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裂解法抽提质粒dna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109303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dna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dna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dna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dna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dna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dn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碱裂解法抽提质粒dna(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碱裂解法抽提质粒碱裂解法抽提质粒 DNADNA实验一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 DNA实验原理质粒是存在于染色体外的小型双链环状 DNA,大小在 1-200kb之间,能在宿主菌中自主复制。宿主细胞中质粒的拷贝数各有不同,一种是低拷贝数的,每个细胞仅含有一个或几个质粒分子,称为“严紧型”复制的质粒,另一类高拷贝的质粒,拷贝数可达到 20 个以上,这种类型称为“松弛型”复制的质粒。质粒能编码一些遗传性状,如抗药性(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等抗性) ,利用这些抗性可以对宿主菌或重组菌进行筛选。质粒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复制子(ori):一段具有特殊结构的 DNA 序列;(2)有一个或多个便于检测的

2、遗传表型,如抗药性、显色表型反应等;(3)有一个或几个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便于外源基因片段的插入;(4)适当的拷贝数。制备质粒载体是分子生物学的常规技术。碱裂解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备质粒 DNA 的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当菌体在 NaOH 和 SDS 溶液中裂解时,蛋白质与 DNA 发生变性,当加入中和液后,质粒 DNA 分子能够迅速复性,呈溶解状态,离心时留在上清中;蛋白质与染色体 DNA 不变性而呈絮状,离心时可沉淀下来。纯化质粒 DNA 的方法通常是利用了质粒 DNA 相对较小及共价闭环两个性质。例如,氯化铯-溴化乙锭梯度平衡离心、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聚乙二醇分级沉淀等方法,但这

3、些方法相对昂贵或费时。对于小量制备的质粒 DNA,经过苯酚、氯仿抽提,RNA 酶消化和乙醇沉淀等简单步骤去除残余蛋白质和 RNA,所得纯化的质粒 DNA已可满足细菌转化、DNA 片段的分离和酶切、常规亚克隆及探针标记等要求,故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实验目的1、 掌握碱裂解法抽提质粒 DNA 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核酸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实验步骤1、试剂配制(1)LB 培养液10 g Tryptone,5 g Yeast Extract,10 g NaCl,双蒸水定容至1000mL,高压灭菌后 4保存。(2)LB 平板培养基在 LB 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粉 15g,高压灭菌

4、,冷却至 45左右时倒平皿,4保存。(3)LA 平板培养基待 LB 液体培养基冷却至 45左右加入 Amp (100g/mL),摇匀后倒平皿,4保存。(4)溶液 I:50 mmol/L 葡萄糖,25 mmol/L Tris-HCl(pH8.0),10 mmol/L EDTA (pH8.0), 配制 200ml。取葡萄糖(C6H12O6.H2O)1.982 g,双蒸去离子水 160 ml,0.5 mol/L EDTA 4ml,1 mol/L Tris-HCl(pH8.0) 5 ml,定容至 200 ml,高压灭菌后 4保存。(5)溶液 II:0.2 mol/L NaOH, 1%SDS。 配制 1

5、00 ml,现用现配。10 mol/L NaOH 2 ml,双蒸去离子水 80 ml,10%SDS 10 ml,最后用双蒸去离子水定容至 100 ml,室温保存。(6)溶液 III:配制 100 ml。5 mol/L 乙酸钾 60 ml,冰乙酸 11.5 ml,双蒸去离子水 28.5 ml。(7)5 mol/L 乙酸钾(200 ml)乙酸钾 98.14 g,溶解于 160 ml 双蒸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后定容至 200 ml。(8)3 mol/L 乙酸钠(NaAc) (pH5.2)取乙酸钠(CH3COONa.3H2O) 204.1g,溶解于 200 ml 双蒸去离子水中,用冰乙酸调 pH5.2

6、,双蒸去离子水定容至 500 ml,高压灭菌后 4保存。(9)10 mol/L NaOH 溶液(100 ml)NaOH 晶体 40 g,加水至 100 ml。(10)10%SDS称取 SDS 10g,溶解于 80 ml 水中,68助溶,加数滴 1 mol/L HCl 调 pH7.2,定容至 100 ml。(11)0.5 mol/L EDTA(pH8.0) (100 ml) 。Na2EDTA.2H2O 18.61 g, H2O 70 ml,边搅拌边加入 NaOH 固体调节 pH,接近 pH8.0 时才充分溶解,大约需 NaOH 2g。最后加水至100 ml。(12)TE 缓冲液(pH8.0) (

7、100 ml)10 mmol/L Tris-HCl(pH8.0) ,1 mmol/L EDTA(pH8.0) 。2、细菌的培养(1)配制 LB 液体,在琼脂糖平板培养基上划线培养出单菌落(37,16-20 小时) 。(2)在灭菌过的 10 ml 玻璃培养管中加入 3 ml LA 液体培养基、以及 3 微升 Amp (100 ug/ml),挑取单菌落至培养基中。将培养管置于摇床中,振摇过夜(200-250 rpm,16-18 小时)。3、质粒的提取(1)吸取 1.5 毫升菌液至 1.5 ml Eppendorf 离心管中,3 000 rpm离心 3 分钟,弃上清液。(2)加上 1.5 毫升菌液,

8、重复操作() 。(3)用移液器尽可能除去上清液,加入 150 微升溶液,用旋涡振荡器充分悬浮菌体。(4)加入 250 微升溶液,缓慢地上下翻转离心管约 10 次,混合均匀。室温下放置分钟。(5)加入 200 微升溶液,上下翻转离心管约 10 次,混合均匀,冰浴 10 分钟。,14,000 rpm 离心 5 分钟。(6)用移液器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 1.5 ml Eppendorf 离心管中,加入倍体积酚氯仿抽提,14 000 rpm 离心分钟。(7)重复步骤(6)1 次。(8)移取上清液(400500 微升) ,加入 2 倍体积无水乙醇、0.1倍体积 3 mol/L 醋酸钠,置于20冰箱 30

9、分钟。(9)14 000 rpm 离心 10 分钟,尽量去掉酒精。(10)用 0.5 ml 70酒精洗 DNA 沉淀次,离心分钟,尽量去掉酒精,风干分钟。(11)加 50 微升 TE 缓冲液溶解 DNA 沉淀,然后加入微升RNase,37过夜,20保存。4、DNA 浓度测定(1)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用蒸馏水将 DNA 标准品配制成浓度为5g、10g、20g、30g、40g、50g/mL 的 DNA 溶液,于260 nm 处测定光吸收值,在电脑中用软件制作标准曲线。(2)样品测定取 20 微升质粒 DNA 置一干净的离心管中,加入 2 980 微升蒸馏水稀释。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260nm 和 280nm 的光吸收值。计算 DNA 浓度,并通过 OD260/OD280 比值评估样品纯度。思考题1、在质粒提取过程中,如何避免染色体 DNA 污染?为什么?2、紫外吸收法测定核酸含量和纯度的原理是什么?3、提纯的质粒 DNA 用琼脂糖电泳检查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电泳条带?质粒 DNA 条带有“拖尾”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对以后的外源基因克隆可能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