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内金研究进展综述原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1177022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鸡内金研究进展综述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鸡内金研究进展综述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鸡内金研究进展综述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鸡内金研究进展综述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鸡内金研究进展综述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鸡内金研究进展综述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内金研究进展综述原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材鸡内金研究进展鸡内金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禽)上品丹雄鸡项下, 中国药典收载 为雉科动物家鸡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的干燥沙囊内壁,产自全国各地。杀鸡后, 取出鸡肫,立即剥下内壁,洗净,干燥1。如剖开后先入水洗,则内膜不易剥离,多致撕 裂。鸡内金以干燥、完整、个大、色黄者为佳2。 鸡内金含胃激素,角蛋白,微量胃蛋白酶,淀粉酶和多种氨基酸。具有健脾消食,涩 精止遗,通淋化石的功效。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 胆涨胁痛等症。鸡内金甘、平、性涩、无毒。归脾、胃、小肠、膀胱经。现对鸡内金研究 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2、1鸡内金鉴别鸡内金鉴别 1.1 性状鉴别 1.1.1 正品鸡内金鉴别: 正品为不规则卷片,厚约 0.52.0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老鸡微发黑) ,薄 而半透明,具有明显的纵条棱状皱纹,呈波浪形。质脆,易碎,经水浸泡,水澄清,无渣。 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3。 1.1.2 伪品、非正品、掺杂品鉴别: 鸡内金为临床常用药,虽价格便宜,但由于来源不易且需求量较大,故鸡内金的混淆 现象较为严重,掺伪品有经过加工染色而成的薄片“鸡内金” ;非正品有鸭内金、鹅内金等; 还有为增重而掺细沙、食用盐的鸡内金和浸水、浸醋的鸡内金。 (1)伪品: a用淀粉加工的假鸡内金:呈不规则的多边形薄片

3、,大小不等,厚 0.5cm。表面黄色 或淡黄色,较透明。对光照视可见密布小点状气泡,无鸡内金的条状皱纹,干品质脆,易 折断,断面光滑,角质样,具玻璃样光泽,吸潮后即变软,不易折断。 b以粉皮制成“鸡内金”混入:在制作粉皮的过程中加入黄色颜料,然后用特制的模 子制成鸡内金。此法制成的“鸡内金”色泽鲜艳一致,质硬而脆。炮制时易起泡。 c以蛋白肉制成“鸡内金”混入:制作蛋白肉时加入一些物质和黄色颜料,再用特制 模子压成鸡内金的样子。此伪品色泽鲜艳一致,不呈半透明状,质柔韧,不易碎和折断, 断面不呈角质状,无光泽,容易鉴别。 d以腐竹或质轻的豆制类伪品:这类性状与鸡内金完全不同,为较规则的圆筒状卷片。

4、 表面暗色,厚而不透明,有人工刮起的不规则痕迹,质胶状,经水浸泡后,有食盐及腐竹 渣。断面粉性样,无光泽,无味3。 (2)非正品 用鸭内金、鹅内金直接混入鸡内金中:鸭内金呈类圆形碟片状,似鸡内金但较厚,厚 13mm,色呈黑绿色或紫黑色,稍有皱纹。造假者多采用硫磺熏白,或用漂白剂漂白,再 用黄色颜料染色后混入鸡内金中4。鹅内金为圆片状或破碎的块片,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 平滑,边缘略向内卷,边上有齿状短裂纹,质坚而脆5。 (3)掺杂品 掺沙掺盐鸡内金:在鸡内金用沙烫制后,不将细沙筛净或掺入食盐以加重,此法虽易 被发现,但仍屡见不鲜。 浸水浸醋鸡内金:鸡内金用水或用醋浸泡后,暴晒使其表面迅速干燥,但

5、其内部水分 未挥发掉以增加重量。 1.2 理化鉴别 1.2.1 电泳法鉴别按文献6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对鸡内金及其非正品(鸭内金)用电泳法进行鉴别对照,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鸡内金与鸭内金的凝胶电泳图谱大不相同,无论是条带数量、颜色深 浅、条带位置均不相同。实验重现性好,结果可以保存,是鸡内金鉴别的比较好的方法。 1.2.2 DNA 分子标记鉴别法 根据文献7所述,在鸡内金与非正品药材的 DNA 序列中选取一个差异点较多的片段, 设计 PCR 引物,并用这段引物分别扩增鸡内金及其非正品的 DNA,结果这段引物只扩增家 鸡 DNA,而不扩增其他动物 DNA。该段引物具有特异性,可以用于鸡内金药材的鉴

