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竞赛的考点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183396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竞赛的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竞赛的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竞赛的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竞赛的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竞赛的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竞赛的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竞赛的考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竞赛的考点生物竞赛的考点1【阳生植物】是指对光 1 要求比较迫切,只有在足够光照条件下方能进行正常生长的植物。阳生植物的特点是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2【构型】 (configuration)一个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这种排列不经过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是不会改变的。构型的改变往往使分子的光学活性发生变化。 3【构象】 (conformation)碳原子上的原子(基团)在空间呈现无数的立体形象称为构象,这种由于绕 键旋转而产生的叫构象异构,所形成的异构体称为构象异构体。4【均匀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

2、营养物(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是形成均匀分布的另一原因。5【成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成群分布形成的原因是: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植物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社会行为(相互吸引)使其结合成群。6hnRNA 是 mRNA 的未成熟前体。两者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一是hnRNA 核苷酸链中的一些片段将不出现于相应的 mRNA 中,这些片段称为内含子(intron),而那些保留于 mRNA 中的片段称为外显子(exon)。也就是说,hnRNA 在转变为 mRNA 的过程中经过剪接,被去掉了一些片段,余下的片段被重新连

3、接在一起;二是 mRNA 的 5末端被加上一个 m7pGppp 帽子,在 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7 核内不均一 RNA 为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不稳定、大小不均的一组高分子 RNA8 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优种群落“。如果县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就称为“共优种群落“或“共建种群落“。热带森林,几乎全是共建种群落,北方森林和草原,则多为单优种群落,但有时也存在共优种,如由贝加尔针茅和羊草共建的草甸草原群落。.9 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优种群落“。如果县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就称为“共优种群落“或“共建种群落“

4、。热带森林,几乎全是共建种群落,北方森林和草原,则多为单优种群落,但有时也存在共优种,如由贝加尔针茅和羊草共建的草甸草原群落。.10【生态位宽度】表示某物种利用资源的程度。如果出现外来种群侵入它所在的群落并发生竞争,使原有种群被迫缩小活动范围,这种现象称为生态位压缩。反之,种间竞争的减弱会出现某些种群扩大利用空间与资源而进入过去没有占用的生境,这种生态位扩展称为生态位释放。11 生境指物种能够生存的环境范围,侧重于生物分布;而生态位则指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侧重于生物功能。 12 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以看作是顶级群落。这样一来,一个植物群落只要在某

5、一种或几种环境因子的作用下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都可以认为是顶级群落,它和环境之间达到了较好的协调。13: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14【共质体】包括细胞质和胞间连丝15 【2,4-D】 是一种主要的除草剂,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具有与生长素(IAA)相似的生理效应。 2,4-二氯苯氧乙酸类除草剂,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是用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一种。16 中文正式名 异戊巴比妥 商品名及别名 【阿米妥 】 英文名 Amobarbital(Amytal) 17你认为下列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B

6、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野兔的种群密度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中昆虫卵的种群密度答案 A解析 许多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但对于相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一般采用样方法。18【阿托品】为典型的 M 胆碱受体阻滞剂。19【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广泛,交感神经兴奋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20 具体过程:脊髓前角运动

7、神经元 I(支配某一骨骼肌的活动)轴突发出分支兴奋抑制性中间 神经元(润绍细胞) 润绍细胞的轴突及其分支甘氨酸抑制运动神经元本身及功能相同的邻近 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 意义: 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协调一致。 例子: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之间的联系。21, 【相位差显微镜】用于观察未染色标本的显微镜。活细胞和未染色的生物标本,因细胞各部细微结构的折射率和厚度的不同,光波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并不发生变化,仅相位发生变化(振幅差),这种振幅差人眼无法观察。而相差显微镜通过改变这种相位差,并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把相差变为振幅差来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标

8、本。22 这是由于“DNA 聚合酶”和“RNA 聚合酶”的性质不同造成的。DNA 聚合酶,发挥作用,必须前面有一小段 RNA 引物;RNA 聚合酶,不需要任何引物,可以从零开始合成。DNA 合成,需要引物,可以保证 DNA 复制的高度保真性,因为引物的合成很不稳定,容易参入错误的碱基,所以 DNA 合成后,引物会被切除,再补上 DNA,使之完整。DNA 是遗传物质,所以有这种防错复制系统。RNA 重要性较低,所以没有那么精良的防错系统。23 又称假体腔或初生体腔。在无脊椎动物主要门类中,原体腔是假体腔动物所特有的,环节动物的血管腔为其残余。它是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从前到后的一个空腔,内容发达的

9、生殖器官。这种体腔是中胚层与内胚层之间的空间,实质上相当于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因为它只有中胚层来源的体壁,没有中胚层来源的肠壁,不具有体腔膜,原体腔内或充满体腔液或含有胶质物质和间质细胞。原体腔是动物向较高级发展时的典型结构。24 1953-荷兰科学家塞尔尼克因发明【相位差显微镜】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德国科学家鲁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学家罗勒因研制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德国柏林弗利兹-哈伯学院(Fritz-Haber-Institut der Max-Planck-Gesellschaft)的恩斯特鲁斯卡(ErnstRuska

