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蒿种子多糖结构及活性的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1182301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沙蒿种子多糖结构及活性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白沙蒿种子多糖结构及活性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白沙蒿种子多糖结构及活性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白沙蒿种子多糖结构及活性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白沙蒿种子多糖结构及活性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沙蒿种子多糖结构及活性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沙蒿种子多糖结构及活性的研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沙蒿种子多糖的结构及活性研究白沙蒿种子多糖的结构及活性研究摘要白沙蒿( A r t e m i s i as p h a e r o c e p h a l aK r a s c h ) 又名黄蒿、籽蒿或黄毛菜籽,蒙名查干一西巴嘎,广泛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蒙古南部地区。为优良的固沙植物之一,其枝叶可作饲料,瘦果可食用、药用,且分布广、数量大,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所以,对白沙蒿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本文以白沙蒿种子为原料,经热水提取,酶法和S e v e g 法脱蛋白,乙醇分级沉淀,得到两种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的酸性杂多糖A S P l 和A S

2、 P 3 。用完全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 m i t h 降解、I R 、H P L C 、1 H N M R 、”C N M R 等方法分析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A S P l 数均分子量M n = 2 8 4 1 0 5 ,主要以木糖组成,含有少量葡萄糖和阿拉伯糖。A S P 3 数均分子量M n = 3 5 0 1 0 4 ,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组成,摩尔比为2 1 :1 3 :1 0 :1 4 。A S P l 、A S P 3中均含有糖醛酸。A S P l 中糖苷键以l 一3 连接为主,A S P 3 中糖苷键以1 4 连接为主,A S P l ,A S P 3

3、 中均含有和B 两种构型。以大鼠为实验对象,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组,另设高脂饲料对照组,研究白沙蓠种子粗多糖C A S P 和白沙蒿种子多糖A S P 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C A S P 和A P S 均可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 T c ) ,且A S P 的效果比降脂药辛伐他汀好,C A S P 和A S P 对血清甘油三酯( T G ) 均有显著降低作用( P 0 0 5 ,* * C A S P 、A S P 组与对照纽比较:P O 0 5 。C A S P 和A S P 对大鼠血清胆固醇的影响( 表3 4 ) 结果显示,阳性对照、C A S P 、A S P三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有

4、一定的降低总胆固醇作用,但没有显著差异。阳性对照组与对照组5 l一一一旦鲨蔓壁王墨塑塑竺塑墨耍丝望塞比较P 值大于A S P 组与对照组比较P 值,表明A S P 的降总胆固醇作用E E 阳性对照药( 幸伐他汀) 要好,但没有显著差异。表3 - 5 给药后第1 5 天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结果( 单位m m o l L )t a br e 3 5T GL e v e lo fr e tStr e a t e df o r15d a y s对照阳性对照C A S pA S P1 号1 0 6O ,5 3O 6 5O 7 72 号1 2 30 9 40 9 80 6 93 号1 0 80 9 3

5、1 2 6O 8 84 号1 2 51 0 60 7 90 9 55 号O 6 60 80 9 l1 0 16 号O 9 8l 1 6I 0 2l _ 0 57 号1 3 6O 8 60 8 71 3 48 号1 2 30 60 9O 8 89 号1 4 11 0 4O 9 70 9 31 0 号1 2 8O 。7 41 0 7O 8 1平均值1 1 5 40 8 6 60 9 4 20 9 3 1标准差O 2 1 9 4 0 0 2 0 2 1 60 1 6 4 0 3 3O 1 8 0 0 8 9袁3 - 6C A S P 和A S P 对大自鼠血清甘油三酯的影响( n = 1 0 ,i

6、S )t a b l e 3 - 6I n f l u e n c 8o fC A S Pa n dA S PO i lT Go fi a ts+ 阳性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 O 0 5 ) 和甘油三酯( P O 0 5 ) 的作用。5 抗凝血活性研究表明,A S P I 和A S P 3 都有极显著地延长小鼠凝血时间( P 0 0 1 ) 的作用。白沙蒿种子多耱的结构及活性研究参考文献 】 周世文,徐传福,多糖的免疫药理作用 J ,中国生化药学杂志,1 9 9 4 ,1 5 ( 2 ) :1 4 3 1 4 7 【2 金城,张树政,糖生物学与糖工程的兴起与前景,生物工程进展,1 9 9 5

7、, - 5 ( 3 ) :1 2 - i 7 3 王克荑,作为信息分子的糖类,化学进展,1 9 9 6 ( 8 ) 2 :9 8 1 0 8 4 郭忠武等,糖化学研究进展,化学进展,1 9 9 5 ;l ( 7 ) :1 0 2 9 5 杨彬,糖类生化学:药物设计的新领域,国外医药( 药学分册) 1 9 9 2 ,4 :2 1 9 2 2 1 6 张维杰,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 J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 9 9 4 7 苏拨贤,生物化学制备技术 M ,科学出版社,1 9 8 6 ,1 8 jD a n i s h e f s k y ,I E ta l ,J B i 0 1 C h e m

