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基本技术简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223811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乒乓球基本技术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乒乓球基本技术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乒乓球基本技术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乒乓球基本技术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乒乓球基本技术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乒乓球基本技术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球基本技术简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乒乓球基本技术乒乓球基本技术一、发球抢攻战术一、发球抢攻战术发球抢攻是我国直板快攻打法的“杀手锏“,是力争主动、先发制人的主要战术。各种 类型打法的运动员都普遍采用发球抢攻来抢占每个回合的上风。发球战术运用的效果主要 取决于发球的质量和第三板进攻的能力。 发球抢攻战术因打法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常用的发球抢攻战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 正手发转与不转2、 侧身正手(高抛或低抛)发左侧上(下)旋球。3、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4、 反手发急球或急下旋球。5、 下蹲式发球。二、接发球战术二、接发球战术接发球战术与发球抢攻战术同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接发球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 运动员的实战能力以及

2、各项基本技术的应用程度。事实上,接发球者只是暂时处在被控制 状态,如果你破坏了发球者的抢攻意图或者为他制造了障碍,减弱了对方抢攻的质量,也 就意味着已经脱离被控制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了。控制与反控制是辩证的统一。常用的接发球战术1、 稳健保守法2、 接发球抢攻3、 盯住对方的弱点处,寻找突破口。4、 控制接发球的落点5、 正手侧身接发球三、搓攻战术三、搓攻战术 搓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的辅助战术之一,主要利用搓球旋转的变化和落点的变化为抢攻创 造机会。这一战术在基层比赛中被普遍采用。搓攻战术也是削球型打法争取主动的主要战 术之一。常用的搓球战术有:1、 慢搓与快搓结合。2、 转与不转结合。3、 搓球

3、变线4、 搓球控制落点5、 搓中突击6、 搓中变推或抢攻 四、对攻战术四、对攻战术 对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在相持阶段常用的一项重要战术。快攻类打法主要依靠反手推挡 (或反手攻球)和正手攻球(或正手拉弧圈球)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多变的特点来调动 对方。常用的对攻战术有以下几种:1、 紧逼对方反手,伺机抢攻或侧身抢攻、抢拉。2、 压左突右3、 调右压左4、 攻两大角5、 攻追身球6、 变化击球节奏,加力推和减力挡结合,发力攻、拉与轻打轻拉结合,也可造成对手的被动局面。7、 改变球的旋转性质,如加力推后、推下旋;正手攻球后,退至中远台削一板对方 往往来不及反应,可直接得分或创造机会球。五、拉攻战术五、

4、拉攻战术 拉攻战术是以攻为主的选手对付削球的主要战术。为了发挥拉攻的战术效果,首先要具备 连续拉的能力,并有线路、落点、旋转、轻重等变化,其次要有拉中突击和连续扣杀的能 力。常用的拉攻战术主要有:1、 拉反手后,侧身突击斜线或中路追身球。2、 拉中路杀两角或拉两角杀中路。3、 拉一角或杀另一角4、 拉吊结合,伺机突击。5、 拉搓结合。6、 稳拉为主,伺机突击。 六、削中反攻战术六、削中反攻战术 我国乒坛名将陈新华以及第 43 届世乒赛男单冠丁松成功地运用削中反攻的战术创造了辉煌, 令欧洲选手手足失措,无以应对。这种战术主要靠稳健的削球,限制对方的进攻能力,为 自己的反攻创造有利条件。它不仅增强

5、了削球技术的生命力,也促进了攻防之间的积极转 化,常用的削中反攻战术主要有:1、 削转与不转球,伺机反攻。2、 削长短球,伺机反攻。3、 逼两大角,伺机反攻。4、 交叉削两大角,突击对方弱点5、 削、挡、攻结合,伺机强攻。 七、弧圈球战术七、弧圈球战术 由于弧圈球战术把速度和旋转有效地结合起来,稳健性好,适应性强,许多著名选手已用 它去替代攻球或扣杀,常用的战术如下:1、 发球抢攻。2、 接发球果断上手3、 相持中的战术运用。 乒乓球技术-常用的发球技术 (一)正手发奔球 1 1、 特点 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2、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提高击球瞬间的挥

6、拍速度;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 的端线;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1、 特点 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 旋球配合使用。 2、 要点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 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三)发短球 1、 特点 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 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 要点 抛球不宜太高;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

7、)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 特点 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 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转球, 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 特点 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 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 要点: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 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 左上方摩擦。发左侧下旋

8、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六)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 特点 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 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 要点 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发右侧上 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发右侧下旋球 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七)下蹲发球 1特点 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我国运动员早在 50 年代就开始使用。横拍选手 发下蹲球比直拍选手方便些,直拍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 面。下蹲发球可以发出左侧旋和右

9、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下,威胁很大,关键时候发 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 要点注意抛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的配合,掌握好击球时间。发球要有质量,发 球动作要利落,以防在还未完全站起时已被对方抢攻发下蹲右侧上、下旋球时,左脚稍 前,身体略向右偏转,挥拍路线为从左后方向右前方。拍触球中部向右侧上摩擦为右侧上 旋;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为右侧下旋。发下蹲左侧上、下旋球时,站位稍平,身体 基本正对球台,挥拍路线为从右后方向左前方。拍触球右中部向左上方摩擦为左侧上旋; 从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为左侧下旋。发左(右)侧上、下旋球时,要特别注意快速做半 圆形摩擦球的动作。(八)正手高抛发球 1、 特点 最

