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1192873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 降水试验方案降水试验方案 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 降水试验方案降水试验方案编 写 人:邓永兴审 核 人:赵清平审 定 人:范士凯武汉华太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09 年 5 月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目 录1、工程概况.12、勘察试验目的.13、场地地层情况.24、试验依据及主要采用的规范.45、试验方案.56、抽水试验质量目标及其保证措施.97、主要设备、材料、人员组织及工期计划.108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129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内容.13附图:1

2、、试验井(孔)平面布置图2、试验井(孔)结构设计图3、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1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 降水试验方案降水试验方案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洪山广场站。洪山广场站整体呈倒置的“A”型,二号线车站上下行线重叠布置于广场中南部,四号线车站上下行重叠布置在广场中部下穿地下通道以西。车站起点坐标为 X: 381026.16,Y: 531628.39。终点坐标为 X: 380857.23,Y: 531645.60;起点里程为右AK18+547.44m,终点里程为右 AK18+717.44m

3、,总长度为 170m。宽度方向为不规则布置,总建筑面积 17320m 。2拟建的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洪山广场站基坑局部区段含粘性土砾砂层采用深井降水方案,为查明该区段水文地质情况,为今后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受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 18 标(洪山广场站)项目部委托,由我公司对该区段进行降水试验工作,按项目部及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编制本降水试验方案。2 2、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本次进行专门降水试验,拟查明并提供如下有关资料:2.1 查明拟建场区地下水类型。2.2 查明拟建场区含水层岩性、分布、埋深及厚度。2.3 查明拟建场区含水层的渗流特性、水位动态,并提供渗透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

4、验方案2系数(K) 、影响半径(R) 、静水位(Ho)等参数。2.4 提出合理的单井出水量建议值。3 3、场地地层情况、场地地层情况根据场地工程勘察报告,场区地层情况如下:(一) 地质情况拟建洪山广场站地处长江级阶地地貌。场地内发育有冲沟,冲沟内分布有可塑软塑状态粉质粘土(地层代号 6-1、6-1a) 。从整体看,场地地形较平坦。各地层分布及岩性特征如下:人工填土()层mlQ杂填土(地层代号 1-1):表面为装饰板材、沥青路面,其下为碎石及粘性土垫层。厚度为 0.505.20m,平均厚度为1.50m。素填土(地层代号 1-2):黄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碎石、角砾等硬杂质,呈湿的、稍密状

5、态。厚度为0.204.20m,平均厚度为 1.75m。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4palQ粉质粘土(地层代号 6-1):灰褐色黄褐色,含浅黄色氧化物花斑,呈饱和、可塑状态。分布于广场北面冲沟地段。厚度为 0.608.60m,平均厚度为 3.56m。粉质粘土(地层代号 6-1a):灰褐色黄褐色,含浅黄色氧化物花斑,呈饱和、软塑状态。分布于广场北面冲沟内。3.206.10m,平均厚度为 5.70m。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3alQ粉质粘土(地层代号 7-2):褐黄黄褐色,含黑色铁锰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3氧化物及灰白色高岭土,呈饱和、硬塑状态。厚度为1.7012.00m,平均厚度为

6、 6.87m。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2palQ含碎石粘土(地层代号 10-2):棕红色,含黑色铁锰氧化物,碎石含量 530%左右,粒径大小一般为 20300mm,岩性为坚硬的石英岩状砂岩。呈湿的、硬塑状态。厚度为0.7014.40m,平均厚度为 4.47m。含角砾粉质粘土(地层代号 11-3a):褐褐灰色,含有3050的角砾,角砾成分为炭质泥岩及硅质岩,粒径大小为620mm,呈饱和、可塑状态。其厚度为 4.0011.90m,平均厚度为 6.52m;含粘性土砾砂(地层代号 11-3b):黄褐色,砾砂成分主要为硅质岩,粒径大小为 25mm,含有 30的粘性土,呈饱和、密实状态。其厚度为 7.1

7、025.50m,平均厚度为 18.60m。第四系残坡积()层delQ粘土(地层代号 13-2):黄色棕黄色,含有少量母岩岩屑,呈饱和、硬塑状态。厚度为 0.806.50m,平均厚度为2.12m。二叠系(P)岩层硅质岩(地层代号 17a):褐色肉红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隐晶质结构,层状构造,裂隙极发育,裂隙面为黑褐色或肉红色。强风化岩层极破碎,岩芯为碎屑状;中风化岩层较破碎,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属硬质岩。倾向北,倾角 75。煤层(地层代号 17b):黑色,粗粒结构,颗粒为片状或粒状,可见已炭化的树木等植物,局部夹有炭质泥岩及炭质页岩,岩芯呈碎屑状。倾向北,倾角 75。炭质灰岩(地层代号 17c):黑

