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205572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2015-2016 学年学年 20172017 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用时:150 分钟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 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 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 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 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

2、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 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 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 , 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 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 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 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 而给自己

3、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 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 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 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 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 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

4、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 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 ,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 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 ,儒家认为 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 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 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 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

5、 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 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 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 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 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 )1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 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B有人说,幸福好像是

6、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 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C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 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段。 D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 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相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跟前 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B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 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C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

7、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 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 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 属于“快乐主义” ,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B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感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 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 方

8、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 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卢志字子道,初辟公府掾、尚书郎,出为邺令。成都王(司马)颖之镇邺也,爱其才 量,委以心膂,遂为谋主。齐王(司马)冏起义,遣使告颖。颖前锋都督赵骧为(司马) 伦所败,士众震骇,议者多欲还保朝歌。志曰:“今我军失利,敌新得胜,必有轻易陵轹 之情,若顿兵不进,三军畏衄,惧不可用。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 贼不意,此用兵

9、之奇也。 ”颖从之。及伦败,志劝颖曰:“齐王众号百万,与张泓等相持 不能决,大王迳得济河,此之大勋,莫之与比,而齐王今当与大王共辅朝政。志闻两雄不 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颖纳之, 遂以母疾还籓,委重于冏。由是颖获四海之誉,天下归心。 及(司马)乂死,颖表志为中书监,留邺,参署相府事。乘舆败于荡阴,颖遣志督兵 迎帝。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时甲士尚万五千人,志夜部分,至晓,众皆成 列,而程太妃恋邺不欲去,颖未能决。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千人而 已。志复劝颖早发。时有道士姓黄,号曰圣人,太妃信之。及使呼入,道士求两杯酒,饮

10、讫,抛杯而去,于是志计始决。而人马复散,志于营阵间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 收集黄门,得百余人。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 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 ”帝曰:“甚佳。 ”于是御犊车便发。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守洛阳,帝召之,至汲郡而昌至,兵仗甚盛。志喜于复振,启天子宜下赦 书,与百姓同其休庆。奔散者多还,百官粗备。帝悦,赐志绢二百匹、绵百斤、衣一袭、 鹤绫袍一领。 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次子谧、诜等俱遇害 于平阳。 (节选自晋书卢志传 ,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志闻两

11、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 心/此计之上也 B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 心/此计之上也 C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 心/此计之上也 D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 心/此计之上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初辟”指初次授予官职,其中“辟”为授予官职的意思,与其意思相近的有 “授” “拜”等词语。 B “武贲”即虎贲,是对勇士的一种称呼,常常指守卫王宫、护卫君主最

12、勇猛精锐 的兵士。 C “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者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 中枢行政机构。 D “赦书”是皇帝用来颁布赦令、告诫臣僚等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书,有着相对固定 的格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卢志才华出众,气量不凡。在邺城时,成都王司马颖因为卢志才华气量出众,便 给予他重任。 B卢志富有主见,精于用兵。在部队作战失利之时,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关于 用兵的奇谋。 C卢志善于劝谏,深谋远虑。他曾劝谏司马颖,要暂避齐王的锋芒并推崇齐王,慢 慢博取民心。 D卢志临危不乱,忠于君王。在战乱中,卢志多次沉着冷静地带领着忠诚不渝的将 士护

13、卫皇帝。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 (5 分) (2)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太弟今欲奉陛下还洛阳。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天边行 杜甫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注】此诗当作于 764 年,当时杜甫复自梓州来阆州,拟由嘉陵江入长江出峡。此诗为杜甫重到阆州时作。当时吐蕃犯境,陇右失守,被战争波及的民众背井离乡,骨肉分 离。天

14、边老人:杜甫自谓。 8首联“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 分)9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人临江“哭”的原因有哪些?(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 李煜的虞美人中,词人借东风和明月这些宇宙永恒之物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 是:“_,_”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_,_” 。 (3) 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举起酒杯,引吭高歌,吟唱诗经中咏月的诗句的骈 句是:“_,_” 。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

15、)题(25 分) 医心 明晓东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叫 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 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 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 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

16、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 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 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 在黑暗中离去。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 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 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 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