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229807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名词解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2.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繁殖并将病原体排除体外的这种状态。它的特征 是病人无症状及有传染性,是重要的传染源 3.隐性感染:有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宿主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 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病人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不出生化方面的改变。 确定隐性感染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宿主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应答。宿主通过隐性感染后 大多可获得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病人也可以成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4.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又被别的病原体

2、感染 5.机会性感染:处于共生状态的微生物在一些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出现移位而导致机体疾病 6.稽留热:体温升高达 39C 以上,且 24 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 1C 7.弛张热:24 小时体温波动超过 1C,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 8.潜伏性感染:机体的免疫力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 寄生于宿主的某些部位而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时,病原体一 般不排出体外,不作为传染源,是与病原携带状态最大的区别 9.Dane particles:即丹颗粒,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 10. heparnavirus:即嗜肝 RNA 病毒,如甲

3、型肝炎病毒 11. 窗口期:急性 HBV 感染者 HBsAg 已消失,抗 HBs 尚未出现,这段时期称窗口期,此时只有抗 HBc(或抗 HBe)可以检出12. 因子:即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有 HBV 的帮助才能复制 13. 肝性脑病:肝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神经精神症候群 14. 肝肾综合征:严重肝病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多为功能性 15. 碎屑状坏死:肝实质与间质之间的肝细胞坏死 16. 桥状坏死: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与汇管区,或汇管区之间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 17. TTV:输血传播病毒,是甲型至庚型肝炎病毒之外的肝炎病毒 18. cccDNA:环状的共价闭合的 HBV DN

4、A,是 HBV 前基因组 RNA 转录的模板 19. YMDD 变异:拉米夫定治疗期间,在药物选择压力下出现的 HBV DNA 聚合酶 YMDD 基序变异 20. 肝肺综合征: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出现肺水肿、间质性肺炎、盘状肺不张、胸腔积液和低 氧血症等病理和功能改变,统称为肝肺综合征 21. 固定毒株:是狂犬病病毒野毒株连续在家兔脑内多次传代获得的病毒株,其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其 免疫原性,可供制备疫苗 22. 内基小体:在狂犬病病人或动物脑组织内分离到的嗜酸性包涵体,为狂犬病毒的集落,位于细胞质内,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3-10m,染色后呈樱桃红色,具有诊断意义 23. 街毒株:即狂犬

5、病病毒的野毒株,是从自然条件下感染的人或动物体内分离到的狂犬病病毒,其致 病力强 24. Hanta virus:即汉坦病毒,为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属布尼亚病毒科,为负性单链 RNA 病毒,形 态呈圆形或卵圆形,有双层包膜,外膜上有纤突。平均直径为 80-120nm,其基因 RNA 可分为大、 中、小 3 个片段 25. 高血容量综合征:表现为体表静脉充盈,脉搏洪大脉压增大,脸部胀满和心率增快。常见于流行性 出血热少尿期 26. 膜状物:见于流行性出血热尿中,为大量蛋白和脱落上皮细胞的凝聚物 27. AIDS:即艾滋病,是指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经血、体液、性接触和母

6、婴传播,由于机体免疫力明显受损而导致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 28. HAART 即高效强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指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病原治疗。适应于急性感染期、无症状者 HIV RNA55000copy/ml,或 CD4+T 细胞1cm,质韧、无压痛、 不粘连;活检为反应性增生 31. ARS:即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是艾滋病病人的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和淋巴结肿大、肝脾大 32. KS:即卡波济肉瘤,是艾滋病病人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常发生于皮肤、黏膜、消化道等各处,组织 活检可确诊 33. 流脑慢性败血症型:多见于成人,表现为间歇性低热,皮肤有皮疹或瘀点,关节痛,少数病人脾大