10、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出的球速度快, 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2、 要点: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 处(15 厘米)为好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 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更有威 力)。 乒乓球技术-接发球技术 接发球的判断 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方式和接发球的成败。为了判断发 球的旋转性质、旋转强度及来球线路落点,应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1、 就对方发球时的站位决定自己接发球的站位。2、

11、观察对方发球前的引拍方向。3、 观察球拍触球瞬间摩擦球的方向,判断球的旋转性质。4、 观察发球时挥臂的动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断球的落点长短和旋转强弱。5、 根据发球的第一落点判断来球的长短。6、 根据球在空中的飞行弧线判断旋转。7、 根据手感判断来球的旋转。8、 记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颜色及各自的性能。 接发球技术的具体运用 1、 接上旋转(奔球) 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拍面适当前倾,击球的中上部,调节 好向前的力量。 2、 接下旋长球 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 3、 接左侧上下旋球 可采用攻球和推挡(搓球或拉球)回接,拍面稍前倾(后仰)并 略向左偏斜,击球偏右中上(中下

12、)部位,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上(下)旋力。 4、 接右侧下、下球 可采用攻球或推挡(搓球或拉球)回击,拍面稍前倾(后仰)并 向右偏斜,击球偏左中上(中下)部位;回接要点和方法与接左侧上、下旋球相同。 5、 接近网短球 用快搓、快点或台内突击回接,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6、 接转与不转接 在判断不准的情况下可轻轻地托一板或撇一板,但要注意弧线和落 点。 7、 接不同性能球拍的发球 长胶、生胶、防弧胶的发球基本属不转球,用相应的方法 回接。 8、 接高抛发球 如球着台后拐弯的程度大,应向拐弯方向提前引拍。接发球的准备与站位接发球的准备与站位接发球是羽毛球运动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技术,接发球的质量好坏往

13、往直接影响一个回 合的主动与被动。 一、准备姿势一、准备姿势 要提高接发球的质量,首先要有正确的准备姿势。 单打接发球的准备姿势:(以右手握拍为准)通常应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侧身对 网,重心放在前脚上,膝关节微曲,后脚跟稍提起,收腹含胸,注视对方发球的动作;双 打接发球准备姿势与单打基本相同,只是膝关节屈得多一些,以便能直接进行后蹬起跳。 也有的接发球准备姿势以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这种准备姿势仅少数人采用。 二、站位二、站位 接发球的站位是否合适对发球方的关系很大,如接发球站位有错误,会造成明显的漏 洞,就有可能给发球方造成发球抢攻战术运用的好机会,因此应选择一个合适的接发球站 位。 单打接

14、发球站位:应站在离前发球线约 1.5 米处,在右区应站在靠近中线的位置,以防发球 方以平射球攻击头顶区域。在左区则站在中线与边线的中间位置上。 双打接发球站位:比单打更有讲究,一般接发球站位法是站在离中线和前发球线适当 的距离,在右区时要注意不要把右区的后场靠中线区暴露出来;在左区时注意保护头顶区。 双打抢攻站位法应站在离发球线很近,前脚紧靠在前发球线,而且身体倾斜度较大,球拍 高举,这种站法以进攻型打法的男选手居多。较为稳妥的站法是站在离前发球线有一定距 离,身体类似单打站位法,这种站法是在思想混乱、无法适应对方发球情况下采用的过渡 站位法,一般业余选手多采用这种站位法。另外,还有特殊站位法

15、,即以右脚在前,站位 与一般站位法类似,接发网前球时右脚一步蹬上网击球。健之乐羽毛球网提供 正确的发球正确的发球 1.发球时,双方不能以不当的理由及动作,延误发球。发球方及接球方应站立于斜相 对的发球区并不得踩及其界线;二人的双脚必须部份与场地面接触,并且固定不得移动位置, 直到发球动作完成。 2.发球员的球拍击到球体底座的瞬间,整个羽球应在发球员的腰部下方。 3.发球员球拍的轴部在击球瞬间,必须朝向下方,且拍框面头部的任何部份,应低于 发球员握拍的手部最下缘。 4.发球员开始发球时,其球拍的移动必须朝前连续不断,直到发球动作完成。 5.发球员挥起球拍,拍击羽球向上飞行及越过球网,如果未经拦截

16、,羽球落向接球员 的发球区。 6.球员们一经就位,发球员首先向前移动其球拍,发球即行开始。 7.接球员未准备就绪前,发球员不能发球,但是接球员只要有还击的动作,就算已有 准备。 8.一经开始发球,该球就应为接球员击到或落到地面。 9.双打发球时,只要不妨碍发球员或接球员的视线,双方的同组球员,可站于场区任 何地点。 乒乓球基本技术-击球时间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球从着台点上升到回落的过程,可分为上升初期、上升期、 高点期、下降初期,以及下降期五个时期。击球时间要依各种类型打法、体型高矮,来球性能有所不同。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好 和固定球时间,有助于提高球的命中率。1. 快攻型打法:它以快为主,突出速度,多数情况下击球上升期,如近台攻球、推 挡就是击球的上升期。推挡也有推高点期的,主要在以力量为主时,靠本身发力推压。2. 弧圈球打法:它以旋转为主,故要充分是挥拍击球时的摩擦力量,击球时间稍迟 些。如前冲弧圈球一般是击球的最高点;加转弧圈球一般是击球的下降初期。3. 削球型打法:它主要是后发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