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恢复发展油茶产业的几点建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125035 上传时间:2017-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恢复发展油茶产业的几点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恢复发展油茶产业的几点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恢复发展油茶产业的几点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恢复发展油茶产业的几点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恢复发展油茶产业的几点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恢复发展油茶产业的几点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恢复发展油茶产业的几点建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对恢复发展油茶产业的几点建议油茶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市油茶生产曾以“ 单产第一, 总产第一,对国家 贡献第一” 名冠全国首位,誉为“油茶之 乡” ,被确定为全国油茶基地 县,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建油茶工程县。油茶的经济收入曾是我市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主产区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近十多年来,油茶林大面积严重荒芜,火灾大量频繁发生,林地被时常征占用,致使我市油茶林总面积锐减,产量逐年下降,效益逐年下滑, “油茶之乡 ”的美誉难以符实,令市人痛心和期盼。近两年来,国家把发展油茶生产作为国家油料安全的重要内容,加大了投资和政策扶持力量。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出台

2、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坚持政府主导,把油茶产业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抓。这是一项顺服民意,符合市情,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本人家乡是油茶区,从小身受油茶林的恩惠,从事林业工作近四十年,幸遇国家再度重视油茶生产而十分欣喜,同时也深知,要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化进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项十分浩大的艰辛工程,借此机会,特提出几点建议,供领导决策时作参改。- 2 -一、结合“林改” ,着力抓好油茶林地流转经营。林业生产责任制是尾随农业生产责任制而建立起来的,起初曾显示出一定的政策威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凸显出许多不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矛盾。以本人所在的村民小组为便,全组 40余户近 200 人

3、,有油茶山林九处,面积约 300 亩。按油茶林好、差,林地远、近几种类型分树到户,一些大的山头有几十户占份,一户人家有五、六处不等的山头林块,相当部分是几十株树一个户主,界限模糊不清。油茶林随农田责任制变更承包期,一般十年更变一次,有时五年也搞调整,全组青壮年男女劳力 80%外出打工,留居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由于过于分散且担心变更,全组无一户垦复茶山,荒芜严重,火烧毁林面积达 50%以上,形成了不少“ 无树山,无油户” 。有的全家外出,既不去管也不去收摘,完全放弃了油茶林,全组茶油产量不足历史产量的 30%,据了解,全市类似情况相当普遍,有的甚至整组、整村无油茶可收。鉴于上述责任制形式过于分

4、散,频繁变更,致使农民一是不便经营,二是不愿经营,三是劳力外出而无力经营的实际状况,建议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力抓好油茶林的流转经营。为使流转顺畅,达到流得出(多数农户同意流出)、转得动( 有人或 单位接受流转且精心经营)、出效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要开展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 3 -讲清只有通过流转,达到适度规模,才能为现代的、先进的油茶生产奠定起码的基础,才能实现产业化。流转的方向,一是大力支持油茶林向“有能力,懂技术,善经营” 的能人流转,并从政策、奖金、技术上扶持培养油茶生产专业户、专业大户;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亲商、护商建成油茶产业公司、产业集团;三是由能人

5、带头精心组建村、组股份制油茶林场。总之,我认为,流转经营是检验“林改” ,实现“林改”目的之关键环节。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我市油茶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我们的祖先对油茶林地的选择难具科学性。因此,对那些坡度很大,土壤脊薄、海拔太高、不适宜油茶高产稳产的山地,不要恢复或规划为新造油茶林地;对那些将要建房、办厂、办矿的地方以及坟墓山,也不要规划,以免造成浪费。全市原有 76 万亩油茶林,应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地,总面积规划在 60 万亩左右。三、夯实基础,培育良种壮苗。造油茶林可以说是百年大计、千年工程。良种壮苗是建成高产穗产油茶林的基础。首先是精选良种接穗,必须严格采用通过国家和省级鉴定的优

6、良品种,并且达到发育成熟(开花结果)阶段的良种接穗作为繁殖材料。无论是芽菌砧嫁接还是高接换冠,要尽量杜绝采用“ 以苗繁苗 ”的接穗, 严禁粗制滥造。其次是培育壮苗,- 4 -新造油茶林不要急于求成,追求面积和速度,要尽量使用 3-5 年生,在圃地里开花结果的大规格容器苗。可以先进行整地,种上 1-2 年作物,待林地熟化肥沃后,有大苗的时候造林。在良种接穗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组培” 方法,加大组培苗繁育力度。四、复合经营,提高林地效益。复合经营又称集约经营。单一经营油茶林,科技含量再高其经济效益也是有限的,对经营者的吸引力不是很大。所谓复合(集约)经营,就是在科学营林的基础上,提高油茶林地的复

7、种指数。在油茶林地内间种、套种其他作物(选择一些经济价值高,能够培肥地力,能够伴生,保生油茶林的作物)。实行以种代耕、以种代抚、以种养地、以种促产,使之“一地多用、一地多投(投工、投肥、投技术)”,从而达到 “一地多收”,提高油茶林地效益的目的。还可以减少抚育管理用工,减少森林火灾危害。复合(集约)经营有许多种模式:1、林油模式:油茶是油也算是林(以下均称为林)。经过实践并取得成功经验的“一地三油” ,就是一种林油模式。具体作法是:将林地(新造林地、高接换冠的现有林地)开垦整理成梯土或缓坡地、新造林地每亩栽植 60-80 株良种嫁接大规格容器苗,改造林分,每亩均匀保留 60-80 株以待高接换

