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098947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设备部分设备部分) )教案教案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txt本文由 NP 剑客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 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绪言 一、本课程的任务 了解压力容器的基础知识;掌握压力容器的一般设计方法,重点掌握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说明: 由于工业生产中约 10%40%的设备为换热设备,而换热设备中最为常见、普遍的是管壳式换 热器,故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以管壳式换热器为例,学习压力容器的具体设计方法,包括选择材料、结构 设计,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

2、以及设计、制造、检验中的相关要求等。 ) 二、本课程的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如下的内容: 1、掌握压力容器的类型与总体结构; 2、了解管壳式换热器的形式与总体结构; 3、掌握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 4、了解管壳式换热器各元件的强度设计(掌握筒体及封头的设计) ; 5、了解管壳式换热器中的振动与防振; 6、了解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以、制造、检验中的相关要求。 第二节 化工容器概述 一、压力容器的概念 压力容器的概念 化工设备工艺过程中静止设备的总称。 1化工设备 容器化工设备外壳的总称。 2容器 3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承受压力载荷作用的容器。 (由于化工容器几乎都承受压

3、力载荷,通常直接称其为压力容器。化工容器的特点:为高温、高压, 介质易燃易爆、有毒。 ) 化工容器的结构组成 二、化工容器的结构组成 、接管、法兰(对外连接件) 、人孔、手孔、液面计(附 化工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支座(基本件) 件)以及一些内构件等零部件组成。 筒体、封头: 。壳体按形状 1筒体、封头:就如同房子四周的墙,它是构成容器空间的主要部件(属主要受压元件) 的不同,可以分为圆筒壳体、圆锥壳体、球壳体、椭圆壳体、矩形壳体等等。而封头有椭圆形封头、半 球形封头、碟形封头、锥形封头及平板封头等。 接管: 2接管:是介质进出容器的通道。 法兰: 。 3法兰:是容器及接管的可拆连接装置,分为

4、设备法兰和管法兰(属主要受压元件) 支座: 4支座:是用于支承容器的部件。 手孔: 。 5人孔、手孔:是为便于制造、检验和维护管理而设置的部件(属主要受压元件) 液面计: 。 6液面计:用于观察或监控液位的部件(属安全附件,此外还有安全阀、压力表等) 三、化工容器的分类 容器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也可以按容器形状、承压性质、结构材料、 设计压力高低及安全监察要求分。 按材料分类:金属容器、非金属容器、复合材料容器等. 按容器形状分类:矩形容器、球形容器、圆筒形容器等。 按承压性质分类:内压容器和外压容器两种。 (1)外压容器是指容器外部压力大于内部压力的情况,特别地,当

5、外压为常压时的外压容器,又称为-1-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真空容器。 (2)内压容器是指容器内部的压力大于外部压力的容器。 按设计压力高低分类: 内压容器按其设计压力高低,可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超高压容器 容器分类 低压容器 中压容器 高压容器 超高压容器 设计压力(Mpa) 0.1P1.6 1.6P10 10P100 P100按照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类: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和储存容器四种 (1)反应容器: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如:合成塔、反应釜、聚合釜、反应器、发生器等。 (2)换热容器: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如:热交换器、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废热

6、锅炉等。 (3)分离容器:完成介质的压力平衡和气体净化等。如:分离器、过滤器、缓冲器、洗涤器、吸收塔 等。 (4)储存容器:盛装生产生活用的原料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如:各种贮槽、贮罐、高位槽、槽 车等。 按安全监察要求分类: 根据容器承受的压力、介质危害程度、P*V 乘积及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可以分为:一、二、三类容器。 (展开讲述) 化工容器机械设计的基本 基本要求 四、化工容器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容器的设计,包括零部件的机械设计,应该满足下面八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度元件能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1、强度 刚度构件抵抗外力使其不发生变形的能力; 2、刚度 稳定性容器在外力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形

