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128944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概念知识1、 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2、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3、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4、 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5、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6、 余角:两个角的和为 90 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7、 补角:两个角的和为 180 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8、 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 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就是对顶角。9、 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10、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

2、角,就是内错角。11、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 是同旁内角。1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 0 的数开始,到精确的那位止, 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13、概率: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14、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 角形。1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 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16、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 个三角形的中线。17、三角形的高线:从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

3、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18、全等图形: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19、变量:变化的数量,就叫变量。20、自变量:在变化的量中主动发生变化的,变叫自变量。21、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被动发生变化的量,叫因变量。2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 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23、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对折的直线叫做对称轴。24、垂直平分线: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垂直于这条线段并且平 分它,这样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七年级数学下 期 二、 计算能力 (A)

4、 整式的计算。1、 整式的加减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 幂运算(七个公式)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 乘。 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数乘方的积。 同指数幂相乘:指数不变,底数 相乘。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零指数:任何非零数的 0 次方等 于 1。 负指数:任何非零数的负指数等于它的正指数的倒数。 3、 乘法公式 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平方差;两数和乘两数差。 完全平方公式:首平方,尾平方;首尾 2 倍在中央。 附:三数和的完全平方: 立方和: 立方差: 4、 整式的乘法 单项式乘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的字母相乘,不同的字母照写。 单项式乘多项

5、式: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结果相加。 多项式乘多项式:用第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去乘第二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 把结果相加。(握手原则) 5、 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系数除以系数,相同的字母相除,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 字母照写。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用多项式的每一项去除以单项式,再把结果相加。 (B) 角度的计算。 1、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定理、外角定理来计算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 180 度。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 利用平行线的关系角来计算。 3、 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来计算 (C) 面积的计算 1、 长方形的面积=长高 或四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四个小三角

6、形的面 积相等) 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或对角线相乘的一半。或四个全等小等腰直角 三角形的面积和 3、 三角形面积=底高2 4、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两直角边的积的一半 或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积的一半 (D) 三角形线段的计算 用特殊位置(中线、中点、中垂线)来计算 用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来计算 用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E) 概率的计算 1、 一般算法: 2、 面积算法: 三、 图形与操作 1、 作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中线。(基本作图,见书本 143146 页) 2、 作轴对称图形。(找出关键点,用中垂线的方法来找对应点。) 3、 作三角形。 基本作图:告诉三边告诉两边夹角告

7、诉两角夹边(见书本 169171 页) 综合作图:告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告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线告 诉两边及夹角的角平分线 方法:2 倍长关系线,构造全等三角形。4、 生活中的最短路程作图。 (1) 在第三条直线上作到两点距离相等的点。(公路上建牛奶站,到两家人距 离相等。作中垂线与公路相交。) (2) 在第三条直线上作到两点距离之和最短的点。(公路上建牛奶站,到两 家人距离和最短。作一家关于公路对称的对应点,对应点与另一家的连线与公 路的交点。) 5、 平行的说明(证明) 以“三线八角”为基础 判定:同位角相等 性质: 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内错 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8、 同旁 内角互补 6、 全等的说明(证明) 判定: 三边对应相等 (SSS) 性 质:两边夹一角对应相等 (SAS) 对应边相等两角夹一边对应相等 (ASA) 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AAS) 对应角相等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 (HL) 四、 数据与统计1、 科学记数法:数 0 法,左边有 0,负指数;右边有 0 正指数。左边几个 0,指数就是负几;右边几个 0,指数先写成正几,然后指把 a 写成 010 之间 的数,再修改指数。 1 毫米= 103 米 1 微米=10 6 米 1 纳米=10 9 米 1 平方毫米=10 6 平方米 1 立方微米=10 18 立方米

9、 2、 变量的三种表示方法: 表格法:自变量在上,因变量在下 关系式法:自变量在前,因变量在后 图像法:自变量是横轴,因变量是纵轴。 3、图像的认识:主要分析变量是增还是减。 五、 数学应用 1、 光线的反射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的余角也相等。如图:1 和2 是入射角和反射角,所以1=23 和4 是1 和2 的余角,3=4 2、 用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 构造全等三角形,把不能直接测量的线段,变来可以测量!如测湖泊、高山、 瓶子内部等。 3、 镜子的秘密: (1) 镜子中的像和镜子外的事物成轴对称,对称轴是镜面,有时是竖直的, 有时是水平的。 (2) 镜子里的时间+实际时间=12 时

10、六、 典型题集 1、 几个非负数的和为 0,这几个数都是 0。已知:a2+b2- 2a+6b+10=0,a2008+1/b=? 2、 换底:(x-y)2n (y-x)n (y-x)? 已知 3x4y50,则 8x16y=? 3、 换指数:比较 266 和 355 的大小。 0.125200682007 4、 完全平方的灵活运用:(1)求完全平方式中的一项或几项。已知: a+b=12,ab=30,可以求(2) 隐藏一个条件:已知,求 (3)两个条件都隐藏。已知:x2-5x+1=0 求(4)求其他高次方的和。 5、 平方差的运用。计算:(a-b+c)(a+b-c) 6、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 a

11、和 b,求第三边上的中线长。已知三角两边分别 是 4 和 10,求第三条边上中线的范围。A4 ? 10 先求出 BC 的范围: 614 之间。然后 BD 为 37 之间。(左边三角形 ABD 中 AD 的范围为 111 之间)B D C 再分析 DC 也为 37 之间。(右边三角形 ACD 中 AD 的范围为 717 之间)综合两边 AD 应为 711 之间。 7、 电话费的几种算法。(变量与关系式) 某电话有两种计算方法:(1)座机费每月 25 元,话费每分钟 0.1 元。(B) 不交座机费。话费每分钟 0.2 元。 A、写出两种付费方法的总费用 y(元)与时间 x(分)的关系式。B、小明家

12、 本月要打 300 分钟电话,选哪种方式好,说明理由。C、打多少分钟时两种付 费方式的钱一样多。 8、 近似数的精确范围。求近似数 2.46 的精确范围 在精确度下正负 0.5 左 边大于或等于,右边是小于。9、 探索规律:(1)摆图形注意分好类!把具有相同特点的部分分为一 类来计算。如粘纸张中的首尾为一类,中间为一类,粘合部分为一类。 (2)粘纸张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主要性质: (1) 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 边。 (2)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的它不相 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

13、4)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有一个角和夹 这个角的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有两个 角和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 “AAS”) (5)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 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第二章:图形和变换 主要性质 (1) 对称轴垂直 平分连结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 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并且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平

14、行 而且相等。 (3) 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并且对应点到旋转中心 的距离都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都等于旋转的角度。 (4) 相似变换不改变图形中每一个角的大小;图形中的每条线段都扩大(或缩小) 相同的倍数。 第三章:事件的可能性 (1)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做 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的事件称为不确定事件(或随机事件) (2)在数学 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也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1或 100,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0,若用 P 表示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 则 0P1 第四章: 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 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 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 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时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解,叫做二元一 次方程组的解。 基本思路 二元一次方程 消元 一元一次方程 应用方程组解决 实际问题的步骤 理解问题(审题,搞清已知和未知,分析数量关系) 制订计 划(考虑如何根据等量关系设元,列出方程组) 执行计划(列出方程组并求解, 得出答案) 回顾(检查和反思解题过秤,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