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天性,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109559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尊重天性,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尊重天性,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尊重天性,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尊重天性,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尊重天性,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尊重天性,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尊重天性,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尊重天性尊重天性, ,发展自然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尊重天性,发展自然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作 者:教育学院柴世聪摘 要:法国启蒙运动之际,著名的启蒙学者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尔中详尽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在书中他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自然,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的天性,号召“回归自然” ,尽管友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卢梭 爱弥尔 儿童 自然天性 教育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oau,17121778)处于近代社会转折点上,是法国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一生动荡不安,颠沛流离,没有受

2、过系统的学校教育,通过长期勤奋的自学获得了渊博的学识,写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如民约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这些作品对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诸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和改革,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在其诸多论著中,尤以构思二十年、撰写三十年,融哲学、教育和文学于一体,提出自然教育理论,塑未来社会新人的爱弥尔振聋发聩。这是极富内在意蕴,具有历史和现实价值、颤栗中世纪社会的一本书。1一、 “回归自然”之思想卢梭崇尚“归于自然”的思想,其理论依据源于他的天性哲学。它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这在开篇第一句就有所反映:“凡是出于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 ”2他在爱弥尔中系统阐述了

3、性善问题,认为教育应顺任天性的发展,而且惟有顺应天性发展才是上上之策。因为“人一插手就变坏了” 。3由于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行为被牢牢地禁锢在封建礼教之下,人们无丝毫的自由可言。在他看来人类脱离自然状态以后,便进入了丧失人的自然本性的充满关系、猜疑、倾轧、冲突、贪婪、野蛮的社会状态。所以,他在爱弥尔的早期教育上,提倡去乡村,去那种安宁、祥和的地方。在他看来,自然的秩序去不和谐美妙,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人根本没有“你我”之分;他们有欲望,但只限于欲求力所能及的东西,从无非份之念;他们有强烈的自我保存的本能,但从不因此而损害他人的自我保存。他们的理智是健全的,情感是平静的。他们强烈的自爱倾向转化成怜悯同情

4、之心,这时,人与人之间没有敌视、仇恨、互争、嫉妒的存在,当然也就没有相斗乃至战争。对于他的这一思想,不得不让我联想到我国的哲人庄子,可以说两者有惊人的相似,都憧憬原始大自然,渴望人性自由,抨击社会文明等方面。但是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两者还是有不同之处的。庄子要求遵循“道” ,追求一种理想人格,他认为人应该按自然本性生活“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觉,命曰天放”4。这种自然开放的人性观使庄周把目标放在活身充身和养身,而为国家、做帝王等身处之事,只是“绪余”“土苴”即可,不必占据人的主要追求。而卢梭的归于自然,是指解脱人为的东西,用自然的事物和法则做材料,恢复其人

5、的自然本性。因此他希望改变社会制度,通过法制民主约束各种欲望,从而建立一定适合于人的天性活动的理想社会。另外,庄子的回归自然人是作为一种消极的主体存在的,人像自然屈服。他认为人的自由过程就是放弃自我的过程。人与天合为一体,客观必然性也就成了人的意志,人便超越了一切而达到了绝对自由。这实际上是自欺欺人,自由首先是主体之于客体的关系,是主体对客观规律的掌握运用,如果主体已经融合于主体而不存在了,那还有什么自由而言,因此庄子的绝对自由最终只会变为安时随俗的游世主义。而卢梭认为,虽然自然支配着一切动物,人也一样,担任友服从和反抗的自由,人会做出自己的主观抉择。正如“一只鸽子会饿死在满盛美味的肉食的大盆

6、旁边,一只猫会饿死在水果或谷物堆上”5。因为动物只愿吃自然给它们安排的食物,而不会尝试一下同样可以维生的肉食及水果,这也是动物落后于人的地方。正因为人这种较之于万物的优越性,卢梭将人看作是地球的主宰。由此可见,卢梭的“回归自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积极的向上的,是有进步意义的。二、卢梭之自然人卢梭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它必须把自然、人为和事物这三种教育协调配合,正如书中所说“这种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人的器官和能力的自由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一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6用通俗的语言讲即我们的身体器官和机能的内在发展不是