7、状的能力; 3、稳定性 耐久性满足容器的使用年限的要求; 4、耐久性 密封性保证安全和维持正常的操作条件; 5、密封性 节省材料和便于加工制造; 6、节省材料和便于加工制造; 方便操作和便于运输; 7、方便操作和便于运输; 技术经济指标合理。 8、技术经济指标合理。 容器零部件的标准化 五、容器零部件的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设计制造质量及效率、增加互换性、便于维修、降低成本而人为 所谓标准化 规定将零部件按参数等级而系列化的行为。 容器标准化的基本参数是:公称压力 PN、公称直径 DN。 1、容器的公称直径 对于钢板卷制的筒体和及其封头内径 对于无缝钢管制作的筒体及其封头外径

8、法兰的公称直径是指与它相配的筒体或管子的公称直径。 2、法兰的公称直径 法兰的公称压力为法兰的标准化而人为等级化了的压力系列。 (简述标准法兰选取:类型、密封面、 PN 与 DN、允许最高无冲击工作压力。 ) 管子的公称直径是指与管子外径相对应的值. 3、管子的公称直径 第三节 管壳式换热器的形式和总体结构 一、换热器的分类 换热器是用于将高温流体的热量向低温流体传输的传热设备的总称, 它广泛用于石油、 化工、 电力、-2-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食品等工业部门,并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换热器的种类划分方法很多,方法也各不相同。 按其用途: (1)按其用途:可将换热器分为加热器、冷却器

9、、冷凝器、蒸发器、再沸器等; 按其传热方式和作用原理: (2)按其传热方式和作用原理:可分为混合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等。其中间壁式 换热器为工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器。它按传热面形状可分为管式换热器、板面式换热器、扩展表 面换热器等。这其中又以管壳式换热器应用最为广泛,它通过换热管的管壁进行传热。具有结构简单牢 固、制造简便、使用材料范围广、可靠程度高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器。 (在着重介绍管壳式换热器后,简要介绍其他类型换热器:混合式;蓄热式;板式;管翅式;套管式; 螺旋管式等) 二、管壳式换热器的总体结构 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元件:壳体、前后管箱、管板、管束、

10、折流板或支持板、接 管、法兰、 (包 1、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元件 括管法兰与容器法兰)支座及附件等组成。 2、管壳式换热器的总体结构 一般由前端管箱、壳体和后端结构三部分组成。 (1)前端管箱是指有管程入口的那一则的管箱。 (2)后端结构是指与前端管箱相应的另一则的管箱结构。 (3)壳体是指处于前端管箱和后端结构之间、由钢管或金属板焊接而构成的筒体。换热管置 于由壳体围成的空间中,两端与管板相连,管板与壳体及管箱相连,把换热器分为两大部分空间,即壳 程和管程。 3、管程与壳程 分程的目的:提高流速以提高传热系数,但程数不宜太多。 管程换热器中的换热管内及与换热管相通的空间,称为管程。 壳程换热

11、器中的换热管外及与其相通的空间,称为壳程。 4、管程数与壳程数 管程数指介质在换热管内沿换热管长度方向往返的次数。一般为偶数,主要有 1、2、4、6、8、 10、12 等。 壳程数指介质在壳程内沿壳体轴向往返的次数。一般为单壳程,最多双壳程。 (说明多折流板 不表示多壳程,强调轴向往返次数) 几点说明:1、不是所有管壳式换热器都有后端管箱,如 U 形管式换热器则没有后端 管箱。2、 多管程换热器在后管箱上无物料进出口。3、管壳式换热器支座卧式时为鞍式支座,而立式时为耳 座(也可为其他类型,但一般不用) 。4、管箱详细结构第四章介绍。 三、管壳式换热器的形式 (讲述时针对教材中例图重点讲明各种换

