材料和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是文章的“眉目”是文章的“眼睛” 。仔 细分析和反复考究题目文字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中心思 想的确立,材料的选择,将影响全篇内

9、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决定着构思能否按正确的方 向展开。审准了题意,文章才会切题;否则,就会偏题,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的现象。所以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应掌握这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一、审清题目蕴涵的主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名字,主题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它们之间既不相同,但又有一定的关系。如上学路上 、 我的爸爸 、 集市见闻从题目上看不出表达什么中心。 助人为乐的 x x x 、 秋景 、 一堂有意义的课从题目上明显可以看出要表达什么 中心。像园丁 、 温暖 、 镜子题目中则含蓄地表明主题或象征意义。二、审清要求写作的内容。审题时要弄清,记人写什么人,用几件事写人;写事 写什么性质,有意义的

10、、有趣的、还是内疚的、接受教训的写什么限制条件下的事。 如校园见闻 、 我的老师 、 不平常的星期天 、 欢乐的“六一”节三、审清要求取材的范围。要从题目上理解取材的时间范围如上学路上 ,空间 范围如校园见闻 ,数量范围如一堂有意义的课 ,关系范围如我的老师四、审清写作的重点。要从题目上揣摩重点。如老师笑了 ,中点在笑,老师为 什么笑?这件事我做对了重点在“做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是“做对了”?对一些 范围广泛的半命题作文,我们要选择自己能写的内容,再把题目补充完整。五、审清要求所用的人称。不少题目对人称有明确的要求,千万不要混淆,对一 些没有人称要求的作文题,就要从内容上判断采用哪种人称。如

11、一件使我感动的事就 只能用第三人称“他” ;给 xx 的一封信就要用第二人称“你”或“您”了。而像一 件有意义的事就可以用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他” 。六、审清题目要求的体裁。即要审清是写景状物,还是写人,记事?第二篇:快速审题的四种方法1审清“标志” ,确定文章体裁。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 , 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 裁的文章。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 、 “记” 、 “的事” 、 “的生活” 、 “的人”等。如回忆我的母亲 、 记我的同桌 、 一件有教益的事 、 我的

12、中学生 活 、 值的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 、 “的自白” 、 “的话” 、 “的制 作方法”等。如介绍一本工具书 、 蜜蜂的自白 、 秋天话菊花 、 西红柿酱的制作方 法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 、 “议” 、 “谈” 、 “论” 、 “评” 、 “辨” 、 “驳” 、 “从谈起” 、 “从说开去” 、 “由想到的” 、 “的启示” 、 “读有感”等。 如说谦虚 、 谈骨气 、 “友邦惊诧”论 、 读荔枝蜜有感 、 由“愚公移山”想 到的 。2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 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

13、题,重点突出。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题目划定的范 围不同,选材的侧重点就不同。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 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 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 、 妈妈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写 成写人的记叙文。记事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 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 、 挫折 、 难忘 的一节语文课 、 成功的喜悦等题目都

14、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3审清题目“题眼” ,确定文章重点。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 住题目的“题眼” , “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 ,也就把握住 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 ,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 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 ,后者的“题眼”是 “喜欢” ,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 、 “喜欢” ,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 “喜欢”入手。如何抓“题眼”呢?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 “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 事 , “题眼”是“赞

15、成” ,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 “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 , “题眼”是“过” , 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 “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 , “题眼”是 “课余” ,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4审清题目因素,确定文章内容。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 增加了难度。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 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

16、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 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成功这个题 目的已知因素只有一个,即“成功” ,意思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成功”这个因素上增加 几个相关因素“谁成功了” , “什么事成功了” 、 “怎样成功了” ,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 同样笑容 、 失败 、 过错 、 忏悔 、 欢乐 、 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第三篇:审题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审题方法,供大家在学习时参考。1、总体认知法这是审题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法,这种方法要求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 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地推敲、揣磨、辨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总体上把 握文章的题目。在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