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乎乎的小手》听评课材料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1183166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胖乎乎的小手》听评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胖乎乎的小手》听评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胖乎乎的小手》听评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胖乎乎的小手》听评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胖乎乎的小手》听评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胖乎乎的小手》听评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胖乎乎的小手》听评课材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南山双语学校 小学部 谢丽君【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爸妈的双手能工作,姥姥的双手会做饭,兰兰也有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肯定还能做别的许许多多的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美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1认识“胖、喜”等 13 个生字,会写“胖”等 6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

2、的愿望和举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难难点点】 】重点:认字和朗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难点: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1、猜谜语。 2、角色表演。 3、句子训练。【 【教学教学过过程程】 】一、一、谜语谜语激趣,激趣,谈话导谈话导入。入。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小谜语,谁愿意给大家读一下(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大家猜猜谜底是什么?(小手),真聪明,看画上这双胖乎乎的小手是兰兰的,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这双小手?想知道原因吗?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了解一下吧,齐读课题两遍。二、

3、出示提示,指二、出示提示,指导导自学。自学。(一)师出示自学小提示:1、自读课文,圈画二类字并注音。2、给课文划分段落。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二)检查自学:1、找同学上黑板注音,其余同学自读二类字。2、检查二类字的注音并跟读。3、小老师领读二类字。4、给二类字找朋友组词。5、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6、交流识字方法。擦字游戏,开火车巩固。三、精三、精读课读课文,入情悟意。文,入情悟意。1、课文分了几段?找同学接读课文。2、教师出示本节课中相关语句进行朗读指导。 (加点字的重读指导)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4、3、自己读课文,注意重读的词语和语气,思考:全家人都有谁?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兰兰这双小手?可以边读边在书中做出批注,为交流做准备。4、全班交流:全家人都有谁?知识储备:(爸爸、妈妈、姥姥)师板书。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兰兰这双小手?(1)替爸爸拿拖鞋(师板书):爸爸说:“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辛苦了一天的爸爸看到兰兰给自己拿拖鞋,心里会怎么样?很高兴,谁能带上高兴的口吻读读爸爸的话?(自由举手读)A、找一名男同学读一读。B、找一个小队读一读 C、大家一起读一读。(2)给妈妈洗手绢(师板书):妈妈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妈妈是笑着说,谁能带上表情说一说,看谁表演的像?(自由读一

5、读)A、找一名女同学读一读。B、班级女同学读一读。C、找两个小队读一读。(3)帮姥姥挠痒痒(师板书):姥姥说:“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姥姥的表情是笑眯眯的,应该是慈祥的,所以语速要放慢,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谁愿意试一试?(自由举手读),小队比赛读。四、品四、品读课读课文,拓展文,拓展积积累。累。1、听了家人的称赞,兰兰怎么说的,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段吧。听了兰兰的话,你认为兰兰长大后还会为家人做什么?请你用上“兰兰用胖乎乎的小手 - -。 ”来说话。你认为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师板书(孝敬长辈,懂礼貌)你会用小手给家人做什么呢?试着说一说。2、讲授“胖”字,记字顺口溜:半个月亮就是“

6、胖”课件展示笔顺笔画,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学生临摹。3、拓展作业:以我有一双小巧手为题,用绘画形式制作一幅美术作品,并写上一段话。 胖乎乎的小手胖乎乎的小手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写的是家人都很喜欢兰兰那双胖乎乎的小手,从爸爸、妈妈、姥姥说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来兰兰是个关心长辈、体贴父母的孩子,课文充满了温馨情感,内容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在本课的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多种形式加强识字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要想将十多个生字牢牢掌握,一节课很难达到目的,所以老师要尽量想出许多好的点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识字,因

7、此课堂上,我用齐读、领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读带拼音的词语、不带拼音的词语、生字、打乱顺序的生字,反复巩固生字的认读。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等识字方法运用到本课生字的认读中,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字,多种形式的识字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记字,为将来的使用打下良好基础。学生不仅能认读生字还能够运用生字进行说话训练。二、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感悟小学语文的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朗读教学 。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我把重点语句出示出来指导学生朗读。在第二次朗读时引导孩子思考: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然后让孩子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1)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2)妈妈“这胖乎乎

8、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3)姥姥“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引导孩子读好这四句话,我主要是利用多种形式读(包括师范读、生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小组读、师生共读等),并且对孩子读句子是否正确、有感情给予适当的评价;另外我还利用了课文的图片进行引导孩子朗读句子,让孩子观察图片的人物的脸部表情进行指导朗读。通过一系列的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从读中自己慢慢地感悟,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如提问:“兰兰除了替爸爸拿过拖鞋,给妈妈洗过手绢,帮姥姥挠过痒痒外,她还会帮家人做些什么呢?”孩子积极地说,积极地回答,为下面引导孩子说出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做了良好的铺垫