6、定。 1.3 总结 对于鸡内金的伪品与掺杂品,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性状特征即可鉴别;而对于另一类 混有鸭内金和鹅内金的非正品,虽然通过简单的理化性质不易鉴别,但可以通过电泳法6 和 DNA 分子标记法7进行对比鉴别,效果较显著。 2鸡内金炮制饮片 2.1 炮制历史沿革 鸡内金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 ,被列为上品,但当时并没有记载其具体炮制内容。 南北朝时期,龚天宣在刘涓子鬼遗方中对鸡内金开始有“口父咀”的描述,这是 有关鸡内金最早的加工处理方法;在同一时期成书的集验方中称要“烧存性” ,说明在 此时已经创立了烧制法。 唐朝时期,鸡内金的炮制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煮汁” 、 “治下筛” 、 “

7、蒸” 、 “捣” 、 “暴干” 、 “阴干” 、 “熬” 、 “炙”等方法(备急千金要方 、 外台秘要 ) 。 宋朝时期,鸡内金的炮制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为适应临床不同应用目的的需要,又 新创了“细剉” 、 “净洗” 、 “焙” (博济方 ) 、 “研” 、 “蜜炙” (圣济总录 ) 、 “晒干” 、 “麸炒” (三因极病症方论 )等。 元、明、清时期,在沿用前人各种炮制方法的同时,又先后发明了“煅” 、 “制” 、 “酒 炒” (景岳全书 ) 、 “煨” 、 “猪胆汁浸炙” (外科大成 )等制法,进一步丰富了鸡内金 的炮制内容8。 总之,在我国历史上鸡内金的炮制方法有近 20 种之多,但主要

8、的传统方法是烧制、炙 制、焙制和炒制。而在历代的医学方剂中,鸡内金生品入药较少,大多数都需经过炮制再 入药,这一传统一直沿用至今。 2.2 现代炮制方法、局限及改进 关于鸡内金的炮制,古籍收载的方法有很多,又因为现代研究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理化 标准及含量检测指标,所以各省对鸡内金的炮制各行其法,如湖南省中药炮制规范 、 云南省中药炮制规范 、 江西省中药炮制规范 、 中药大辞典等炮制标准均规定鸡内 金用砂炒至膨起,即砂烫法;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则规定用清炒法、 上海市中药炮制 规范规定清炒至焦黑色;中药饮片炮制达要规定用米醋作辅料清炒鸡内金(醋鸡内 金) ;宁夏中药炮制规范规定生用;中国药典 (2

9、010 年版)共收载清炒(焦鸡内金)、 砂炒、米醋作辅料清炒(醋鸡内金)3 种炮制方法9。归纳起来,我国对鸡内金的炮制规定 主要有生用、砂炒、清炒、米醋清炒等 4 种方法。 2.2.1 生用 将生鸡内金洗净杂质,洗净表面粘附的不洁物,晾干或烘干即可10。 局限:生品鸡内金为角质,质地较坚韧,生品较难粉碎,较难煎出有效成分,服用后 效果不好,鸡内金的有效利用率不高,所以临床生用较少。但是生品鸡内金消癥消石作用 较强,此种情况下可用生鸡内金。 2.2.2 清炒 当前各医院、药店出售的鸡内金大多以清炒为主,方法是取已经净制好的干燥的鸡内金置于锅中,用文火不断翻炒,当炒至鸡内金边缘卷曲、变黄、发泡鼓起

10、为止。用放大镜 观察,炒鸡内金的表面显颗粒状或微细泡状。轻折易断,断面有光泽。 局限: 此种方法炮制的饮片存在太过、不及或生熟不均等现象。因为鸡内金为卷曲片 状物,在炒制时很容易受热不均而产生上述情况。此外,鸡内金易吸潮,入锅炒制时是未 干透的也会发生上述情况。 改进:炒制之前确定药材已经干燥彻底;炒制时将药材大小分等,按大小分别炒制; 控制好炒锅温度,温度不要太高。具体操作过程见文献10。 2.2.3 砂烫 取去杂洗净河砂适量,用筛网筛去较大的颗粒和较小的细粉,留下大小适中的部分作 为砂烫鸡内金的辅料。将细砂置于锅中加热,炒制滑利容易翻动时加入大小已经分等的干 燥鸡内金,当炒制发泡卷曲变金黄

11、色时立即取出,晒去细砂即可。炮制过程及注意事项见 文献11-14。 局限:在砂烫鸡内金过程中极易出现“焦片”和“僵化” ,这是因为砂的传热不均,局 部过热或不热。同时还由于砂锅的火候不易控制,有时过热导致鸡内金边缘出现熔融现象。 鸡内金再烫制过程中,容易卷曲鼓起,细砂极易被包裹或粘连在里面,最后造成筛分困难。改进:在烫制鸡内金时首先要确定鸡内金大小分等并充分干燥,控制好火候与翻铲速 率,还要注意药材与辅料的用量比例11、14,确定出砂烫鸡内金最佳炮制工艺15。 2.2.4 醋炒 取净鸡内金,照清炒法,炒至发黄、卷曲、鼓起时,均匀喷洒醋液再略炒干,取出放 凉干燥。每 100kg 鸡内金,用醋 1