7、由人所决定的,事物教育即具体的环境、周围的事物对受教育的影响是部分为我们所决定的,而人为教育即人对人施加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方式是完全由人所控制的,所以必须使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适应于自然教育,应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它这个人的天性,而不是适应它本身以外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目标-自然人。在卢梭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这三种教育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愿;如果在同一学生身上,这三种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良好教育的。首先自然人是以天性为师,而不是以人为师,从而与“人所形成的人”是有区别

8、的。自然人作为社会的新人,是大自然培养出来的,但这是不是说,自然人就是要倒退到原始状态的退化之人呢?不是的。卢梭的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他不被欲念、偏见、权利所指引,而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想,用理智去判断,不为其他因素所控制。爱弥尔不是一个奔波荒野的野蛮人,他是城市中居住的野蛮人,他懂得怎样在城市中满足他的需要,怎样利用他的居民,怎样何他们一起生活。这也是这种教育方法的实质。其次,不为金钱而工作的崇高的教师是进行社会教育培养的主体。卢梭认为,我们生来就受母亲、父亲、保姆、仆人或家庭教师的熏陶何教育,而教师的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具备优秀品质,不为金钱而工作,不为权利所诱,不为威慑所

9、震。由于教师接触时间比较多,因此容易成为学习和摹仿的对象。所以,值得注意的是接触学生的人,即使是仆人也应当受良好的培养。总之,我们培养的自然人只是一般的平常人,身心健康、发达、全面的人。卢梭指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早熟的果实,长得既不丰富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要按照儿童得天性、身心特点去施教,培养出有见识、有性格,身体和头脑健康,道德完善,有良好修养,具有新价值新信念的人。我们可以想象,爱弥尔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自然人,他会漫步于乡间小道,流连于湖光山色,吸吮天地之英华,朝气蓬勃,质朴清新,健达敏捷。三、启示现如今教育改革千头万

10、绪,诸如物质方面的改善,制度方面的变革,思想理论方面的革新等等,虽然其中有些问题看起来已经解决,而实质上没有做更为深入的探访和宣传。例如儿童观问题看似解决但却并未充分研究其基本理论问题,科学的儿童观还没有成为教育观念更新的重要内容。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宠物和玩物。他首先是一个“人” ,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作为父母在一定程度上要尊重儿童,按儿童的意愿去做。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他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尊重童权,让儿童的天性真正释放,根据儿童身心成长的自然节律来因材施教,

11、而不要强迫儿童。这里,除了家长,老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优秀的,特别不能对一些差生抱有任何偏见,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身心发展健康,道德品质优良,多方面发展的人。其次,要把儿童看成“儿童” 。毕竟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想法和感情,我们有时不能很好的揣摩他们的心理,也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因此,当我们把自己认为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在他们的头脑中可能灌入的是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而非真理。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成人、家长、老师的正面引导不能教育孩子时,我们可以对其采取“自然后果法” ,这也是卢梭的一个思想。另外,教育的价值建立在个人本位之上,只能导致个

12、人私欲的膨胀和对社会对他人的漠不关心,这样的理论和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最终不能取得成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因此,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然要与他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所以,即便是“自然人”也必然要承担一个国家“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否则,“自然人”的平等而自由的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7因此可见,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如今的教育是有很大的启示的。

13、综上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不仅对当时有尖锐批判的作用,呼唤了一个教育的新时代,就是对后世的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虽然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小资产阶级性和社会局限性,但是其教育理论还是有实践价值的。他对儿童的认识也是值得我们参考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加关注儿童的天性,尊重他们,让他们更加自由快乐的发展。参考文献:(1)滕大春著卢梭教育思想述评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年版(2) (3) (6)法卢梭著 李平沤译 爱弥儿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 1983 年版(5)赵稀方中西“回归自然”的不同道路-庄子与卢梭“回归自然”思想辨析 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4 年第一期 p134-139(7)李双 卢梭与当代自然主义教育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