8、 ,2 4 1 ,1 4 3 ( 1 9 6 6 ) 9 S t a u dAM M e t h o d si nC a r d o h y b r a t eC h e m i s t r y , VG e n e r a l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s 。N e wy o r k :A c a d e m i cP r e s s 19 6 5 5 1 0 方积年,多糖研究的现状,药学学报,1 9 8 6 ,2 1 ( 1 2 ) :9 4 4 9 5 0 1 l j 梁忠岩,张冀伸斜顶菌中水溶性多糖的研究( I ) 分离、纯化与结构确定高等学校 化学学报,1

9、 9 8 3 ,4 ( 3 ) :3 6 3 2 6 9 1 2 苏拔贤,生物化学制备技术, 伽,科学出版社,1 9 8 6 13 周鹏、谢明咏,傅博强,多糖的结构研究,南昌大学学报,2 0 0 1 ( 2 5 ) 2 ,1 9 7 2 0 4 1 4 吴东儒,糖类的生物化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8 7 i 1 5 来鲁华,杨昱婷寡糖的构象分析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 9 9 5 ,2 2 ( 4 ) :2 9 0 2 9 4 1 6 张剑波,田庚元寡糖分离和结构分析进展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 展1 9 9 8 ,2 5 ( 2 ) :1 1 4 一1 1 8 1 7

10、 马立四,王式箴HPLC 法测定低热量仪器中的Gle 、Fru 、Svc 的研究 J 食品与发酵工业,1 9 9 9 ,2 4 ( 4 ) :1 2 1 5 1 8 孙群,牟世芬,陆德培,单糖和寡糖的离子色谱法分析研究 J 化学通报,1 9 9 l ,8 :3 9 4 if 1 9 3E d g eCJ ,R a d em a c h e rT W ,w o r m a l dM R ,e da 1 F a s tS e p u e n c i n go f0 1 i g o s a c c h r i d e s :t h eR e a g e n t a r r yA n a l y s

11、i SM e t h o d J P r o cN a t lA c a dS c i ,1 9 9 2 ,8 9 ( 4 :6 3 3 8 6 3 4 2 ) 2 0 方积年,多糖的结构分析 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 9 8 3 ,4 :1 8 2 3 2 1 谭周进、谢达平,多糖的研究进展 J ,食品科技,2 0 0 2 ,3 :1 0 一1 2 。 2 1 M i s k a iH ,e ta 1 C a r b o h y d rR e s ,1 9 8 l ,9 2 :1 1 5 j M i y a z a k iT ,e ta 1 C a r b o h y 出R e s

12、,1 9 7 9 ,6 9 :1 6 5 。 2 2 J E T a l m a b e ,B i o t h e r a p y , 1 9 9 0 :( 4 ) 2 1 5f 2 3 1H W a g n e r a n dK J u r i c ,M e t h o d s i nP l a n tB i o c h e m ,1 9 9 l :( 6 ) ,1 9 5 2 4 Y M a ,T M i z u n o a n d H I t o ,A g r i c B i 0 1 C h e ,1 9 9 1 :( 5 5 ) ,2 7 0 1 2 5 金海丽、许梓荣,多糖的抗病毒及

13、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J ,饲料博览,2 0 0 2 ,l :2 8 3 0 2 6 吴梧桐,生物制药工艺学 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i 9 9 3 年第一版:3 8 9 2 7 陈惠黎,王克夷,糖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3 3 6 2 8 谭建权,范存坤,沈甫明等彩云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至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中成药, 1 9 9 2 ,1 4 ( 9 ) :2 5i = _ i i i 一- _ _ i i _ = _ _ = :- 兰譬壁堕萼掣塑墨耍丝堡塞 2 9 周世文、徐传福,多糖的免疫药理作用,中国生化药物杂志,五面了i 1 石i 五丁一 3 0 Z h a n gJ u n

14、p i n g ,Q i a nD i n g h u a ,A n t i m m o rA c t i v i t ya n dT u m o r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 p r o d u c t i o no f P o l y t o l a c c aA c o n o s a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sI i nM i c e ,A c t aP h a r a m a c o I o 坚i c aS i n i c a ,19 9 3 ,6 :5 4 2 5 4 5。 3 1 乐毅,陈瑗等,云芝多糖对受O L O L

15、攻击的小鼠巨噬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 用,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 9 9 4 ,1 :1 2 3 2 S u g a y a m aJ ,S a k a iS ,C a r b o x y m e t h y lP a c h y m a i l ,J a p P a t 1 9 7 0 ,7 0 3 9 5 2 1【3 3 】F a c h e rJ ,A b e lG e ta l ,P o t e n t i a t i o nN o n s p e c i f i cH o s tD e f e n s eb y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sL i k e L e n t i n a n :P o s s i b l eM e c h a n i s m s ,I n t J 1 m m a n t h e r a p y , 1 9 8 9 ,5 :1 6 7 1 6 9 3 4 】F e n i c h e lRLe ta l ,I m m u n eM o d u l a t i o nA g e n t sa n dT h e i rM e c h a n i s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