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插翅添翼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165703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班通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插翅添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班通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插翅添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班通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插翅添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班通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插翅添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班通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插翅添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班通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插翅添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班通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插翅添翼班班通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插翅添翼 摘要摘要:科技在不断地发展中,教学中的教学手段也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推进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而努力。现代教育技术“班班通”应用在基础教育教学中, 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充分发挥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关键词关键词:班班通 多媒体教学 数学课堂 应用小学生限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认知还处于初步发展水平,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以直观和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教学形式。而班

2、班通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注意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班班通教学的实践操作和应用中,充分认识到了它在教学中发挥的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过学习和总结,有一点收获,在此跟大家交流,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正和帮助。 一、班班通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力量。多媒体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懂、静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认识其“催化”作用

3、,赋予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学之不如知之则也,知之者不如好知者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就为学习开了一个好头。例如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我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制作了精美的,趣味盎然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先让学生欣赏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现代建筑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北京的变化和美丽,接着让学生欣赏了不同地方的夜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焕然一新的王府井,古老的故宫,错落有致的立交桥,灯光闪烁的长安街,一幅幅活动的画面吧学生带进了美妙绝伦的意境中,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对北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

4、生学习课文的有力的心理因素被激活了,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转向于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在教学三个儿子一课时,尽管文中对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都作了生动的描绘,但只靠老师的语言进行说教,有的学生还是难以感知的。那么学生就会感到乏味,不愿意学,这样便无法理解第三个儿子的孝顺。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把三个孩子的动作、语言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此时,同学们会感到有趣,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积分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班班通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的优越性。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

5、所使用的课件一般都是图文并茂的,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五彩缤纷”的意思,我在教学这段时,让学生观看秋天里金黄的稻子,红红的高粱,黄黄的树叶,以及花坛里竞相开放的各种颜色的菊花,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词,而且还找了几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还会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古时望庐山瀑布的教学时,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比较抽象,光凭老师的讲解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还是有困难的,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将瀑布从高山上飞泻而下的景象做成动画,让学生观看,不用老师讲解,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三、班班通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

6、维发展。 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熟悉为基础,没有外界每天的刺激、启迪,他们在思考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的现象。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合理处理感性材料,优化感知刺激,有利于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系统,为其形象思维奠定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接触的虽然是非常形象的语言描绘,但任不是形象的本身。我们运用声行兼备的课件,传授知识,不仅使学生接触抽象的而语言符号,而且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形象的世界,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全面深刻。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在第二段问到“乌鸦是怎么喝到水

7、的?”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瓶子和小石子自己动手操作这一过程,学生一边动手做,一边说过程。学生亲自动手做了,就能把乌鸦喝水的过程说的有条有理。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还应把握重点词语的教学。而这个过程中“渐渐”要求学生能换词理解。于是,在学生有了大体印象之后,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瓶中之水随着石子的递增而慢慢升高的过程。这时,学生边很自然地说出了“慢慢,缓慢”等词语,水到渠成,。这也就是用实际操作帮助了思维,用情景促进了思维,是一个本身看不到、摸不到、听不到的童话故事从无到有,即使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内容,理解了重点词语,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而思维向精密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媒体,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已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