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915电子技术与控制工程(专)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171707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科目915电子技术与控制工程(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考试科目915电子技术与控制工程(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试科目915电子技术与控制工程(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科目915电子技术与控制工程(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科目:915 电子技术与控制工程(专)A. 电子技术部分一、复习要求:要求考生熟悉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基本功能,掌握模拟电子电路与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能够解决基本的应用分析设计需求。二、主要复习内容:1、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器件的基本特性;重点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基本电路的设计、计算方法;了解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正确判断四种反馈类型,重点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压放大倍数的近似计算;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放大电路的基本应用方法。3、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计算不同输入、输出方式情况下静态、动态性

2、能指标;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例、求和、积分、微分计算及其应用。4、了解功率放大器的一般问题及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掌握输出功率,效率等技术指标的计算;了解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的构成;掌握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应用。5、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应用此振荡条件分析 RC、LC 正弦波振荡电路;理解比较器的工作原理。6、了解数字逻辑基础的基本概念,理解数制、码制、逻辑函数的各种不同表示方法;掌握各种基本逻辑门电路的性能及其应用。7、理解组合逻辑电路分析、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功能器件的应用。8、掌握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特性方程、状态图、波形图等描述方法;

3、掌握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常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应用。9、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结构和编程原理。B. 控制工程部分一、复习要求:要求考生熟悉机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机电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机电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基本概念,掌握建立机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掌握机电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频域分析方法、稳定性判断方法以及模拟机电控制系统的分析及设计综合方法。二、主要复习内容:1、 绪论(1)了解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2)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2、 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1)

4、掌握建立机电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熟悉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方法。(2)熟悉复变函数和拉普拉斯变换的概念,掌握典型时间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及反变换方法。(3)熟悉传递函数及其特点,掌握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其工程应用。(4)熟悉方框图及其结构要素,掌握闭环传递函数和开环传递函数,能够对系统方框图进行等效变换和简化。(5)熟悉控制系统信号流图,了解使用梅逊公式求解传递函数的方法。3、 瞬态响应及误差分析(1) 熟悉时间响应的概念,掌握各种典型输入信号及其特征。(2) 熟悉一阶系统及其数学模型,掌握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单位脉冲响应、单位斜坡响应及三种响应之间的关系。(3) 熟悉二阶系统及其数学模型,

5、掌握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单位脉冲响应及其在各种条件下的特征。(4) 掌握瞬态响应的各种性能指标,并能够据此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5) 熟悉偏差、系统误差和稳态误差的概念,能够根据开环传递函数区分系统的类型,掌握各种输入条件下的静态误差系数与稳态误差计算方法。4、 频率特性分析(1) 熟悉频率响应和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掌握频率特性的求取方法。(2) 熟悉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奈奎斯特图)和对数坐标图(伯德图),掌握各种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图示特征。(3) 利用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即开环 Nyquist 图和开环 Bode 图,研究相应的控制系统性能。(4) 熟悉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和特点。(5

6、) 掌握闭环频率特性及相应的频域性能指标。(6) 掌握频率实验法估计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5、 系统的稳定性(1) 熟悉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2) 掌握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的应用步骤,能够进行系统稳定性判别。(3) 掌握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的理论和应用步骤,能够进行系统稳定性判别。(4) 熟悉相对稳定性和稳定性裕量的概念,能够通过计算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幅值裕量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6、 系统的综合与校正(1) 从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理解系统校正的实质。(2) 掌握串联校正方法中的相位超前校正、相位滞后校正、相位滞后超前校正环节及其在改善系统性能方面的作用。了解 PD 校正器、PI 校正器、PID 校正器及运算放大器的传递函数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