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103109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课前复习】 温故会做了,学习新课才有保障 1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具有_性、_性和_性。 2商品农业是一种面向_的农业地域类型;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形式新颖 的_农业地域类型。 3_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扩大了_对农业区位的 影响。 4_工业和_工业是德国鲁尔区经济的基础。 5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模式是中小型企业集聚的_,实现了_经 济生产。 6是非判断。 (1)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 ) (2)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和投入产出比。( ) (3)大牧场放牧业

2、是自给自足的、粗放型的混合农业生产类型。( ) (4)经济、技术的发展,并不能改变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影响。( ) (5)在山坡上修筑梯田,有利于扩大耕地,但不利于水土保持。( ) (6)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市场的影响却不断加强。( ) (7)瑞士的钟表工业既具有资金密集型特点,又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点。( ) (8)世界性钢铁过剩是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需求量下降的综合结果。( ) (9)由于工业集聚导致工业联系,从而促进了工业地域的形成。( ) (10)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其位置往往由核心工厂的区位因素而定。( ) 答案:1地域 季节 周期 2市场 混合 3交通运输 市场

3、4钢铁 煤炭 5工业小区 规模 6 (1) (2) (3) (4) (5) (6) (7) (8) (9) (10) 知新先看书,再来做一做 1房屋的集合体就是聚落吗? 2 “聚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什么差异? 4你能分析乡村聚落兴起的根本原因吗? 5村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以从村落的形态上反映出来,你能举例说明吗? 6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几乎同时出现的吗? 7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的出现应具备哪两个基本条件? 8为什么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一些大河的冲积平原上?【学习目标】 1通过历史线索的分析,了解乡村和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 2通过阅读

4、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图示,体会农业发展对于城市起源的重大历史作用, 并领悟地形、水源、气候等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基础知识精讲】2本节从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的含义、分类、形成、作用讲起,主要阐述聚落的形成。由 于差别大,因而又分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乡村聚落是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形成的,乡 村的形态最能反映当地的环境条件。城市则是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中,由集市逐渐演变而 成。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农业劳动率的提高,为城市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所以,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诞生在农业较先进的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 1聚落 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既包括房屋群落,也包括与居住有关的生活设

5、施 和生产设施。 分类: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形成: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的结晶。 特点:A外部形态、利用类型都有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B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水平和风土民情。C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发生作用。 例 1关于聚落的叙述:聚落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聚落分为集村和散村两种类型; 人类在第一次大分工后开始进入乡村聚落阶段;散居型村落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 世界上的聚落正在成长、发展;聚落是一种文化景观。以上说法正确的有几种( ) A1 种B2 种C3 种D4 种及以上 解析:本题考查了聚落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分布情况。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 总称。它不但是房屋

6、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一般聚落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聚落有它的发展过程,世界上有许多聚落正在成长, 也有许多聚落正在衰落。聚落又是一种地表上重要的文化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区域 的经济发展水平、风俗文化等。 答案:C 2乡村的形成 时间: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先后起源,出现了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人类开始定居。 形成过程:半固定的原始棚舍稳定居住地村落。 影响因素: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的影响。 与地理环境关系: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河网密度较大 的平原地区沿河道伸展呈带状。 例 2影响乡村聚落的分散与集中的因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 A气候优越,聚落分散;气候恶劣,聚落集中 B水源供给充足,聚落分散;水源供给匮乏,聚落集中 C聚落的分散与集中不受自然条件支配 D聚落的分散与集中也受传统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影响 解析:气候优越,聚落集中;气候恶劣,聚落分散。水源供给充足,聚落集中;水源供给 匮乏,聚落分散。聚落的分散与集中受自然条件支配,也受传统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影 响,所以 D 选项正确。 答案:D 3城市的起源 时间:与定居农业差不多同时出现,大约在公元前 5000 年至公元前 3500 年。 出现的条件:A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一定剩余产品,是城市 形成的物质基础。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第二

8、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 离,商品交换促使集市出现,集市进一步发展演化为城市。 早期城市分布地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3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 原因: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农副产品丰富,易形成城市。 发展水平:古代城市兴衰起落很大,受农村自然经济影响,发展不稳定,发展水平一直 很低。 例 3乡村和城市的联系是( ) A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B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 C乡村的规模较小,城市的规模较大 D乡村是城市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 解析: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

9、聚落。一般而言,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而成的。 答案:D 例 4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 的场所。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就是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所有的聚落都在不断发展变化 C聚落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的活动中心 D聚落受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不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2)关于乡村的形成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乡村聚落开始形成 B最初乡村形成在自然条件较差地方 C乡村最初形成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 D乡村聚落经历由固定到半固定的发展过程 (

