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200512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七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七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七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七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理解这是万以内加减法的推广,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2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某些运算规律,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作一些简便运算。3使学生认识加、减法意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求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4学习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数学、看现实世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1教学重点:多位加、减法及简便运算。2教学难点:加、减法意义和关系的理解,以及合理的运算。3教学疑点:加减法运算规律中的变化与守恒。教学建议: 1、 加减法运用万以内加减法的迁移。2、 加法运算定律,重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3、 加减法的关系是解议程的依据。 (重在理解

2、,克服只背不理解)4、 简便计算不宜追求统一,允许多种方法并存。多位数的加法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 20 页。教学目标1能对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加以推广,得出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能利用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难点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第页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 1、准备题:(投影出示)(1)全班练习、校对、反馈、纠正。(2)请学生说说万以内的加法的算法是:数位对齐(同单位数才能相加减) ,个位加起,满十进一(十进制计数法) 。2铺垫练习:(投影出示)渔业队上午捕鱼 760 千克,下午捕鱼 2375 千克,一大共

3、捕鱼多少千克?(1)学生独立试做。(2)请学生说说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计算过程。(二)新课教学1出示例题,形成课题。 渔业队上午捕鱼 37650 千克,下午捕鱼 42375 千克,一天共捕鱼多少千克?(先笔算,再珠算)(1)列出算式。(2)比较铺垫练习题和例题算式,发现有何异同?(3)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数字的变化揭示出课题“多位数的加法” 。 (板书课题)(4)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将能学到什么?2探索解法,形成结论。(1)讨论交流:你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来计算?为什么?(2)达成共识:数位对齐(同单位数才能相加减) ,个位加起,满

4、十进一。 (十进制计数法)(3)板演:37650 42375=80025(千克)3 7 6 5 04 2 3 7 58 0 0 2 5答:一天共捕鱼 80025 千克。(4)请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强调 3 个万要加上 4 个万,以及进上来的,个万,突出同单位数才能相加减。(5)师生共同在算盘上解这道题,强调同单位数才能相加减和满十进一的算理。(6)师生共同小结:学生说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与万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根据关键字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训练1基本训练:(1)试一试:274003856 4323868340独立解答井同桌互说计算方法,然

5、后反馈。2练一练:6345 十 47805 2764535627309732458 108742487(1)每组一题,算得最快的同学代表本组上台板演,然后讲解计算方法。(2)检查、分析、校对,学生讨论什么地方是易错点,怎样避免错误。3发展性训练:(1)文字题训练:“练一练”2。学生独立完成,四名学生上台板演。校对、反馈、分析、订正。(2)应用题训练:改变原例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 (投影出示)a、渔业队上午捕鱼 37650 千克,下午比上午多捕 4725 千克,下午捕鱼多少千克?b渔业队上午捕鱼 37650 千克,比下午少捕 4725 千克,下午捕鱼多少千克?c。渔业队上午捕鱼 37650 千克

6、,比下午少 4725 千克,一天共捕鱼多少千克?默读题目,只列式不计算。指名说出思考过程即分析数量关系。师生小结:解答“比多(少)应用题”的关键是:首先分析搞清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知谁求谁,再确定方法。(3)启智性训练:(四)课堂总结1、 今天的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何收获?2、 解答多位数加法时应注意什么?(五)作业:作业本加法交换律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 22 页。教学目标第页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 1能从实际例子中,观察、概括出加法交换律。2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教学过程(一)呈现事实,形成问题1出示准备题:2773 7

7、3 275837 37582学生计算得数。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女生完成:302476 96237男生完成:763024 23796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

8、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 476 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 518 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为什么这样列式?(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为什么会相等呢?固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两个算式都是把两个相同的部分数合并起来,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板书)5学生自学书本、质疑。6小结:(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2)用字母

9、 a、b 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三)应用成果,巩固新知1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最终目的是用。问:验算加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2 “练一练”1,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问:验算方法运用什么运算定律?3、 “练一练”3。(1)分组完成。 (每组一生板演,比赛形式进行)(2)指名说出验算方法和根据。4、放录音、做游戏“我该在什么位置”470830830 1013214 十 256214= 256 十 367=367 (1)将卡片 470、880、1013、214、58、58 发给六个同学。(2)伴随音乐,寻找自己的位置,并贴上。(3)小结:这些算式都用等号连接,两边都有相

10、同加数,那就意味着另一个加数也相同,我们并用了加法交换律。(四)反思过程,学会学习1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获得证明的? (举例证明一意义论证) 2这一规律已有哪些运用?3质疑:满足“和不变”这一要求,有没有其他可能?如:3773 在 中可以填哪些数据?(五)作业:作业本加法结合律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 24 页第页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 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口述加法结合律。2能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单的运算。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3领会“形成问题一提出假设一验证假设一形成规律的解决思路,培养探索精神。教学准备投影仪、自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形成疑问,提出问题1

11、教师出示准备题:372663、37(2663) ,学生计算出得数。2比较两式题的异同。同:加数相同,得数相同。异:运算顺序不同。再一题:5938732 和 59(38732) ,得数会相同吗?(相同)3讨论: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的情况可能有如下两种:A、不能用文字概括,而结合具体式题说出结合律。教师引导:几个数相加?(三个,且加数相同)分别先算了什么?(前两数,后两数)结果如何?(得数相同即和不变)B、基本能用文字概括出结合律。教师适当引导。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猜想是从准备题中归纳出来的,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我们去验证它。(二)验证猜想,形成规律1我

12、们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138)5女生完成3024+(73+6)13+(8+5)男生完成3024+73+6汇报答案:得数相同,符合猜想。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例 2:张老师上午到书店买书用去 27 元,又到文具店买圆珠笔用去 18 元;下午去文具店买圆珠笔用去 12 元。他一共用去几元?A、口头列式:(2718)12 27(1812)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C判断,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13、) D、计算结果。得出(2718)1227(1812) (板书)4揭题:从式题到生活实例,都符合我们的猜想,同时也证明了猜想的正确。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结合律”教师板书:加法结合律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看书5、小结:(1)学生根据板书口述结合律。(2)学生尝试用三个不同的字母(a、b、c)来表示结合律。(三)使用规律,巩固新知学习加法结合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1、 口头回答里填几?(1512)5=15(12)(243146)54=243(54)4037(2544) (403725)a(bc)=(a)c2、 练习五(1)班有学生 51 人,四(1)班有学生 47 人,四(2)班有学生 41

14、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1)说说解答思路。(2)列式解答,加深对结合律的理解。第页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 3、 简便计算。(1)投影显示:27335264864368119(2)交流方法及计算结果。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加法的简便计算,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具体展开。4、 发展练习:22232425262728=( )(四)反思过程,学会方法。1、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 关于学习方法。(五)作业:作业本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内容:P27 例 3、例 4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2、

15、技能目标: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3、 情感目标:接纳并乐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使学生感到自由。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 ) 。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人手。(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 3:254687313(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情况: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b生答:254687313=254(687313)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3)揭示课题: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 (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 )2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718 57 82 57 62 138(1)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