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1205499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 金汁河中 Cu、Pb 的数据处理及分析5.1.1 金汁河上游 Cu、Pb 分析及评价1、通过取样实验得出金汁河上游 Cu 含量见下表 5-1 表 5-1 金汁河上游 Cu 含量测定结果(mg/L)采样点1234567891010.31650.15750.14720.23390.19840.25350.10630.13310.1008-0.119720.14720.16140.12280.24020.14410.11890.12050.12530.1032-0.121230.11650.17720.12600.22760.25750.12760.11570.11810.11970.310

2、2上游Cu40.20160.13230.13150.29060.33150.13230.11020.108710.1118-0.1055平均值0.19550.15710.13180.24800.23290.15810.11320.12130.1089未检出由表 5-1 中 Cu 含量做纵坐标,采样点顺序数做横坐标,作 Cu 沿采样点的变化趋势图,见图 5-1。Cu00.050.10.150.20.250.3123456789图 5-1 Cu 变化趋势图(1)由图 5-1 可得:整个变化趋势中出现了 3 个比较大的拐点,分别是 3号点、4 号点、5 号点。从 1 号点到 3 号点 Cu 的含量逐

3、渐降低,从 3 号点到 4号点又逐渐升高,从 4 号点到 7 号点又迅速的降低,之后就比较平缓。(2)以前金汁河是作为一条人工开凿的灌溉水利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它逐渐沦为一条接纳生活污水的河流。从上游取样的这十个取样点 Cu 含量整体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从 1 号到 9 号有一个整体下降的趋势,其中有拐点出现。3 号点相对于 1 号点 Cu 浓度下降,出现一个拐点。可能是因为取样点处避开了排污口,以至于检测到的 Cu 含量相对于其它点较低。最大值点的出现,可能是取样点正好在排污口或者取样时带入了部分底泥。(3)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要求,当 Cu

4、的含量小于 0.01mg/L 时,属于类水质;类、类、类、类对 Cu含量的要求都 Cu 含量小于 1mg/L。根据以上要求,由于 1 号点:Cu 含量为0.1955mg/l,属于类水质;2 号点:0.1571mg/L,属于类水质;依次标准3、4、5、6、7、8、9 号点都属于类。2、通过实验得出 Pb 含量见下表 5-2表 5-2 金汁河上游 Pb 含量测定结果(mg/L)采样点12345678910100.10530.076560.028710.10050.15310.086120.17220.23920.167520.095690.10050.13880.028710.14350.1196

5、0.11480.110.1770.17730.043060.1340.15790.043060.12920.10050.16270.14830.1770.2345上游 Pb40.090910.12440.16750.023920.14350.10050.17220.17220.181820.201平均值0.057420.1160.13520.03110.12920.11840.1340.15070.19380.195由表 5-2 中 Pb 含量做纵坐标,采样点顺序数做横坐标,作 Pb 沿采样点的变化趋势图,见图 5-2。金汁河上游Pb变化趋势00.050.10.150.20.251234567

6、8910取样点mg/L图 5-2 上游 Pb 变化趋势图(1)由图 5-2 可知:整个变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最小值点,即第 4 个点。1 号点到 3 号点 Pb 的含量有所升高,4 号点去迅速下降,从取样的 5号点到 8 号点有一个稍微的上升,从 8 号点到 10 号点也呈现了上升趋势。从整体上不难看出整条曲线呈现一个缓慢上升趋势,即上游中 Pb 含量沿河流方向逐渐上升。(2)4 号点出现一个最小值点,同时也是拐点。由于金汁河的特殊性,一年大部分时间大部分河床都露出水面。金汁河常年的河流量都较小,但部分地方水流量相对较大,所以 4 号最小值点出现,可能与取样点的水流量有关,或者是此处有其他支流汇

7、入,降低了此处 Pb 的含量。同时造成上游 Pb 含量成上升趋势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沿河流有污水不断排入,以至于造成了 Pb 含量的缓慢增加。(3)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要求,当地表水中 Pb 含量小于等于 0.01mg/L 时,属于类水质;地表水质类的要求也要求 Pb 含量小于等于 0.01mg/L;地表水类、类水质要求 Pb 含量小于等于 0.05mg/L;地表水类水质要求 Pb 的含量在 0.05mg/L 到 0.1mg/L 之间。根据以上标准,可以得出上游各取样点间各自的水质等级,按取样点1、2、3、4、5、6、7、8、9、10 号,它们水质等级

8、是类、类、劣类、类、劣类、劣类、劣类、劣类、劣类、劣类。3、通过表 5-1 和表 5-2 数据,以取样点点数做横坐标,Cu、Pb 浓度为纵坐标作图,见图 5-3。金汁河上游Cu、Pb变化趋势00.050.10.150.20.250.312345678910取样点mg/L系列2系列3图 5-3(1)从图 5-3 可以看出 Cu 的含量整体上呈现一个降低的趋势此处说明第10 号取样点未检测出) ,而 Pb 的含量呈现一个逐渐升高的趋势。整个曲线的变化过程表现出 Cu、Pb 含量呈现负相关的关系。(2)对于图 5-3 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变化趋势,我认为有这样些原因。5.1.2 金汁河下游 Cu、Pb

9、分析及评价1、通过取样实验得出金汁河下游 Cu 含量见下表 5-3。 表 5-3 金汁河下游 Cu 含量测定结果(mg/L)采样点1234567891010.11420.11650.12280.044090.077950.066930.072440.059840.057480.0629920.12760.10710.13070.039370.080320.064570.063780.069290.059060.0653530.14650.09370.14720.070870.085830.059060.056690.058270.056690.06614下游 Cu40.12830.11970.

