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中联考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230780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期中联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一语文期中联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期中联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期中联考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联考高一语文答案第 1 页,共 2 页2012014 4-201-2015 5 学年第学年第一一学期赣州市学期赣州市十二县(市)十二县(市)期期中联考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C (分析:A.“ke”应为“g”;B.“屏”读音应为“bng”;D.“劲”应读 Jng “靡”应读 m)2B (分析:A 殒身不恤 C 寥廓 D 菲薄。 )3D (分析:A 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与“亲情”不搭配。B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蓄谋很久。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C 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

2、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望文生义。D 出神入化:技艺达到高超绝妙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4B (分析:A 主客倒置,应是“它对网络用户的吸引力有多高” ,C 成分残缺, “刚健而不屈,独立而不倚”的主语不是“自强不息” ,而是“中国人” ,之前应加上“使其”或“使中国人” ;D 搭配不当,在“采矿”后加“基地” 。 )5A (分析:由“太阳下山了”可知必为首句,然后写月光下菜园的景象,交代月亮升起,这菜园景象的总领句,再按照逻辑关系不难推出的顺序。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

3、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6C (分析:姨婆一开始经常去看大卫,等到确定他学习、生活一切都好了就没再去了)7、D (分析:A、B、C 三项说的都是“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D 项说的是古今诗歌作品之间的关系。 )8B (分析:A 项,原文说“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 ;C 项,原文说“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D 项,原文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以及“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 )9A (分析:A 项原文第 1 段说“这

4、种继承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而不是“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B 项是对第 2 段第 1 句话的正确改写;C 项是对第 4、5 段相关内容的正确转述或概括;D 项是对 35 段内容的正确概括。 )10 (C 分析:奇:感到不一般,觉得奇特,意动用法。 )11A (分析:A 介词,被 B 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C 副词,于是;副词,才 D 介词,因为;连词,来)12B(分析:B“认真学习”错。由原文“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可见,项籍并没有认真学习兵法。)13译文:(1)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阴、部勒、以是

5、各 1 分,句意 1 分)(2)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他的去处。(“亡、莫、独”各 1 分,句意 1 分。)(3)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发生) 。 (“所以” , “非常:意外事故” “出入-偏义复词”各 1 分,句意 1 分。 )14 (1)答:翠萝,残萤,早雁,密树,落叶,洞庭波。答对四种以上给 4 分,缺两项扣 1 分。(2)答:俯视, “残萤栖玉露” ,地上点点萤光,露珠晶莹光润,有初秋的清凉之意。2 分仰望, “早雁拂金河” ,雁影掠过初秋的银河,空中点点星光,点点雁影,让人感到初秋夜色的宁静与纤丽。2 分(考生若从“远

6、近”角度分析言之有理也可)15万类霜天竞自由; 挥斥方遒;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丁香一样的忧愁;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尤使我耳不忍闻;风萧萧兮易水寒;16. 朵拉(1 分) 。两人婚后的生活并不理想。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 ,完全不懂家务,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大卫对她的劝说使她感到惊慌失措,惴惴不安,她总觉得她跟大卫差得太远了。大卫也感到“我现在这种快乐,永远缺少一点什么” (2 分)17 (1)开着大型收割机,来去一阵风;(2)自发组成小组,常年在外走南闯北;(3)性格豪爽,做事、说话痛快。 (每点 2 分,要有自己的概括)18.(1)肖像描写。 “皮肤黝黑

7、、粗糙,嗓门大大的” “衣服脏兮兮的,头上灰蒙蒙的,脸上黑乎乎的,浑身上下到处都是麦灰,只留下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一说话,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等。生动地写出了麦客的乐观和工作艰辛。(2)动作或细节描写。 “烈日的中午,一片树阴下,两个麦客在田头吃饭,一手握着啤酒瓶,一手抓着鸡爪,一边大嚼着,一边在谈论着什么。 ”反映出麦客随遇而安和乐观的品质。(3)对比、反衬。用自己的工作环境、精神状况与麦客对比,反衬出麦客精神的可贵。以麦客生活的环境的恶劣反衬其精神的积极乐观。期中联考高一语文答案第 2 页,共 2 页(4)点面结合。既写了麦客的群体,又选取劳累过度的个体来写。全面反映了他们辛勤劳作生活,随

8、遇而安思想,以及阳光般的心灵。(以上 4 点答出任意 3 点即可,每点 2 分。指出手法、结合原文赏析各 1 分。 )19(1)麦客们在那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依然兢兢业业地工作,没有怨天尤人;而我在轻松的日子里萎靡地工作,无病呻吟。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2)作者通过对麦客生活的叙述和描写,表达了对他们随遇而安、积极乐观、不怕艰辛的 精神的赞美与歌颂。(3)表达了作者对平庸萎靡的生活、工作的反思以及不满。 (每点 2 分)20 (1)不是描写性的文字,9 分以下。 (2)未使用正面、侧面描写的,一个扣 2 分(3)未使用比喻手法的扣 2 分。 (4)注意开头句为总起句。21参照高考评分标准。写作

9、提示:命题作文的审题总体来说,应审清标题的内涵和外延,题型和体裁,注意词眼、主词、谓语、修饰语,把握象征义、比喻义。此次作文是一个句子式的标题,关键词是“这” “也是” “阳光” ,结合材料,本题意在引导考生去思考、体味那些曾给过他们温暖、帮助、鼓励、启迪的人和事。审题的关键是“阳光”一词的比喻义,它可以是一些平凡的人、细微的事,也可以是一种容易被人忽略的情感、态度。切不可“就事论事” 。行文过程中要注意:(1)精心选材,叙述详略得当。 (2)主题明确,点明“阳光”的含义。 (3)语言简洁流畅。 (4)书写整洁美观。【参考译文】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

10、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那位楚国大将。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识字写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县狱掾(yun)曹咎写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此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在项梁之下。

11、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起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急忙捂住项籍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感到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 ”当时桓楚正逃亡在大泽

12、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他的去处。 ”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项梁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 ”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于是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和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项梁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 ”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命题学校:寻乌中学 命题人:汪华莹(13970746979) 审题人:钟艳玉 (13479918508) 定南中学 胡金兰(18979705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