10、3)有关城市起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工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起源提供物质基础 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C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D世界上的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解析: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地区聚落的起源和发展;聚落所在地的地理条 件;聚落的分布,揭示聚落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历史、社会 和经济原因;聚落的形态,这是聚落地理学中研究较多的方面,涉及的内容有聚落的组成 要素,聚落个体的平面形态,聚落的分布形态,聚落形态的演变,自然地理因素(主要是 地形和气候)以及人文因素(包括历史、民族、人口、交通、产业)对聚落形态

11、的影响。 答案:(1)B (2)C (3)A【学习方法指导】 乡村和城市聚落的特征分析 1如何理解乡村聚落形态与环境的关系?形态自然环境位 置团状地形为平原、盆地耕作区中心带状地势高,水源近沿河道伸展,或避免洪水浸 淹而沿高地成条带状延伸环状地形为山地,水源为池塘、井等绕山环水而建零散分布自然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 ,田块小绿洲地区、丘陵和山地缓坡4处等例根据陕西三大地区乡村聚落的分布状况,分析乡村聚落类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判 断表中的所对应的乡村聚落类型_。地区村落密度(个/平方千米) 村落平均人口(人/个)主要分布形状关中平原区0.80300400陕北黄土高原区0.20100200陕南山地

12、区0.53100A聚居和散居并存B团状 C散居占很大比例D团状散居并存 解析: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渭河等河流流经,灌溉方便,农业生 产发达,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这里人口稠密,村落规模大,多呈团状。陕北和陕南地形 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小,为使农户与耕地有较近的距离,便于农民进行生产,村 落以小型集村和散户为主,且陕南比陕北村落规模小些,村落密度大些。 答案:B A C 2正确理解城市起源的两个条件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它是产生剩余产品的手段,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有了剩余产品,乡村可以提供非农业人口生活所需的粮食、副食品,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在 经济上才有可能

13、,所以,剩余农产品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劳动分工。由于农业与手工业分离,二者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提高,于是,剩余农产品 和手工业产品就需要进行商品交换。在商品交易场所,形成集市,集市进一步演变为城市。 正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早期城市多分布在灌溉农业发达,利于农业生产、便于向周围集 散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地带,即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知识拓展】 1乡村聚落的类型 以聚落的形态而言,世界上的乡村聚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住宅聚集在一起的集聚 型村落,简称集村;另一种是住宅零星分布的散居型村落,简称散村。在集村内,按村庄 的延伸形式又可分为团状、带状和环状等。团状聚落的平面形态近于圆形或不规则多边

14、形, 一般位于耕作地区的中心,平原地区和盆地的聚落多属于这一类型。带状聚落是因近水源 而沿河道伸展,或避免洪水浸淹而沿高地成条带状延伸的聚落。散村的分布表现为分散、 孤立的特点,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农宅或三五户,或独户零散分布。其形成原因主要 是耕地数量少、分散不连片。每户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自己的耕地而分散建宅。乡村聚落 的分散与集中,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1)自然环境的支配。一般来说,平原面积大,聚落集中;平原面积小,聚落分散。水源 供给充足,聚落集中;水源供给匮乏,聚落分散。气候优越,聚落集中;气候恶劣,聚落分 散。 (2)农业生产方式。中国南方水田农业耕作半径较小,无论耕耘、施肥、灌

15、溉、收获等工 作,均以居住在农田附近为宜,以散居最为方便。 (3)传统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中国北方的家族,多喜群聚,显得宗族繁盛,且利于安全 防卫,往往集村之内全是同姓,所以中国北方以姓氏为名称的聚落比比皆是,如赵家村、 李家村、刘家屯等。 2城市起源的学说 第一种叫防御说:春秋一书有这样的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 ”城以墙为界,5有内城、外城的区别。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城里住着皇帝高官,外城里住着平民百姓。 建筑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这个说法把“城”字看得很重。 第二种叫集市说:这种说法把“市”字看得很重。它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手里 有了多余的农产品、畜产品,需要有集市进行交换。进行交换的地方逐渐固定下来,聚集 的人多了,就有了“市”。这是从经济意义上讲城市的起源。 第三种叫社会分工说:这种说法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一个民族内部出现了一 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农业。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需要有个 地方集中起来,进行生产、交换,所以,才有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随着历史发展,城与市的功能、作用不断靠近,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到如今,城市终于成了“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