10、,1906-1988) ,以表彰他在电光学领域做了基础性工作,并设计了第一架【电子显微镜】 ;另一半授予瑞士鲁希利康(Rschlikon)IBM 苏黎世研究实验室的德国物理学家宾尼希(Gerd Binnig,1947-)和瑞士物理学家罗雷尔(Heinrich Rohrer,1933-) ,以表彰他们设计出了扫描隧道显微镜。25【中柱鞘】根和茎的中柱外围的组织。它紧接内皮层,通常由12 层或多层薄壁细胞组成。也有的含有厚壁组织。中柱鞘仍保留有分生能力,由这些细胞可以形成侧根、不定根、不定芽,以及一部分维管形成层(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故中柱鞘又名“周围形成层” 。但大多数的种子植物茎中缺少这一结

11、构26【琼脂】用石花菜提取的混合多糖,用作细菌培养基、食品凝胶剂和纺织业的浆料。从石花菜、江蓠、紫菜等红藻中提取的多糖类胶质。27 中文名称:【龙胆紫】,BS 中文别名:【结晶紫】,甲基青莲,甲紫,甲基紫,碱性紫 3 用途:【革兰氏染色初染】28【圆球体】 植物细胞中来源于内质网的小泡,是贮藏脂质的细胞器 又称油体,是在植物细胞中存在的一种细胞器与乙醛酸循环体连接。直径 0.51 微米,在电镜下圆球体为一半单位膜包围,内部可看到的细微结构。其化学组成主要是脂类和蛋白质。脂类约占 40%。圆球体含有水解酶和脂肪酶,与溶酶体的性质相似,但它有聚集脂肪的功能。圆球体发育增大聚累脂肪,失去其中的蛋白质

12、颗粒,乃成为脂肪粒。现在认为,圆球体是来源于内质网的一端因积聚脂类和蛋白质而膨大,然后由内质网脱离成前圆球体(直径 0.10.5 微米) ,进一步增大体积成圆球体。 (以上内容说明圆球体的来源值得商榷)它不属于质体。29【Tpp】 】 由维生素 B1 在体内(如脑、肝等组织内)转变而成,是重要的酮酸如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其分子的重要特是它的噻唑环上氮原子与硫原子之间的碳原子与通常所见的CH 基团相比,表现出更强的酸性,它可离子化生成负碳离子,后者容易接受 a-酮酸或酮糖的的羰基,而带正电荷的氮原子作为一个电子库(election sink)对于稳定负碳离子以及 a-酮酸的脱羧作用起

13、重要作用,由于这些酶对于糖代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与糖的分解供能过程关系密切。TPP 的化学结构及其带活性的乙醛基的形式见下图30【1、产生大量的 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剂(力),比如参与脂肪酸和固醇类物质的合成。 【2、在红细胞中保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防止膜脂过氧化; 维持血红素中的 Fe2+;) (6-磷酸-葡萄糖 脱氢酶缺陷症贫血病) 【3、该途径的中间产物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如:5-P-核糖 核苷酸 4-P-赤藓糖 芳香族氨基【4、非氧化重排阶段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及酶类与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大多数中间产物和酶相同,因而磷酸戊糖途径可与光合作用联系起来,并

14、实现某些单糖间的互变。 【5、 【PPP 途径】是由葡萄糖直接氧化起始的可单独进行氧化分解的途径。因此可以和 EMP、TCA 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增加机体的适应能力 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 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31【茚三酮】与氨基酸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但 pro,羟-pro 反应时呈黄色。茚三酮是一个有机化合物,被广泛用于检测氨、一级和二级胺,尤其是氨基酸。氨基酸与茚三酮水合物在弱酸条件下共加热时,氨基酸被氧化脱氨、脱羧,而茚三酮水合物被还原,其还原物可与

15、氨基酸加热分解产生的氨结合,再与另一分子茚三酮缩合成为蓝紫色化合物,称为罗曼紫(Ruhemanns purple) 。32【(坂口反应】 本法广泛用于精氨酸的分析与测定。精氨酸与-萘酚在碱性次溴酸钠(或次溴酸钾)中发生反应,得到如左式的红色产物:当用茚三酮方法发现可能有精氨酸时,可用此法检测确证。33【乙醛酸反应】 含有色氨酸残基的蛋白质溶液加入乙醛酸混匀后,徐徐加入浓硫酸,在两液接触面处呈现紫色环.血清球蛋白含色氨酸残基的量较为稳定,故临床生化检验可用乙醛酸反应来定性测定球蛋白量.34【地衣酚】(orcinol)又称“3,5-二羟基甲苯” 、 “5-甲基间苯二酚” 、 “苔黑酚” 。化学式C_7H_8O_2cdotH_2O,分子量 142.15。白色柱状结晶。熔点 58,沸点 290。溶于水、醇、醚。在空气中能变成红色。测定核糖核酸的试剂。核糖核酸水解后得到核糖,在浓酸中脱水环化生成糠醛,后者与地及酚作用显示蓝绿色。在670 纳米处有一最大吸收峰。在一定浓度下,核糖核酸的浓度与光吸收值读数成线性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