9、。孩子们很快就领悟到兰兰是个勤劳而且还是个关爱家人的好孩子。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三、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除了朗读课文以外,我还注重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学完课文后,请学生用上“兰兰会为假如你-”,说说兰兰长大后帮家人做哪些事情。课堂上,我尽量把机会留给孩子,让他们多说,我少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有机会说,有思考的空间。课后的拓展也为学生提供“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反思自己的教学中,有成功之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1、授课时间的安排上不够合理,识字部分占用时间较

10、多,课文原设计的分角色朗读没有能够进行。2、在读的指导方面还做的不够到位,有几处当学生谈得不太好时就急着请别的同学来试试。有的教学环节,忽略了学困生。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验到成功。课例研讨课例研讨杨树杨树明校明校长长: :本节课可以作为低年级组语文四环节课的范例,大家可以仿照并创新自己的课堂。本课很好的突出了语文教学的系列化和体系化,从单字的拼音入手-生字组词-词语运用-识字方法交流-重点语句指导-文章的整体结构。很好的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培养其能力的提高,重视语文教学的过程,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的情感、态度、

11、价值观也得到了升华。把语文课所训练的字、词、句、段、篇、章有机结合在一起,让这节语文课靓丽丰满。张晓张晓媚媚:这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教师语言亲和有力,学生情绪高涨,师指导朗读到位,学生学习性强,最终能有感情的朗读。师特别注重 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不仅让孩子选词造句,孩子在问答问题时,逻辑也是很清晰,表达清楚,说话完整。另外,师特别关注孩子书写姿势,多次提醒孩子坐姿,并表扬坐姿端正的学生。生学习习惯特别好,精神状态集中,发挥了主动性。可以说这是一堂精彩之极的语文课。在好词环节,可以让学生读一下,加深记忆。张张延群延群:这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教师语言亲和有力,学生情绪高涨,能有

12、感情地读。师特别注意强调坐姿和写字姿势,让孩子有一个好的习惯。师扩词这一环节很好,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让孩子用词造句,更能让学生练习说话,组织语言,锻炼能力。通读课文,孩子对课文有了一定理解,自然而然能回答出问题,理解用意。生学习习惯特别好,精神状态集中,发挥了主动性。在好词环节,可以让学生读一下,加深记忆。以后课堂中,我会借鉴,多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好习惯。白李娜白李娜:谢老师的课总是给人感觉轻松自在,时间过得飞快。上节课听了她的课胖乎乎的小手,给我很多启发。有许多亮点,值得我学习:1、教学生字新词方法多,孩子们记得牢。2、重视朗读指导,落实听、读习惯的养成。3、教师语言简练。4、课件制作优美

13、。5、板书整齐 6、教学各方面非常的全面细心。赵赵莉莉:本节课教师准备充分,课堂灵活自如。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利用了“猜谜语”的方式,把学生带入一种教学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个教学过程创设了最佳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回答问题的程度,给予积极向上的引导和鼓励,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你说的真好!”、 “谁还能比他说的更好?”等鼓励性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通过指导朗读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如:“全家人”指谁?“这张画”指哪张画?“家人都说了什么?”)等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教师通过让

14、学生边读边思考,如:找出兰兰提出的疑问句“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让学生说出原因,并加强了学生对疑问句的朗读指导,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知识的权利真正还给了学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刘玉芝刘玉芝:谢老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谢老师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读,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

15、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徐启玲徐启玲:谢老师的这节课不管是从备课还是从讲课都很精彩。课件准备精美,上课过程自然落落大方,教师自身教学素质高,对于朗读的指导也很到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也令人赞叹。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强,说话完整,课堂常规表现到位。整个课堂师教有准备,生学有收获。韩丽红韩丽红: :以读代讲,读中领悟是本节课的亮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谢老师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地变化方式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采用自由读、指名读、模仿读、范读、有感情读、互评互读的方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知课文的内容,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让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腻,这是学

16、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生活体验最好的回忆。王慧王慧:在教学中谢老师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模仿读、互评互读的方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知课文的内容,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让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腻,这是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生活体验最好的回忆。尤其是谢老师循序渐进指导学生朗读,先出示三句话,教会学生突出重点词来读课文。最后写字环节,谢老师尤其注意孩子的笔顺,起到了示范作用。刘名芳刘名芳:谢老师教学识字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圈画生字,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学生热情高涨,踊跃发言,交流了很多方法。例如:加一加,换一换;谢老师教给了学生猜谜语识字的方法。例如:半个月亮是“胖”。经过具体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教学课文时,谢老师首先引导学生读通顺、读熟练,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懂,接着利用问题:“大家为什么喜欢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为读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读。特别是谢老师通过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读好爸爸、妈妈、姥姥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