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_兴剩_之殇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170066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产业_兴剩_之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光伏产业_兴剩_之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光伏产业_兴剩_之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光伏产业_兴剩_之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光伏产业_兴剩_之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伏产业_兴剩_之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产业_兴剩_之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伏产业光伏产业_ _兴剩兴剩_ _之殇之殇光伏产业_兴剩_之殇.txt 始终相信,这世间,相爱的原因有很多,但分开的理由只有一个-爱的还不够。人生有四个存折:健康情感 事业和金钱。如果健康消失了,其他的存折都会过期。中国电力报/2009 年/11 月/4 日/第 004 版新闻调查光伏产业“兴剩”之殇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本报记者苏伟调查动机在中国当代产业发展史上,恐怕再也没有一种产业像多晶硅这样遭受“少白头”的命运! 仅仅在 2005 年年底,太阳能多晶硅项目才正式获得独立“身份” ,出现在国家产业目录中。然而时间过去还不到四年,今年 8 月 26 日,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

2、常务会议上,却在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多晶硅等新兴产业被点名出现重复建设倾向。一个新兴产业的确立还不到四年便被亮“黄牌” ,其间,这个产业经过怎样的爆发式增长?中间又有什么问题让人们“欲说还休”?产能过剩“井喷”来得太快?长期以来,多晶硅作为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仅仅在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上得到应用,除了这个领域外,几乎被人们遗忘。就在太阳能多晶硅项目获得独立“身份”的同时, 2005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法获得通过,可再生能源法的通过表明了我国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的选择和决心。而此时,国际光伏发电市场开始勃兴,大大刺激了多晶硅的市场需求。对于众多多晶硅生

3、产厂家而言,当他们向记者谈论起那段让他们赚得盆满钵盈的岁月时,言语中充满了怀念。在 2005 年或之前,国际上多晶硅的现货价格每千克才 35 美元,可是到了 2008年,多晶硅现货价格一路攀升至 480 美元千克。在多晶硅的产量不足、市场需求旺盛的形势下,多晶硅市场价格出现“井喷” 。“井喷”刚至,国际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彻底动摇了多晶硅的价格基石。据新能源财经硅料和硅片价格指数,2009 年多晶硅远期合同加权平均价格比 2008 年下跌 30%至 107 美元千克,现货价格则在 2009 年 4 月跌至 80 美元千克。对于那些受暴利驱动、较晚涉足光伏行业的企业而言,他们的艰难岁月才刚刚开始。

4、由于价格暴跌,一些公司正在建设中的多晶硅项目放缓了施工进度,有的甚至停工,一些规划中还未开工的项目则被取消。已建成的项目中,2008 年三季度后投产的项目,其投资收益率远低于预期,一些专家断言:那些技术不过关、规模不够大的项目将面临血本无归的窘境。江苏是我国多晶硅生产的大省,太阳能光伏企业呈现集群发展态势,涌现出近 300 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了 158 万千瓦,占到全国总量的 70%,占到世界总量的 15%。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魏启东向记者介绍,国内的多晶硅成本普遍在 50 美元千克 70 美元千克之间,个别没有闭环式生产的公司,成本高达 100 美元千克。 “原本业界预期多晶硅行

5、业洗牌会于 2010年出现,但实际上,这一刻已提前到来了。 ”业内人士这样感叹。记者电话采访了多家太阳能主流企业,这些企业对光伏产能过剩的看法大多表示认同。但在地方政府层面,很多官员还在催促那些已立项的企业“大干快上” 。中投证券统计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苏、云南等 20 多个省有近 50 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 17 万吨,总投资超过 1000 亿元。倘若这些产能全部实现,相当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以上。第 1 页共 5 页“事实上,目前的多晶硅产能都可以满足 2020 年国内光伏市场的需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光伏企业高管称,2008 年

6、国内光伏产品的 90%以上供应了国际市场,2009 年这个比例或许会下降,但有限增加的国内市场并不能成为光伏企业的救星。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国际光伏巨头也在大肆扩产。目前国际七大厂均有扩产规划。继 2008年 12 月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厂家美国 Hemlock 公司将多晶硅产能由 1.9 万吨年提升为 2.9 万吨年之后,今年 3 月,瓦克公司表示 2010 年将在目前基础上扩充 1.3 万吨年的产能。“两头在外”为人作嫁几时休?专家介绍,到 2008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太阳能光伏电池第一生产大国。尽管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朱俊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7、,由于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滞后,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局面已严重制约了光伏产业的发展。而一些有识之士则对光伏产业为人作嫁的情况深感担忧。全国人大代表王晶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十次会议分组审议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的发言中透露出这样一个消息:福建闽江上的很多沙子就是多晶硅的原材料,现在我们的沙子非常廉价地出口到日本,日本研制成硅材料后再卖到国内,价格非常高,大钱被别人赚走了,主要原因是我们不掌握核心技术。目前,制约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的瓶颈正在这里,中国的企业大都被局限在仿制和技术的小改小革上,且大多只能生产出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无法掌握更高水平的电子器件级多晶硅制造技术。另外,我国企业广泛采取西门

8、子法生产多晶硅,这种技术能耗高、成本高、转化率低。兴业证券电力行业分析师王雪峰告诉记者,一条 1000 吨的多晶硅生产线需要 12亿14 亿元的投资,需要 2 年的时间才能建成投产,而与国际多晶硅厂家相比,即使我国近几年技术有一定的改进,但是无论从成本还是产品质量,都无竞争力可言。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来临又给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中国光伏产业带来另一股寒流。在金融危机之下,国内众多的多晶硅厂家纷纷打出了降价牌,以增加自己的销路,其价格比国际市场的价格还要低两成左右。在采访中,一些产业界人士对光伏产业“两头在外”并不避讳,他们告诉记者: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一直受到“两头在外”的双重制约,九成以上原材料