10、13620.047240.097640.055120.052760.055120.15040.09291平均值0.12910.10930.13430.050390.085430.061410.061410.060630.080910.07185由表 5-3 中 Cu 含量做纵坐标,采样点顺序数做横坐标,作 Cu 沿采样点的变化趋势图,见图 5-4。金汁河下游Cu变化趋势00.020.040.060.080.10.120.140.1612345678910取样点mg/L图 5-4(1)由图 5-4 可得:整个变化趋势中出现了出现了一个极大值点,Cu 含量值为 0.1343mg/L,一个极小值点,

11、其 Cu 含量为 0.05039mg/L。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两个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分别是 3 号点和 4 号点这两个相邻的点。从 1 号点到 6 号点波动较大外,6 号取样点到 10 号取样点 Cu 变化曲线相对比较平缓。(2)对图 5-4 出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于图 5-4 所表现出来的变换趋势,我是这么看待的。1 号取样点到 3 号取样点表现平缓且 Cu 含量比较高的现象,这是由于此段河段比较平缓,污染源相对多,离石闸立交桥比较近,汽车流量大,交通产生的铅污染通过大气沉降到金汁河里,部分溶解在河水中,就造成了此处浓度偏高。5 号取样点到 10 号取样点 Cu 浓度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原因主

12、要是逐渐远离生活区,不论是排污浓度和排污持续时间都会减小。(3)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要求,当 Cu 的含量小于 0.01mg/L 时,属于类水质;类、类、类、类对 Cu含量的要求是 Cu 含量小于 1mg/L。根据以上要求,由于 1 号点:Cu 含量为0.1291mg/l,属于类水质;2 号点:0.1093mg/L,属于类水质;按此标准同理可以得出 3、4、5、6、7、8、9、10 号点都属于类。从总体上可知下游 Cu的污染较轻。2、通过实验得出金汁河下游 Pb 含量见下表 5-4表 5-4 金汁河下游 Pb 含量测定结果(mg/L)采样点12345

13、67891010.21050.24880.27750.081340.10530.15310.17220.22010.21530.220120.210530.22970.23450.12440.14830.16750.2010.16270.22490.277530.22010.22010.32540.13880.14350.14830.21530.1340.22490.2153下游 Pb40.23920.22490.28230.16750.18180.16750.19620.21530.23920.2153平均值 0.22010.23090.27990.1280.14470.15910.1962

14、0.1830.22610.2321由表 5-4 中 Pb 含量做纵坐标,采样点顺序数做横坐标,作 Pb 沿采样点的变化趋势图,见图 5-5。金汁河下游Pb变化趋势00.050.10.150.20.250.312345678910取样点mg/L图 5-5 金汁河下游 Pb 的变化趋势(1)由图 5-5 可知:从 1 号点到 3 号点金汁河下游 Pb 的浓度缓慢增加;从 3 号取样点到 4 号取样点出现一个大幅度的减少;之后 4 号点到 10 号点又出现一个平稳缓慢的 Pb 浓度增加。但其 Pb 浓度总是远远小于 1 号取样点到 3 号取样点的浓度值。下游 Pb 变化曲线的,总的变化趋势与其金汁河

15、下游的 Cu 变化趋势有其一定的相似性。(2)对于图 5-5 所表现出来的总的变化趋势和趋势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我将从其地理位置进行考虑。1 号点到 3 号点金汁河下游 Pb 的变化趋势与 Cu 的变化趋势呈现一定的相似性,都是有个缓慢上升的过程,之后4 号点大幅度下降,且其 Pb 浓度高于其他取样点。由于 1、2、3 号点的采样点离石闸立交桥距离较近,居民点较集中,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比较大,强度、频度都比较大;此外由于石闸立交桥的车流量大,大多汽油都含有铅,进入大气的铅及其铅化合物的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到达金汁河中,部分溶解进入水体,最后导致 1、2、3 号点 Pb 含量高于其它采

16、样点的浓度值。(3)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要求,当地表水中 Pb 含量小于等于 0.01mg/L 时,属于类水质;地表水质类的要求也要求 Pb 含量小于等于 0.01mg/L;地表水类、类水质要求 Pb 含量小于等于 0.05mg/L;地表水类水质要求 Pb 的含量在 0.05mg/L 到 0.1mg/L 之间。根据以上标准,对照表 5-4 可以得出下游各取样点间各自的水质等级,按取样点1、2、3、4、5、6、7、8、9、10 号,它们水质等级是劣类。5.1.3 金汁河上下游 Cu、Pb 分析及评价1、通过实验结果并整理得出金汁河上下游中 Cu 的浓度,见表 5-5。表 5-5 金汁河上下游 Cu 测定结果采样点12345678910上游 Cu0.057420.15710.13190.2480.23290.15810.085630.12130.07894未测出 下游 Cu0.12910.10930.13430.050390.085430.061420.061420.0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