8、色,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4含微量生物碎屑、褐铁矿,隐晶微粒结构,层状构造,上部有少量岩溶发育,下部岩芯完整。倾向北,倾角 75。泥岩(地层代号 17e):黑灰灰紫红黄等多种颜色,以黑灰色为主,主要由水云母组成,并含有白云石、炭质、黄铁矿,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强风化层岩芯极破碎,中风化岩层岩芯较破碎,微风化岩层岩芯较完整。倾向北,倾角 75。钙质泥岩(地层代号 17f):灰青灰色,主要成分为水云母,泥质结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强风化层岩芯破碎,中风化岩层岩芯较破碎,微风化岩层岩芯较完整。倾向北,倾角 75。4 4、试验依据及主要采用的规范、试验依据及主要采

9、用的规范4.1 项目部提供的相关图纸及技术要求;4.2 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4.3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 ;4.4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J50027-2001) ;4.5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99) ;4.6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4.7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TB10049-2004) 。5 5、试验方案、试验方案5.1 试验井、水位观测孔的平面布置。根据本场区地层岩土性质及场地条件,共布置勘察抽水井、水位观测孔一组。布置于场地含粘性土砾砂层区段,详见试验井平面布置图。本次降水试验共设试验井 1

10、口,观测孔 2 口,试验井、观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5测孔各井间距约为 11.016.0m,勘察抽水井编号为 C1,观测孔 G1、G2。此 3 口试验井(孔)可用于后期降水井使用。本次降水试验均针对场地下部含粘性土砾砂层中的含水层。5.2 试验井、观测孔结构设计为保证试验井质量(主要是含砂量)和观测孔的灵敏度,对井结构进行如下设计:试验井 C1,观测孔 G1、G2 孔径均为 600,井管直径均为250mm,钢质井管,壁厚3.0mm。井(孔)深为 40m。各井结构详见试验井、观测孔结构设计图。5.3 试验井、观测孔施工5.3.1 钻探成孔:对杂填土层采用护口套管护壁,其下采用清

11、水钻进,水压法护壁,FXH-150 反循环钻机进行钻探成孔。5.3.2 井管安装:井管(实管、滤管)安装,使用钻机本身起吊设备安装、焊接,井管安装完毕并对中后其外按结构设计图用 3-5mm 硅质圆砾和 3050mm 风干粘土球进行管外填充。5.3.3 抽水试验:在试验井、观测孔施工完毕后进行二三个落程的单井抽水试验及两井的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要求对抽水井流量、水位和观测井水位进行观测记录。 5.4 施工工序工序流程图见右:工序流程图见右:井位测量护口套管理埋设成孔、扩孔井管安装砾料及粘土球填充水泵安装机械洗井抽水试验井管制作砾料筛洗、袋装 及粘土球配备清孔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

12、方案65.5 成井(孔)施工注意事项开工前,对人员、材料、机械进行充分准备,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严格按照工序流程图进行作业,保证工程勘察质量达到优良。在施工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事项:5.5.1 井位测放:降水试验所布试验井、观测孔经项目部确认后,用仪器准确测放井位点;清理孔口杂填土层,埋设护口套管;5.5.2 成孔质量要求:项 目允许误差范围试验井、观测孔孔径2cm试验井、观测孔孔深20cm井管垂直度1%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7下管时孔内泥浆比重1.055.5.3 井管制作安装:试验井、观测孔孔管采用壁厚3.0mm钢管,滤管外采用 60 目滤网对层紧密包扎,在井管

13、井口接长焊接时,严格保护检查,以防破损和烧伤;井管每隔 5m 对称焊接导正器 4 个,底端设沉淀管 2m,保证焊接质量;井管安装前进行清孔,泥浆比重达到 1.05;5.5.4 滤料:粒径控制在 3-5mm,并筛洗干净,袋装后提前堆放在井口附近,对称投填;5.5.5 水泵安装:水泵吸水口位置高于井底 2m,泵管置于管井中央,泵管在井管口设管夹固定,井内电缆在泵管节头处捆绑牢固;5.5.6 水泵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简单试抽。试抽时间不少于 24小时,直至出水含砂量20 万分之一(体积比) 。5.6 抽水试验降水试验进行二三个落程的单井抽水试验(视水量大小确定)及两井的抽水试验。单井的三个落程对应的抽水

14、量为5m3/h、10m3/h、20m3/h(可根据单井实际出水量进行调整) ,进行抽水试验,测量抽水试验井出水量及观测井动水位值,测量时间持续到观测井水位稳定为止,稳定标准为观测井动水位值没有持续下降趋势或 4 小时内累计下降值小于 1cm;应保证各降深差值大于 1 米,最大降深接近设计动水位。两井的抽水试验只进行一次最大降深的试验。武汉轨道交通二号线洪山广场站降水试验方案85.6.1 观测频率;5.6.6.1.1 单井及两井抽水试验时,观测井动水位观测频率030 分钟内,按 1、2、3、5、10 分钟间隔观测记录一次;30120 分钟内,每 15 分钟记录一次;120 分钟以后,每 60 分钟记录一次;5.6.1.2 抽水试验井流量观测频率开泵后 1 小时观测一次,以后每 4 小时观测一次;5.6.1.3 停泵后恢复水位观测频率060 分钟内,不限时间频率,尽量大能力观测记录,愈密愈好;14 小时内每 30 分钟观测一次;4 小时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