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等)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1110473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等)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等)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等)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等)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等)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等)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等)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2 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命题学校:大冶一中 命题教师:彭水浪 审题教师:邹正明考试时间:2012 年 11 月 19 日下午 2:305:00 试卷满分:150 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 A 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

2、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契约 书箧 挈带 锲而不舍B杯杓 船艄 树梢 稍纵即逝C沉湎 缅怀 腼腆 渑池之会D激亢 伉俪 抗争 沆瀣一气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北京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在全球金融危机压力中力求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而言,可谓是一条“罗布荆棘的阳关大道”。B在有 2000 多年历史的中国封建时代,皇室总是极尽所能将世间的珍宝据为己有,各地官吏更是汇集民间

3、能工巧匠打造人间珍奇,目的只为搏取君王一笑。C安徽安庆市的韩老先生因病住进了医院,住了三天共花了 3000 多元。令他和家人吃惊的是,结帐时发现帐单上竟有 300 元的“聊天费”。D天一阁藏书之丰富斐声学术界,阁中明代的典籍较多,并汇集了许多有价值的碑帖,其中著名的是北宋的拓本。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 ,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 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 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2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

4、译音是“斯包弟” 。我们 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A清清爽爽 合 训练 简化 B干干净净 合 调教 舍弃 C清清爽爽 并 调教 舍弃 D干干净净 并 训练 简化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A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的时候,鲁迅的名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让人无疑产生许多感慨。B2012 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其设计充满了想象力。C长篇小说蛙曾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其作者是中国文坛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创作过红高粱等佳作的著名作家莫言之手。D史诗战争巨片金陵十三钗 ,不同于之前反

5、映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单色调,以崭新的视觉、斑斓的色彩征服了不少颇为挑剔的观众的口味。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骚体”也叫“楚辞体”,是以屈原的离骚等作品为代表的一种诗体。这类作品篇幅较长,形式自由,多用语助词“兮”字。内容上多揭露楚国黑暗腐朽的现实,可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B有一天,林黛玉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黛玉受到严重挫伤,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膝,眼睛含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葬花吟。C.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 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

6、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阿 Q 正传。其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D娜塔莎节选自 19 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除此,他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复活。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走向生态城市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生态城市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

7、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 城市生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出现生态城市。简单地说生态城市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3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 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实质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这是生态城市价值取向所在,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达到

8、一定水平才能实现。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采用有利于保护自然价值, 又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的生态技术,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太阳能、水电、风能等绿色能源将成为主要能源形式。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将“生态化” 。从城市规划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和谐性。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

9、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城市“高能耗” 、 “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 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 ,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现代城市与生态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不能因此而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尽善尽美、不可实现的理想乌托邦。现

10、代城市到生态城市可能是个很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面向新世纪,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创造性的规划设计需要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开展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前沿课题。因为传统的城市规划价值观是“反自然”的,与生态城市价值观是相悖的,有必要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对当前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根本性变革,系统地研究生态城市理论、原理及其规划设计方法、手段、技术等一系列问题。6下列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生态城市”要求人们在城市建设中,要融合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

11、加全面的方向发展。B “生态城市”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与传统城市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和谐性、高效性和持续性。C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条件之一,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D “生态城市”不仅能使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可以实现人自然的和谐。B只有等生态城市建成之后,才能使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达到一定水平。4C作为生态城市价值取向所在的人自然地和谐的实现,标志生态城市的建成。D人自然的和谐的实现,靠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

12、意识必须达到一定水平。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生态城市中,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B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更重视采用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的生态技术,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C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将“生态化”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生态城市特别注重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要求生态建筑和城市景观建成之后必须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912 题。 诗集传序(节选)【宋】朱熹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行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世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守,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寖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不足以

14、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曰:“然则国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

15、者往往圣人之徒,故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犹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5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辑诗传,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书。9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则亦刊而去之 刊:删改B则天子巡守 巡:巡视C以行黜陟之典 陟:罢免D乐而不过于淫 淫:放纵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而其言皆足以为教 吾其还也B亦必陈而观之填然鼓之C其不同若是,何也大王来何操D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相如因持璧却立11.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诗歌的产生源于言语不足,感触纯正时,时而劝勉,时而惩戒,就能充分发挥教化作用。B孔子将收录着诗歌的书籍拿出来进行探讨,虽一时无法实现政治主张,但影响千秋万代。C国风大多是出自民间的歌谣,即所谓男女之间的对唱,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的作品。D这篇序文,根据义理之学,结合历史事实,强调诗的教化作用,熔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