9、依赖进口,九成以上产品用于出口。他们对产能过剩的原因也很了解:2005 年2008 年的近 3 年时间内,多晶硅的市场价格飞涨,涨幅最高达 16 倍,我国企业掀起了一股多晶硅投资的狂潮。一些企业看到有利可图,部分地方政府也为体现 GDP 政绩,争先恐后,一哄而上,才形成了今天的过剩。在多晶硅的国际市场供不应求的时代,这个大量消耗我国的能源、污染我国的环境却为发达国家生产清洁能源载体的产业受到很多地方政府的追捧。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因金融危机,欧洲各国在太阳能领域的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引起全球光伏市场急剧萎缩,多晶硅价格也迅速下滑,我国光伏企业从欧洲接到的订单锐减。国内很多光伏产业项目在建的停了下

10、来,建成的达不到产能,企业欠银行的贷款,员工需要安置,于是借国家要扩大内需、保就业为名,不少企业向国家要补贴。这种情况逐渐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直至今年被出示“黄牌” 。“实际上,根据国内的多晶硅成本计算,目前的价格并不会让生产厂家过多地亏损,但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环境污染。 ”有关人士向记者解释道,在利润暴涨的时候,很多多晶硅企业能够掏出一大笔钱来改善生产设备和附属污染物的处理设备以减少多晶硅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但现在企业赢利都已困难,对于环保方面的投入消减必将首当其冲。“中国正在以牺牲国内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为人作嫁,在这场新能源的战役之中,国内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太阳能这种新能源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11、。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石定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瓶颈清洁背后几多污染? 2008 年,我国有关部门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062007) 宣称:“只有太阳能是唯一能够保证人类能源需求的能量来源,太阳能是替代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未第 2 页共 5 页来能源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现在,就是这种“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也受到很多诟病。原因是这种发电技术需求的载体太阳能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的高载能和高污染。在 8 月 25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十次会议分组审议可再生能

12、源法修正案草案发言中,全国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索丽生曾说:“根据很多专家的估算,太阳能电池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耗去的能量至少要占以后发电电量的一半以上。如果光伏电池按 20 年寿命计算,至少前 10 年以上是在弥补以前耗去的能量,后几年才能赢利。 ”索丽生委员的说法在有些专家听来可能有些夸张。记者手头一份英利绿色能源公司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博士的光伏发电产业的进展与突破讲稿则详细统计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情况:综合统计英利 2008 年下半年生产能耗,整个产业链的生产环节综合耗电约为 0.45 千瓦时瓦,硅料生产环节按国内平均工艺水平计算每千克耗电 160 千瓦时,太阳能组件每瓦耗硅按 6.5 克计算

13、,折合硅料环节耗能 1 千瓦时瓦,这样,从硅料到组件能耗为 1.45 千瓦时瓦;按照我国三类地区标准日照条件 1440小时年计算, 1 瓦太阳能组件年发电量为 1.2 千瓦时,需要 1.2 年才可收回生产所耗能源。虽然索丽生委员的说法和宋登元博士的算法两者差别很大,但即便按宋登元博士的算法,其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也是惊人的。然而,这还只是问题的一半,问题的另一半则更令人痛心:高污染。据专家介绍:生产多晶硅是一个提纯过程,金属硅转化成三氯氢硅,再用氢气进行一次性还原,这个过程中约有 25%的三氯氢硅转化为多晶硅,其余大量进入尾气,同时形成副产品四氯化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回收工艺不成熟,三氯氢硅、四

14、氯化硅、氯化氢、氯气等有害物质极有可能外溢,存在重大的安全和污染隐患。四氯化硅是多晶硅生产中最大的副产品,未经处理回收的四氯化硅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有毒有害液体,生产 1000 吨多晶硅就产生 8000 吨四氯化硅。预计到 2010 年,我国多晶硅实际产量可达到 2 万吨,四氯化硅的产生量将超过 16 万吨。四氯化硅一遇潮湿空气即分解成硅酸和剧毒气体氯化氢,对人体眼睛、皮肤、呼吸道有强刺激性;氯气的外溢则可使人出现咳嗽、头晕、胸闷等症状,并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和绝收。对四氯化硅的无害化处理成为制约多晶硅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据了解,由于多晶硅核心技术三氯氢硅还原法垄断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少数

15、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很难获得关键技术。尽管近年来四氯化硅回收技术在国内逐渐成熟,但世界公认的多晶硅最小经济规模为年产量 10001500 吨,最佳经济规模为年产量 2500 吨,与我国现阶段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规模还有较大差距,一些企业不惜牺牲环境换取利润。在暴利的驱使下,一些地方官员则表示“宁愿毒死也不愿饿死” ,光伏产业仍然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水平。前景预测敢问路在何方?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2008 年,我国多晶硅产能 2 万吨,产量 4000 吨左右,在建产能约 8 万吨,产能已明显过剩。9 月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带队的国家产业调整调研组,来到江苏徐州市对光伏产业进行了

16、考察调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调查通知,各地需要尽快将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以及电耗数字、污染和技术指标,人员情况等一并上报。上述调查通知也指出,实施这项调查的目的是, “切实了解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深入研究促进太阳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措施,维护产业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位地方发展改革委高新技术处处长告诉记者,本次调查应该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光伏产业摸底后新的动作,目的是具体了解全国到底有多大的产能,过剩到何种程度。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0 个部门在 9 月底下发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下一步将严格控制于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的多晶硅项目,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此外,有关光伏产业的第 3 页共 5 页能耗、规模等标准也将出台。有趣的是,在一些提出打造千亿光伏产业目标的城市,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在谈及光伏产业时表示,光伏产能并不过剩。情况到底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