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1095505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 2012 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 题答案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

2、破损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 涂黑第 I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现代诗人对诗歌意象的认识和把握的自觉意识主要来自现代主义观念和作品的影响,但在 创作过程中,他们诗歌意象的设计往往与中国传统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诗歌主要 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由于体格和制式的限制,在表现诗人较为复杂的思想情绪时,就不能靠简单 的形象比喻来完成,而必须有赖于密切型的意象。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没有明确过“意象”的概念,但这并非说传统诗人们就没有总结过“意象”现 象

3、。其实,当古老的“比兴”说初露头角时,人们便可以从中得到有关“意象”揭示的信息。刘勰在文心 雕龙比兴中解释“比兴”说时已较为明确地指出了“比兴”的意象内涵:“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到了 清代,诗批家们已经明白地发现了中国诗歌的意象化传统。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这样总结道:“山 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显然,这里的“烟霞”“草树”已不是一般的 形象,而是凝聚着诗人所体验的“山之精神”和“春之精神”等精神含意的意象了。虽然作为现代诗歌文化基础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以反对旧文化、反抗传统为价值指向的,但任 何一个偏激地反传统的诗人也不可能摆脱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存的深

4、刻影响,胡适的“放脚体”新诗中 就有传统意象的闪现。传统诗歌的意象几乎就从未间断过在新诗创作中的影响,而在像李金发这样的 超越了新旧对垒的文化价值观的现代主义诗人中,传统意象的出现更是屡见不鲜。李金发新奇怪异的象征诗最初出现的时候,一度引起舆论大哗。人们在惊疑于其语言风格的怪诞 别扭之外,还极反感于它的凭借古语而又食古不化。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 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这是他弃妇中的开头,确实既泥古而又悖古,面目奇特而可憎。 殊不知他正是在超越了新旧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诗歌创作的,既不是想张扬古代诗歌文化以向 新文学示威,也不是想改造传统诗歌以适应新观念的表现,

5、而只是本着有利于表现的原则,试图对诗歌的格式、范型作一种探索。(选自论中国现代诗歌对古典意象的继承与改造,有删改)1下列表述符合愿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现代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诗歌意象的设计除了来自现代主义观念的影响外,还与传统 诗歌意象的影响密切相关。2B中国传统诗歌必须摒弃简单的形象比喻,依赖于密切相关的意象才能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 情绪。 C中国传统诗歌发展到了清代,已明确地形成了意象化传统。 D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传统诗歌的意象一直在新诗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意象”概念,但诗人们一直都在积极

6、探索、总结 “意象”的现象、特征。 B刘熙载笔下的“烟霞” “草树”不仅有外在的形象特征,更凝聚着诗人心目中的“山之精神” 和“春之精神” ,是典型的诗歌意象。 C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先生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的“放脚体”新诗 中就运用了传统的诗歌意象。 D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反对旧文化、反抗传统为价值取向,同时也要担当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 重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经运用的“比兴”手法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歌在源头阶段即有比较明确的关于 “意象”的运用和内涵。 B许多现代主义诗人在新旧文化的对垒中,能够继承友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量使用传统的 诗歌

7、意象,李金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C现代诗歌创作在借鉴传统诗歌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应该大胆探索诗歌的新路,只要遵循有 利于表现的原则。 D李金发的象征诗从遭到人们反感到获得中肯、理性的评价,充分说明现代诗歌创作者走过 了一条探索、尝试的诗歌创作道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http:/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曾国藩予思朱子言, “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 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 以是急思搬进城

8、内,屏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蕙西尝言, “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我两人颇有此风味,故每见辄长谈不舍。渠之为人,予至今不 能定其品,然识见最大且精,尝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 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此语正与予病相合,盖予所谓“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也!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 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以尽言;至于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 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

9、。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 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 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谨,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 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 患业之不精耳。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3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 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

10、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 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渠之为人 他B以图无忝所生 辱没,愧于 C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只是 D万不可以兼营并骛 乱跑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曾国藩提倡的为学之法的一组是( )先须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老守一井,力求及泉 卫身奠大于谋食求业之精 力图专业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分析自己为学的缺陷有两个,一是年轻时没有非常用功,所以希望搬进城里用心苦读,

11、二是做学问不专注,涉及面宽但都不深入。B作者认为读书有两个功用,一是增强道德修养,追求诚实正派的道理,二是研修学业,练 习背诵辞章的技巧,以求能自强独立。C作者认为自强自立莫过于求得生存,农工商靠力气生存,读书人靠智慧生存,只要业务精 通,都可以生存下去。D作者主张为学要专一,习字就专心习字,穷经就专守一经,制义就专看一家文稿,作古文 就专看一家文集,其他的事都要彻底抛开,才能有所成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译文:_ (2)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 译文: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1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悲秋 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剐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注:黄公度,南宋诗人,与秦桧同一时代。别浦,指通大江的小河汊。 8诗题为“悲秋” ,全诗却不着一“秋”字,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刻画出秋的意境?从全诗看,作 者为什么而“悲”?9颔联和颈联分别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寄寓了作者什么情感?4(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苏轼赤壁赋 )(2)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

13、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辛弃 疾破阵子 )(3) ,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诸葛亮出师表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 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 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25 分) 善亦有道 刘 源光绪某年,黄河发火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陕西关中东南有一长丰镇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 民。这长丰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吝啬异常,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大伙儿私下里称长丰镇为“铁

14、 公鸡镇”。灾民们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达好仁家忽然 传出消息:达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长丰镇!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达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 有名的。达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长丰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达老爷子吝啬持家, 达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 半白面一半糠麸,莱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 假的。很快,达家放出话来:“领粥时,必须说迭老爷真慷慨,达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

15、朝迭家 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 排起了长队。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迭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 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一瓢东西,大伙儿一 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 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里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 “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那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 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 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达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达家 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达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汪汪地蹲在一边喝。 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虽能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 惨的情景让长丰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达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