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长春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271821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德惠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吉林省德惠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吉林省德惠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吉林省德惠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吉林省德惠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德惠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德惠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长春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惠三中七年级九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德惠三中七年级九月份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5 分) 1.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2 分) A 山巅(din)澎湃(pi)B 闪烁(shu)归宿(xi) C 湍流(dun)腐烂(f )D 一枚(mi)浊流(zh) 2.找出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2 分) A 榜样 坚强 兹长 九屈连环 B 摇蓝 扮演 烦扰 锨起狂澜 C 悲奋 激怒 娇傲 浊流宛转 D 屏障 哺育 嘶哑 浩浩荡荡 3.选出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 ) (2 分) A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B 归宿:指住宿。 C 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 D

2、深沉:指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4.文学常识填空(2 分) (1) 乡愁的作者是 ,他是台湾当代诗人,评论家。 (2) 木兰诗选自宋朝_(人名)所编乐府诗集 。 5.为下列上联选择最佳下联:(2 分)人闲桂花落 ( ) A. 雪拥蓝关马不前 人烟寒橘柚 ( ) B. 红杏枝头春意闹 绿杨烟外晓寒轻( ) C. 秋色老梧桐云横秦岭家何在( ) D. 夜静春山空 6.判断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3 分)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 (2)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 ) (3)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 ) 7.赏析下面这首杂诗 ,回答问题(2

3、 分)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首诗里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象: 思想感情: 2、名句积累与运用(10 分) 8. 海上升明月,。情人怨遥夜,。 (张九龄望月怀远 ) 9. ,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 10.柴门闻犬吠,。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11.三国时期的曹植在赠白马王彪诗中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意思是,大丈 夫应该胸怀广大,万里的距离看起来就像邻居这么近。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化 用这两句诗而成就的千古名句是:,。 12.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而李白在闻王昌龄左 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不仅要托月

4、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去陪伴远隔千里的 天涯沦落人的诗句是:,。学校:_ 班级:_ 姓名:_考号: 13.木兰诗中写出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沙场,塑造了一位身经百战、英姿飒爽的女英雄 形象的两句是:,。 三、阅读(35 分) (一)课外文言文(5 分) 陆绩怀橘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 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去,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 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 之,后常称说。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注释】陆绩,三国时期吴国人。去:离开。 遗(wi):送给。

5、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分) 绩跪对曰( ) 后常称说( ) 15.翻译下列句子(2 分)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16.“当年桔子入怀日,正是天真烂漫时。纯孝成性忘小节,英雄自古类如斯。 ”从本文中, 我们可以看出六岁的陆绩是个怎样的孩子?(2 分)(二)现代文(25 分) 桂花雨 琦君(1)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 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 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 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惟

6、有正屋大厅前的 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2)小时候,我对无论甚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 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 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 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 还可以吃。 “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3)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4)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 。桂花一开放,母亲就 开

7、始担心了, “可别做风水啊。 ”(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 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 嘴里念着, “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 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 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 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 太多了。 (5) “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 亲说

8、:“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 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 雨,好香的雨啊。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 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实时口占一 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诗虽不见 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6)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

9、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 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 浸在桂花香中。 (7)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垄,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 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垄赏桂花。 “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 花栗子羹” 。因满觉垄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 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 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8)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 有点

10、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 艾,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9)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 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 (10)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17.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 分)旷场( ) 笨拙( ) 浸在( ) 诗兴 ( ) 18. 在南方,桂花是极寻常的植物,本文开头介绍了哪几种桂花?作者说“一提到桂花, 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这是为什么?(4 分)19. 桂花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王建

11、的十五夜望月写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 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本文围绕桂花写了哪几件事?(写出 两件事即可) (4 分)20. 本文第 3 段虽短,却作用独特,说说它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 分)21. 琦君的语言经典于平实的文字,她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在平静的叙述和细致入微的描 写中,流露出如淙淙细流般含蓄细腻的情感。从下面的句子中,你能体会到母亲是个怎样 的人?“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 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 (3 分)22. 细读第 9 段,体会一下“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

12、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 的金桂。 ”这句话的含义。(4 分) 23.记叙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几种叙述方法。采用什么样的叙述方法,要依据文章的内容 来决定。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表达了怎样的主题?(4 分)(四)名著阅读(5 分)次早,太宗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有钦天监奏曰:“今日 是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 ”唐王大喜。又见黄门官奏道:“御弟法师朝门外候旨。 ”随 即宣上宝殿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 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駔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 ”玄 奘大喜,即便谢了恩

13、,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唐王排驾,与多官同送至关外,只见那 洪福寺僧与诸徒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关外相等。唐王见了,先教收拾行囊马匹,然 后着官人执壶酌酒。太宗举爵,又问曰:“御弟雅号甚称?”玄奘道:“贫僧出家人,未 敢称号。 ”太宗道:“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玄 奘又谢恩,接了御酒道:“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 ”太宗道: “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 ”三藏不敢不受。接 了酒,方待要饮,只见太宗低头,将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三藏不解其意,太宗笑 道:“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三藏道

14、:“只在三年,径回上国。 ”太宗道: “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三藏方悟捻 土之意,复谢恩饮尽,辞谢出关而去。24. 本文选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 (1 分)25. 唐僧又名三藏法师,从以上选段中你可知此名号是谁为他取的?为何叫“三藏”? (2 分)26. “太宗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 金。 三藏方悟捻土之意。 ”请你体会一下,唐王的“捻土之意”是什么?(2 分) 四、作文(40 分)27.文题:告诉你一个我的故事要求:(1)选择你最难忘的经历,叙述你最动情的故事,表达你最深切的情感。(2)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文采。(3)500 字左右。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基础知识(15 分) (15、7 题各 2 分,6 题 3 分)1.A 2.D 3.B 4.(1)余光中 (2)郭茂倩5.D C B A 6.(1)设问 (2)拟人 (3)比喻 7.意象:绮窗、寒梅。思想感情:围绕“思乡”回答即可。 3、名句积累与运用(10 分) 8.天涯共此时。竟夕起相思。 9.无言独上西楼。 10.风雪夜归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