8、冠( 如果出 现空旷地则辅之以大规格容器苗补植),在以上两- 5 -种林地内,上半年间种花生,下半年套种油菜,形成一地可产(茶油、花生油、菜油)三油。这种模式,当年就可见效,经营 3-5 年就会有较高且稳定的经济收益。保守一点计算,每亩平均按 70 株油茶,每株油茶树作产 10 斤茶果,每亩可产茶油 40 斤左右,间作花生作产 150 斤,套种油菜作产 100斤油茶籽,按现行市场价格,三种作物亩平年产值在 1500元以上,相当于单一经营油茶林三倍以上的经济收入。这种模式能很好地培肥地力,促使油茶快速生长形成高产稳产林分,待林分完全郁闭后,可在林下套种其他耐阴作物。2、林粮模式:在上述两种林地内

9、间种、套种豆类(黄豆、绿豆、缸豆等) ,薯类(红薯、马铃薯等) ,麦 类(小麦、荞麦、燕麦等) 。这几 类粮食作物,看似平凡,既可食用,又可加工成淀粉、面粉,是食品工业的原材料,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有很好的保健和药用价值。3、林菜(瓜果) 模式:间种、套种各类高价值的蔬菜瓜果。如有传统间种习惯的苕头,多年生的黄花菜,平常的萝卜、白菜、山芋、香芋均可间种,间种甜瓜、香瓜、西瓜更是香甜可口,还可培植各种食用菌,有不菲的经济效益。4、林药模式:间种、套种多年生或一年生的药材,如山药、麦冬、淡竹、红芍、白芍、黄杞、枸杞、金银花、黄杞枝等,可与医药部门联合经营一些适销对路价值较高的药材产品。- 6 -5、

10、林茶(叶) 模式:选择那些土地浓厚肥沃、空气湿润有云雾的油茶林分、间种、套种茶叶,茶叶树耐荫、寿命长、受益久,容纳劳动力密集,且有很高经济效益。6、林草(兽) 模式:间种、套种营养富含的草本植物,有肥料草、饲料草之区别,饲料草可用于养饲家禽养兽和食草鱼类,也可以用来围栏圈养家禽家兽。7、林苗模式:可选择在交通便利,人居较近的油茶林地内,培植各种适销对路,有价值的耐荫性苗木、花卉、盆景等。总之,油茶林地要高效,复合经营是良方,模式多样可选择,前景美好宜推广。五、创造条件,向油茶生产专业化、机械化迈进。林业生产专业化、机械化是现代林业、先进林业的重要标志,是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在目前

11、农村青壮年劳力基本外出的情况下,油茶生产专业大户、油茶生产公司、产业集团,必须组建油茶生产专业队、工程队、机械化施工队。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化,第一步工作是要抢救严重荒芜的现有油茶林,其措施就是要彻底清理油茶林内的藤灌杂草,进而实施全面垦复,这需要借助专业队实行机械化(割灌机)作业。这一步做好了,可以大量减少火灾,从根本上避免“荒灾、火灾” 对油茶林的危害。培育良种壮苗,高接换冠改造林- 7 -分,全市要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一支相适应的嫁接专业队伍。新造林要科学放样、科学整地,要尽量做到环山水平,要梯土化、坡土化,要从下至上采用“蛇剥皮法” ,严格保护利用表土层,这必须借助专业队、机械化施工(用小型挖

12、掘机配合小型推土机作业)。林分改造的放样施工,也必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六、精心设计,构建传播油茶旅游文化场馆。油茶旅游,顾名思义,要是看油茶。要认真选择交通便利,与全市旅游线路相连接,具有油茶特色的地方,构建“ 一馆两坊(房)三园”的油茶旅游景点。一馆即油茶文化展览馆,要把油茶的生物学特性,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效益,我市油茶生产的历史、现状、远景规划、产业化进程布局等展示于游客。要尽量做到文彩飞扬、图文并茂,解说、影视与实物相结合,并辅之以生活接待馆,架设望远镜,让游客远眺油茶林海,耳听林涛,远看林景。两坊( 房) ,即 设立油茶加工土榨坊(最好设人力、水力两个碾槽) ,让游客亲手参与操作;现代工

13、艺(机械加工)炼油厂房,可用图片、影视代展。三园建设:1、油茶品种观赏园:收集栽培大量油茶品种,突出优良品种的展示。2、经营模式展现园:分别用新造和改造两类林分,实地展现上述各种模式的油茶林分。3、油茶林中休闲园:选择、移植部分油茶大树( 地径粗 10cm 以上),形状奇特树,并采用高接换冠,塑造- 8 -成“ 一 树多花一 树多景 ”观赏树,林地内 间种有观赏价值的奇花草、林中设吊床、棋盘、简易健身器具等娱乐健身设施,并在林中网养部分森林鸟类、珍禽异兽,以供游客观赏。总之,要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油茶文化、交流传播油茶文化,激发游客热爱油茶,支持、参与油茶产业化进程。七、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扶持,科技支撑力度。推进油茶产业化是一项民心工程,富民强市工程,也是一项浩大的艰辛工程。需要各级的坚强领导,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科技支撑要贯穿产业化进程始终,这样才能成就我市人民的千秋伟业。市老科协林业分会顾问 尹金生二 OO 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