7、, 病程持续数周或数月,但一般状况良好,需反复多次血培养或瘀点涂片检查才可检到病原菌 34. 伤寒的复发:即伤寒病人在退热后 1-2 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再度阳性,是由于潜伏在病灶 中的细菌在免疫力低下时再度繁殖侵入血流所致 35. 肥达反应,即伤寒血清凝集反应,是应用伤寒沙门菌 O、H 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等 5 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病人血清中相应抗体,对伤寒与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 36. 玫瑰疹:见于伤寒病人,在病程的 7-13 天出现,胸腹、背部多见,分批出现的淡红色斑丘疹,直径 为 2-4mm,压之退色,多在 10 个以下,2-4 天消失。它是由于伤寒沙门菌栓塞毛

8、细血管所致,有重 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37. 伤寒细胞:在伤寒中,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沙门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坏死组织碎片后称伤寒细胞, 是本病的相对特征性病变 38. 低钾综合征:频繁的腹泻使钾盐大量丧失,低血钾可引起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鼓肠,甚至心 律失常 39. 霍乱毒素:是霍乱弧菌在体内繁殖时产生的代谢产物,有 A、B 两个亚单位,B 亚单位识别肠黏膜 上皮细胞的膜表面神经节疳脂受体,并与之结合;A 亚单位脱离毒素进入细胞内,并分解为 A1、A2 片段,其中 A1 片段具有 ADP-ribose 转移酶的作用,现已证明霍乱的剧烈腹泻就是由外毒素引起的, 它有抗原性,可使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9、 40. 干性霍乱:病人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泻吐不显著或缺如,病情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41. MRSA: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42. 败血症:指病原菌在其致病力强(和)机体防御能力减弱的条件下,以机体某一部分作为入侵门户 (原发病灶)侵入血流,并在血液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及代谢产物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全身 性感染。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寒战、高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疹、神志改变、肝脾大等,重者 可致休克、DIC 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43. 复数菌败血症:在同一份血标本中检出 2 种以上的细菌,或 72 小时内不同血标本中检出 2 种以上细 菌所致的败血症,称复数菌败血症 44. LL

10、T:即鲎溶解物实验,可检测血清等标本中有无革兰阴性杆菌的内毒素存在,但不能鉴别为何种 病原菌所产生,其阳性有助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诊断 45. SIRS: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人体对各种损害因素所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46. 赫氏反应:部分钩体病人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释 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常见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一般在首剂青霉素后 2-4(0.25-6)小 时发生,可诱发弥漫性肺出血 47. 钩体病后发症:部分钩体病人在发热消退的恢复期可再次出现发热、眼部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一般认为是机体感染钩体后诱发的超敏反应引起 48. MAT

11、:即显微镜下凝集实验(显凝实验) ,是目前国内最常用钩体血清学诊断方法。将标准活菌株 与病人血清混合,然后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如血清中存在特异性抗体,即可见到钩体被凝集, 然后可出现溶解。效价1:400,或早、晚期比较效价增加 4 倍即有诊断意义 49. 带虫免疫:疟疾病人反复感染或多次发作,可逐渐累积一定的免疫力,可使感染后疟原虫数量被抑 制在临床发作水平以下,但又不具有有效的保护性免疫,这种不完全免疫即半免疫状态,又称带虫 免疫。其机制是未激发机体产生足够的细胞免疫 50. 黑尿热:疟疾病人如大量红细胞在血管内溶解破坏,加之疟原虫本身及其释放的毒素造成的直接微 血管病变,可引起酣战、腰痛、酱油色尿等急性血管内溶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 疸,甚至急性肾衰竭,称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又称黑尿热 51. 休眠子:间日疟和卵形疟部分分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缓慢,经过 6-11 个月方能成熟并感染红细胞, 这种缓慢发育的裂殖体即为迟发型裂殖体,又称休眠子,是复发的根源 52. 异位损害:是指成虫或虫卵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以外的部位引起的器官病变,临床上以肺及脑部病变 较为常见 53. 伴随免疫:是指人感染血吸虫后可以获得部分免疫力,对于再感染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但无损于体 内已存在的成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