12、5kg1。 2.3 炮制工艺改进与创新 由于鸡内金传统炮制存在种种弊端与局限,所以有很多人对鸡内金的炮制方法开始进 行研究,现阶段主要从炮制辅料和炮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提升鸡内金质量,进而 发挥最大药用价值。 2.3.1 炮制辅料的改进 (1)土炒鸡内金16,17:将泥土(或灶心土)打成细粉过筛,置锅内加热至 80-100时,投入大小分开的鸡内金炒至鼓起时,取出筛去土,即得。 (2)滑石粉炒鸡内金18:炒制方法同砂炒法,先将滑石粉置于锅内,中火加热,待炒 至滑利状态时加入鸡内金并不断翻炒,将鸡内金炒至发黄变色,卷曲鼓起时取出,用筛网 筛去滑石粉即可。 (3)盐炒鸡内金19:先将适量的食盐

13、置于锅内(食盐量以炒鸡内金时能掩盖部分鸡内 金为宜)用中火加热翻炒,至盐的水分出尽,温度升高,容易翻动时,投入洁净、干燥、 整碎分开的鸡内金,不断翻动,炒至鸡内金表面由深黄色变淡黄色或焦黄色,微鼓起,发 泡,卷曲,质酥脆,具焦香气味时取出,筛去盐,冷后捣碎即得。 2.3.2 炮制方法的改进 (1)碱水洗鸡内金20,21:正常药典规定鸡内金常用水洗净,干燥,再炒制、砂烫和 醋炙,但这样在炮制时常常会产生“僵片” 、 “焦化”等现象,所以有人尝试改变净制方法。 a.将鸡内金先用 0.50.6%的 3640温碱水洗涤,再用清水洗净,干燥后进行炮制; b.在 50 60温水中, 加入适量食用碱(水与碱

14、的比例为 20:1)溶化,然后投入鸡内金快 速洗涤,捞出放入竹筛中,用清水洗净碱液,及时晒干或烘干,在进行炮制。 此种法易于除净其表面油腻污垢,炮制品鼓起率高,质地酥脆,且煎出物含量明显提 高。 (2)远红外线及微波法烤鸡内金22:将鸡内金净选,拣去杂质,置于不锈钢托盘(不用大小分档) ,均匀摊开。远红外烤箱温度调到 200,当达到温度时放入托盘,烘烤 5min。若用微波炉加工,则设置成中火,加热 70s 即可。此法鸡内金金黄蓬松,无僵片、 焦片及炭化现象,且炮制速度快,卫生方便,但此法同砂烫法相同对酶的活性影响较大23。3鸡内金质量评价 鸡内金中含有胃激素、蛋白质、少量胃蛋白酶、淀粉酶和各种

15、氨基酸,到目前为止, 其起作用的有效成分尚不完全清楚,所以对鸡内金采用的质量评价指标,各家各有不同。 3.1 可溶性蛋白 鸡内金中蛋白质是主要成分之一,刘其凤等24对鸡内金进行了提取与简单的分析,发 现其碱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约占 60%,而其中呈现氨基糖阳性反应的占 10%左右,因此初 步认为鸡内金中有效成分可能主要是糖蛋白类物质,所以在一些实验研究15中以可溶性蛋 白的含量为检测指标,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对指标性成分进行测定,以蛋白质的标准曲线计 算含量。一般情况下,生品鸡内金水煎液中蛋白含量低于其炮制品,所以可以以此对炮制 品鸡内金的质量进行评价。 3.2 酶活力测定 鸡内金主治食积不消、消化

16、不良等症,有人认为这与鸡内金中含有的酶类有关,比如 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所以在有些研究中就会以酶活力的高低作为评价鸡内金质量优劣的 检测指标,并对鸡内金中酶的活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待找到鸡内金炮制过程中保酶 活的最佳炮制工艺,如孙颖等25对鸡内金的淀粉酶进行理化性质研究;陆维承26、李传俊27、吕武清28等人对不同鸡内金炮制品的酶活力进行测定比较,用来确定鸡内金的最佳炮制辅料及炮制方法。 3.3 氨基酸种类及含量 鸡内金富含多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最高,酪氨酸和缬氨酸也很高,同 时,各种氨基酸的总含量也很高达到 50%以上29,30,并且炮制品中氨基酸总量与生品比较, 略有变化。所以,也有人认为在鸡内金的功能主治方面氨基酸也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氨 基酸也同样作为鸡内金质量评价检测指标之一。通过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