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练习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247510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练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练习题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练习题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练习题.txt39 人生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逆境失意会经常伴随着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显示出来,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的动力。40 奉献是爱心,勇于付出,你一定会收到意外之外的馈赠。初一历史重点知识归纳练习题一:三国志评价曹操,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你是如何认为的?请你对曹操作一个评价。答:一:曹操唯才是举,选贤任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权。二:注重发展社会生产,从公元 196 年开始,在各地推行军屯和民屯。三:公元 200 年,巧用计谋,以少胜多,与袁绍大战于官渡,基本上

2、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四:公元 208 年,率军南下与孙刘联军大战于赤壁,兵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五:总结:通过上述事实说明, 三国志较为客观公正地评价了他一生的历史功绩,他不愧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二:诸葛亮是中国人心中的智慧的化身,请将一生的功绩归纳出来。答:一、隆中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二、公元 208 年,促使孙刘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三、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大力推行屯田;四、修浚和完善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五、改革和完善木牛流马等交通运输工具;六、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七、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盐铁官营,使蜀国有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八、

3、降服孟获,使南中八郡归附蜀国,促进了民族融合及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九、六出祁山北上伐魏,达到了削强以自保的目的,巩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十:不足:管理蜀国不分事情大小,食少事烦,年仅 54 岁就病逝,从而使蜀国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十一、总结:作为一代贤相名臣,他顺应历史潮流地发展,使蜀国不断发展壮大,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后人学习的楷模。三: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一、经过六朝开发,南方形成了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岭南农业也得到了初步开发。二、南方农业技术不断进步,主要有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犁耕得到推行和改进,改水耨火耕为粪肥精进,引进北方小麦

4、,实行稻麦两熟制。三、农业产品走向商品化,多种经营,农副结合成为南方农村风尚。四、南方手工业很有特色,造船、冶铸、造纸、制漆、制瓷及丝织业发达,丝织业的重心开始转移到南方。五、商业城市出现,商业繁荣。建康、京口、吴郡、余杭成为著名的商业城市;广州,鄮县成为新兴的海外贸易港口城市。六、六朝海外贸易活跃,先后与高句丽、日本及南洋诸国建立了贸易联系,同时还开通了联系南亚和西亚的“海上丝绸之路” 。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答:1、目的:加速胡汉融合,增强国力,巩固对中原的统治。2、人物:孝文帝拓跋宏及冯太后。3、内容:一、公元 471 年,开始仿汉制进行改革,政治上集权中央,基层设

5、置乡官,实行三长制,完善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二、官员一律实行俸禄制,打击贪污受贿;三、经济上,实行耕地占有制,限制占田过度,将国控荒地分给农民,实行均田制;四、用减免租赋的方法鼓励务农的鲜卑人内迁。五、490 年,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确保以中原的有效统治。六、改革官制、实行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官制。七、禁胡服,鼓励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八、学习汉语,胡汉人相互通婚。九、改姓氏,学习汉人的取名方法,拓跋改为元。4、意义:一、总结了历史经验,加速了胡汉融合;二、使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巩固了在中原的统治地位。六: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各自的学术及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答

6、:一、孔子和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分别是论语和孟子1、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礼” ;教育上推行平民教育,注意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归纳,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六经进行整理和传播。孟子主张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重视人的作用,主张做人要有骨气。二、老子李耳和庄子庄周,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分别是道德经和庄子 。老子的政治主张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庄子主张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作品文字优美,极富幻想力。三、韩非子,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韩非子 。韩非主张国家的法令制度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强调法制治国;提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理论。四、墨子,墨家学派的代表人

7、物,主张“非战” ,提倡“兼爱”,主张“举贤” ,提倡“节俭” 。五、孙武,兵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孙子兵法 ,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许多战略战术思想。七、列举出古代到六朝时期,我国的文化艺术的优秀成果有哪些?1、屈原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富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楚辞 ;2、西汉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的精神,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他将书法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东晋画家顾恺之开创了我国绘画题材、表现手法的新境界,代表作是洛神赋图 ;5、我国的原始雕塑,以陕西洛南出土的红陶人头壶为代表,强调表现事物的主

