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1100424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3 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4)(4)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515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 )1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卡普杰列夫B桑代克C乌申斯基D维果茨基2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3学生刚学英语时,对 26 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 )。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4从( )人手来培养创造性是促进创造性

2、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A个性B好奇心C独立性D创新精神5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6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各布松7指导教学是以( )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A学生B教师C学习成绩D教材8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A权威型B放任型C民主型D专制型9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称为(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0( )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A教学效能感B教师期待C教学监控能力D教师威信11在感

3、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形式存储。A语义B概念体系C图式D视象和声象12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 )。A分化性B半成熟性C成熟性D动荡性13( )的学生在信息加工上多采用整体加工方式。A系列型B沉思型C冲动型D场独立型14某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所遵循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论C认知同化学习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5学生作业出现错题时,老师让他把该题做十遍。这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我强化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

4、标准时,主要应该考虑到哪些方面?( ) A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C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D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2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 A积极的 B消极的 C和睦的 D对抗的 E排斥的 3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价的是( ) 。 A测验 B问卷 C观察 D谈话 E布置作业 4教师应充当的角色有( ) 。 A学习的指导者 B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C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D心理保健者 E教育科研人员 5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常常要用到哪些方法?( ) A讲解法 B演示法 C课堂问答法 D练

5、习法 E实验法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1_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2通过_阶段,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3_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4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_的关系。5。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_,_。6按照心理测量的特征可把心理测验分为_和_。7行为目标是指

6、用_和_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8_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9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_两种。10开始关注提高学生的成绩,说明教师进入_阶段。四、辨析题四、辨析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l0l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当学生张三出现李老师所希望的行为时,李老师奖励了她七枚小红星,这是心理辅导中的强化法。2斯金纳将学习和强化做了区分,认为学习可以用强化来解释,而动机不能用强化来解释。3迁移的经验类化说认为,只要两种学习情境中原有相关因素或共同要素越多,越容易产生迁移。4学生张三因为上课打瞌

7、睡而被老师用粉笔头打了两次,吓得李四再瞌睡也强打精神认真听课,这是班杜拉说的替代性强化作用。5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及调控。6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鸦片战争,为学生们安排了一场鸦片战争的故事片,这是老师运用了模象直观的方式来使学生获得对鸦片战争全貌的了解。7练习与个体技能掌握的一般趋势是这样的:即开始没什么进步,接着是迅速进步,然后是速度减慢,最后进入高原期后便不再有任何发展。8通常来说,专家与新手相比,在解决问题时,都不太注意中间过程,更多也是依靠生活经验的表征来解决问题。9个体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情感。10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总是消极的。五、简答题五、简答

8、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1515 分分) )1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2简述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3课程表应该如何编制?六、论述题六、论述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8 8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 )1论述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次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2论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七、案例分析题七、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本大题 1414 分分)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了一个 18名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 18 名学生进行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

9、于是要求这 18 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1)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2)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3)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答案;(4)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后来,这 18 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试用动机理论分析。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1868 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2A【解析】学习 20 分钟之后,遗忘达 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3D【解析】略。4A【解析】个性与创造性互为因果关系

10、,因此可从个性人手来培养创造性。5C【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6D【解析】全身松弛训练由雅各布松在 20 世纪 20 年代首创。7C【解析】指导教学以学习成绩为中心。8C【解析】民主型领导方式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9A【解析】略。10A【解析】教学效能感的定义。11D【解析】感觉记忆中,信息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所以主要以视象和声象形式存储。12C【解析】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成熟性。13C【解析】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甚至有时还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对问题进

11、行解答。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使用的多是整体加工方式,在完成需要整体型解释的学习任务时,学习成绩更好。14B【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为基本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类似于平时所说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这“三基”。主要的不同在于,基本结构不仅指一般原理的学习,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15C【解析】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称为强化,能降低反应概率的刺激称为惩罚。老师让学生做十遍,是为了使学生做错题的概率降低,因此,属于惩罚。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ABCD【解析】由心理健康的标准可知以上选项均对。2ABD【解析】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3C

12、D【解析】非正式评价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4ABCDE【解析】教师要充当多种角色。5ABCDE【解析】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法、练习法、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法、参观法。三、填空题三、填空题1组合律2原型定向3生成性学习4互为因果5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6认知测验、人格测验7可观察、可测量8消极9相对标准10关注情境四、辨析题四、辨析题1【解析】此判断错误,上述行为属于代币奖励法。2【解析】此判断错误,斯金纳认为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发生可能性的手段,都可以称作强化。动机也是可以强化的。3【解析】此判断错误,两种学习情境中原有

13、相关因素或共同要素越多,越容易产生迁移是相同要素说的观点,经验类化说就是概括说,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概括。4【解析】此判断正确。上述行为为替代性强化。所谓替代性强化指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5【解析】此判断错误,元认知策略不仅是关于认知过程结果的意识与控制,而且还对认知的结果进行调控。6【解析】此判断正确,模象即是模拟性形象。模象直观就是对事物的模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7【解析】此判断错误,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的原因与意志品质差、练习兴趣降低、消极的情绪状态、身体疲劳、操作方法不妥当等因素有关,不是生理极限

14、。高原期以后,可以看到成绩再一次回升。8【解析】此判断错误,专家在解决问题时一般不太注意中间过程,并且通过直觉或生活经验表征来解决问题的,而新手注重中问过程并且主要依赖正确的方程式解决问题。9【解析】此判断错误,道德认识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在个人品德形成中有重要作用。10【解析】此判断错误,非正式团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团体目标与正式团体目标的一致程度。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2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和程序:(1)设置教学目标:包括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表达、教学

15、任务和教学对象分析;(2)组织教学过程:包括确定教学事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和控制教学环境;(3)选择教学策略;(4)实施教学评价。3课程表是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进行的重要条件,它的编制首先应尽量将语文、数学和外语等核心课程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上午第一、二、三节课,将音乐、美术、体育和习字等技能课安排在下午。其次,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交错安排,避免同类刺激长时间地作用于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而导致疲劳和厌烦。六、论述题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1)引起学生注意。具体可采用三种方式:激发求知欲;变化教学情境;配合学生经验。(2)提示教学目标。要注意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3)唤起先前经验。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及时辅导。(4)呈现教学内容。注意要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5)提供学习指导。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能理解时,教师可以给以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事实性的问题不能依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