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条例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198092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条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条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条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条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条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条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条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 城 师 范 学 院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2007 年 3 月修订)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综合的检验。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毕业前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训练。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一、毕业论文(设计)的选

2、题1.选题是关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教学基本要求能否落实的重要环节。选题应遵循下列原则: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特点,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得到比较综合的训练;课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尽可能结合科研、基础教育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为学生提供较强的研究背景,促进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课题应难易度适当,工作量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并鼓励学生有所创造。2.选题方式可以有三种形式:指导教师公布课题,学生选题;学生提出课题,相关指导教师认可;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课题。3. 选

3、题必须每生一题。对于由几名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必须明确规定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使每名学生都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二、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1.担任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各学院要尽可能安排教学、科研水平较高,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同时注意聘请有关单位理论水平高、实际经验丰富、热心教育工作的专家参加毕业1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2.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每人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得超过 10 人。3.指导教师职责如下:指导学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经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后,提前发给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任务书格式见附表

4、)。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查阅资料、补习知识等论文(设计) 的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安排。根据课题指导学生完成文献检索、外文资料翻译、技术线路的设计、经济分析或实验研究分析、完成工程设计所必需的设计图纸或实验数据、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等任务,帮助学生解决完成论文(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教师既要采取启发引导和介绍参考资料等方式对学生作实质性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放任自流。指导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注意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出勤情况、守纪状况作出详细记录,作为毕业论文(

5、设计)成绩评定的参考依据。停课期间,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检查和答疑的时间要求每周一次,每次对每名学生指导不少于 2 学时。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核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准确、及时、客观地写出评语,按有关规定评定成绩。三、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与答辩工作1.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指导教师应对其进行认真评阅和审查,参照评审标准写出评语,以百分制给出成绩。2.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由学院指定答辩组的一名教师评阅,评阅人应参照评审标准,写出评语,以百分制给出成绩。 (答辩组评阅教师在答辩前,应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和要求,以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供答辩时提问选用。

6、)3.各学院须成立答辩委员会,其成员由有关学院领导及各教研室主任组成。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每组由 35 名教师组成,由指定的组长全面负责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及答辩学生分组名单必须打印备案)。4.各学院在答辩前应制订出统一的有关答辩程序和答辩场地、人员、纪律等方面的2规定。5.指导教师应提前 3 天将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交答辩小组成员审阅,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准备,熟悉答辩过程中应知应会的内容,写出答辩提纲。6.答辩时,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报告不超过 15 分钟,教师提问及学生答辩 15分钟左右,答辩过程必须指定专人做好详细记录。7.答辩结束时,答辩小组按毕业论文(设计

7、)的实际质量,参照评审标准,写出评语,以百分制给出成绩。8.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依据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小组给出的成绩评定,原则上三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30%、20%和 50%。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优秀论文(设计)的比例原则上应控制在 15以内。9.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由各学院集中向学生公布。四、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程序及参考日程1.各学院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明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任务、要求、具体安排(第一学期第 10 周)。2.各学院确定题目和指导教师,学生确定选题,填写选题报表报系(院)主管领导审核 (第一学期第 1

8、214 周)。3.各学院召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动员会,明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及评分标准等有关规定(第一学期末)。4.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任务书,针对课题明确要求 (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第1 周)。5.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学期第 12 周)。6.指导教师组织学生作开题报告或开题综述(文字的宣讲应包含文献综述,方案论证,进程计划等)。各学院检查开题情况,教务处随机抽查(第二学期第 34 周)。7.结合期中教学检查,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中期检查,要求每个学生都进行口头汇报,解答问题,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给予警告;对优秀学生予以重点培养。 (第二学期第 911 周)。8.

9、评阅与答辩工作:各学院成立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制定答辩计划,按规范要求组织答辩(第二学期第 1517 周)。9.各学院总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并形成书面总结报告 (报告内容大致包括:工作完成情况、成果和成果评定情况、学生和指导教师中的典型事例、工作经验等)。310.所有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全套材料)及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材料(全套材料)由各学院教务秘书在本学院存档,保存期 3 年;被评为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 (全套材料)由各学院教务秘书送学院综合档案室归档。五、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应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同学间团结协作、相互关心

10、,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2.尊敬师长,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虚心接受教师及有关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指导。3.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成果。否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作不及格处理。4.毕业论文(设计)的各种材料必须符合规范化要求,否则不能取得答辩资格。5.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者不得毕业,发给结业证书。若学生自愿缴费重修,可及时提出申请,经学院批准,报教务处办理重修手续,并安排在下一届毕业论文(设计)期间进行。六、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奖励措施1.对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被评为优秀的学生,学校将发给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证书,同时按有关规

11、定,在综合测评的智育分中体现出来。2.对学生发表在省级以上公开学术刊物上与毕业论文(设计)相关的论文,学院将对论文的第一作者和指导教师给予奖励。附件 1: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附件 2: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审标准附件 3:毕业论文(设计)有关附表4附件 1: 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特提出如下要求:一、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篇幅要求文科学生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 6000 字;理科学生论文一般

12、不少于 5000 字,毕业设计说明书一般不少于 6000 字。考虑个别专业个别学科以及个别选题的特殊性,经学院同意,学生论文(设计)字数的要求可适当降低。二、关于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内容1.题名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设计)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要求做到文、题贴切。题名中不使用非规范的缩略词、符号、代号和公式等,通常不采用问话的方式。题名所用的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中文题名字数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外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10 个实词。2.作者作者3.摘要摘要摘要是论文(设计)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

13、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设计)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应用第三人称的方法记述论文(设计)的性质和主题。摘要通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毕业论文(设计)的摘要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其中中文摘要字数为 200 字左右,外文摘要字数不宜超过 250 个实词。正文用中文撰写,则将中文摘要置于作者下面,将外文摘要置于参考文献之后;正文用外文撰写,则将外文摘要置于作者下面,中文摘要置于参考文献之后。参考文献之后的中文(外文

14、)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54.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设计)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设计)选取 3-8 个词作为关键词。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5. 引言(必要时)引言(必要时)引言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对前人工作的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该部分应言简意赅,不能与摘要雷同,也不能成为摘要的注释。6. 正文正文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核心部分,占据主要篇幅,可以包以: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

15、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可由作者自定。论文(设计)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论文(设计)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7. 结论(必要时)结论(必要时)论文(设计)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如果不

16、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对仪器设备的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8. 致谢(必要时)致谢(必要时)向某某基金会、合作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致谢,向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致谢;向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致谢;向其它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致谢。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论文(设计)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在正文中,引用文献资6料论述某个观点时,应在所引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用方括弧进行角注,并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资料的出处。正文中进行角注的数字序号应与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所列出的文献资料序号相对应。题号、摘要、关键词等不出现文献的角注。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1)图书文献:编号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例:1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 2 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6 页(2)期刊文献: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出版年,期数.页码例:1李四光.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