12、热器的特点及其原因) 管壳式换热器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 形管式换热器、填料 函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等。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组成:管箱、管板、换热管、壳体、折流板或支撑板、拉杆、定距管等。 结构特点:管板与壳体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两端管板均固定,可以是单管程或多管箱, 管束不可拆,管板可延长兼作法兰。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在相同管束情况下其壳体内径最小,管程分程较方便。 缺点:壳程无法进行机械清洗,壳程检查困难,壳体与管子之间无温差补偿元件时会产生较大的温差应 力,即温差较大时需采用膨胀节或波纹管等补偿元件以减小温差应力。 2、浮头式换热器 组成:

13、管箱、管板、换热管、壳体、折流板或支撑板、拉杆、定距管、钩圈、浮头盖等。 结构特点: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另一端管板(浮动管板)与壳体之间没有约束,可在壳体内自由浮动。 只能为多管程,布管区域小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板不能兼作法兰,一般有管束滑道。-3-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设备部分)教案优点:不会产生温差应力,浮头可拆分,管束易于抽出或插入,便于检修和清洗。 缺点:结构较复杂,操作时浮头盖的密封情况检查困难。 3、U 形管式换热器 组成:管箱、管板、U 形换热管、壳体、折流板或支撑板、拉杆、定距管等。 结构特点:只有一个管板和一个管箱,壳体与换热管之间不相连,管束能从壳体中抽出或插入。只能为 多管

14、程,管板不能兼作法兰,一般有管束滑道。总重轻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优点: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不会产生温差应力,外层管清洗方便。 缺点:管内清洗因管子成 U 形而较困难,管束内围换热管的更换较困难,管束的固有频率较低易激起振 动。 4、填料函式换热器 组成:管箱、管板、管束、壳体、折流板或支撑板、拉杆、定距管、填料函等。 结构特点:一侧管箱可以滑动,壳体与滑动管箱之间采用填料密封。管束可抽出,管板不兼作法兰。优点:填料函结构较浮头简单,检修清洗方便;无温差应力, (具备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消除了固定 管板式换热器的缺点) 。 缺点:密封性能较差,不适用于易挥发、易燃、易爆和有毒介质。(简单介绍滑

15、动管板式换热器,它是填料函式换热器的变形。它把填料函式换热器中的滑动管箱改进为 滑动管板,而管箱部分固定。另外简单介绍双管板结构。 ) 5、釜式重沸器 它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 形管式换热器壳体的变形,主要是将壳程空间加倍增大, 结构上留有一定的蒸发空间。类似于现在的容积式换热器。 (容积式换热器壳程介质一般为水,用于供 暖。 ) 四、管壳式换热器的型号表示方法 1、管壳式换热器型号的组成: XYZ DN ? 管壳式换热器型号的组成:Pt LN Nt ? A? B? C Ps d NsX前端管箱形式代号(如表 1-1 所示) Y壳体形式代号(如表 1-1 所示) Z后端结构形式代

16、号(如表 1-1 所示) DN换热器的公称直径(mm) ,对卷制圆筒为其内直径,对钢制圆筒为钢管的外径,对釜式重沸器, 用分数表示,分子为管箱内径、分母为壳体内径。 Ps、Pt分别表示管程、壳程设计压力(MPa) ,当管程壳程压力相等时只写 Pt。 2 A公称换热面积(m ) ,是经圆整后的计算换热面积,即以换热管外径为基准,扣除伸入管板内的换 热管长度后,计算得到的管束外表面积。对于 U 形管,一般不包括弯管段的面积。 LN换热器的公称长度(m) ,当换热管为直管时,取直管长度为其公称长度;为 U 形管时,取 U 形管 直管段长度为换热器的公称长度。 d换热管的外直径(mm) (强调 d 不是换热管公称直径) 。 B当换热管为 Al、Cu、Ti 管时分别记为 Al、Cu、Ti;当换热管为钢制管时,不标记。 NT、NS分别为管程数和壳程数,单壳程时公标记 NT 即可。 C对于钢制换热管,I 级管束时为 I,II 级管束时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