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论文: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228346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德育论文: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德育论文: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德育论文: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德育论文: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德育论文: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的德育教育浅谈小学的德育教育(相公中心小学(相公中心小学 代岩)代岩)“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思想道德素质在人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的提升,而小学生强烈的模仿性和好奇心,就使得小学德育教育成为了整个社会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不得有丝毫的偏差和懈怠。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要成才,先成人”的道理,所以我校一直奉行“百年大计,德育为本”的理念,将德育工作放在

2、了所有工作的首位,并且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学校的德育措施,经过长期的摸索,逐渐形成了我校独特的德育模式。一、一、 落实落实“国学国学+德育德育”的办学理念,促进道德教育的办学理念,促进道德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传统美德在我们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中可信手拈来。我校经过长期的摸索,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著作与日常教学和德育工作紧密联系,并利用周三早读和周五活动课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在国学教育中懂得真善美,通过德育工作中的教、唱、背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构建起小学生做人的起码道德底线,为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好坚实的基础。经过长时

3、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道德构架不断形成的同时,国学水平也较其他学校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二、二、 以以“孝孝”为先,保障人性基石,凸显校园特色为先,保障人性基石,凸显校园特色论语有言“不孝不教”,而教育的“教”字从字体结构来说是孝顺的“孝”加一个文教的“文”,经此启发,以“孝”为德育之首便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又一特色。学校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而感恩教育的重要方面便是“孝”。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经常对广大教师和学生说到这两句话,并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和德育工作中。我认为孝是人性的基石,针对近年来发生在青少年中一些令人发指的惨案,我更加坚

4、信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凸显“孝敬父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三、 利用红色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红色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长武地处陕甘交界,在解放前是我党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区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县有很多仁人志士参加革命,并且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所以学校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便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又一特色。学校经常利用清明节为烈士扫墓、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较为直观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并且利用“谈家乡的变化”“爷爷、爸爸、我”等征文活动,使孩子了解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的逐步富强,并且逐渐树立学生成才报效国家

5、的思想。四、提高教师素质,夯实学校德育工作基础四、提高教师素质,夯实学校德育工作基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 我校始终坚持每周一次的理论学习。全校教师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法规及党和国家重大时事。教师既充实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和教学管理水平。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 、 教师法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落到实处,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建设发挥表率作用。五、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五、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1.挖掘教材德育因素进行品德教育。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渗透思想教育。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爱国爱民、立志勤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勇敢刚毅等教育。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巩固德育成果。我们始终注重校园活动的经常开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一系列活动,从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以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义务劳动、歌咏比赛、故事会、献爱心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