8、要特征;6、秦汉时期,雕塑艺术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以秦始皇兵马俑、霍去病墓前石雕、汉代陶俑为代表。八、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哪些优秀成果?1、商代的十进位计算方法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春秋时期的算筹和四则运算广泛得到运用。2、汉代的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刘微创立了“割圆术” ,计算出圆周率为31416。3、宋齐年间的祖冲之编定了大明历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居世界领先地位,他的数学专著缀术 被定为官定教材。4、魏人石申的石氏星经 是世界是早的天文学著作,商代已经有日食和月食的记载。5、我国的历法从战国到秦汉之际不断完善,西汉武帝时,邓平,落下闳,司马迁等人编定了太初历 ,确

9、定了夏历和农历制度。6、 吕氏春秋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汉代的汜胜之书提出了“区种法” 。7、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8、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我国最杰出的地理学专著。9、从公元 2 世纪的西汉早期,我国就懂得并制造出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麻纸。10、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比欧洲早 1700 多年,同时制造出了浑天仪。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冶铁技术的国家,早在商代早期,人们已经使用陨铁武器。12、扁鹊发明了“四诊法” ,秦汉时期出现了中医名著皇帝内经 , “医圣”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 ,华佗发明了麻

10、醉药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上的一大创举。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住上“楼房”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相传发明养蚕缫丝的是 A、黄帝;B、嫘祖;C、仓颉;D、伶伦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4、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汤;B、纣;C、盘庚;D、周平王5、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6、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的产生于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7、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8、下列地区在秦朝时没有被纳入

11、领土范围的是 A、北京;B、上海;C、深圳;D、拉萨9、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墨子;C、庄子;D、孔子10、战国七雄中,最东边的国家是 A、秦国;B、燕国;C、齐国;D、楚国11、夏商两朝灭亡给后世统治者的启示是 A、重视教育和科技;B、任用贤臣,勤政爱民;C、加强军事力量;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12、三国鼎立的局面是 A、208 年;B、220 年;C、221 年;D、222 年13、三国鼎立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 A、黑龙江流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14、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B、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

12、展;C、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15、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A、西汉早期;B、西汉末年;C、东汉早期;D、东汉末年;16、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17、下列哪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内容 A、使用打制石器;B、用火烧烤食物;C、会使用骨针;D、过着群居生活。18、 韩非子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虫蛇”。这主要说明了 A、可供捕食的猎物很多;B、自然环境好,生态平衡;C、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D、狩猎捕鱼。19、我国神话传说中神农的故事主要反映的人类生活阶段是 A、原始人群的生活;B、原始的农耕生活;

13、C、奴隶社会的生活;D、封建社会的生活。20、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大汶口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2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夏;B、商;C、西周;D、东周22、目前已经确知我国的青铜器最早出现在 A、原始社会末期;B、夏;C、商;D、西周2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中国;B、日本;C、埃及;D、印度24、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25、我国农业发展史的第一次革命是 A、铁制农具的使用;B、牛耕的使用;C、青铜农具的使用;D、都江堰的修筑26、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的目的是 A、

14、兼并别的诸侯国;B、为了消灭新兴的地主阶级;C、把土地变成私有财产;D、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27、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是 A、老子的学说;B、孔子的学说;C、孟子的学说;D、墨子的学说28、战国时期主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家是 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29、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30、夏、商、周的社会是 A、以农业为主;B、以畜牧业为主;C、以商业为主;D、以青铜器制造业为主31、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 A、周王室衰弱;B、奴隶制确立;C、诸侯争霸;D、封建制形成。32、春秋战国时期我为农业迅速发展的根

15、本原因是 A、青铜器制造技术;B、广泛使用奴隶;C、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D、各国之间的战争;3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C、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34、秦始皇没有焚烧的书籍有 A、诸子百家;B、史书;C 医药书;D、诗歌35、下列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 A、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国家;B、私有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阶级;C、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国家-阶级;D、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36、导致商朝灭亡的重要战役是 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37、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B、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C、实行分封制;D、压迫奴隶和平民;38、春秋时期最早起来称霸的是 A、宋襄公;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穆公;39、战国时期,使封建制度得到确立的关键因素是 A、战争;B、变法;C、迁都;D、分封4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41、秦朝中央政府中掌握监察百官的是 A、皇帝;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42、我国最早的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