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费品市场发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1049476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消费品市场发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消费品市场发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消费品市场发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消费品市场发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消费品市场发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消费品市场发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消费品市场发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消费品市场发育的问题、原因与对策80 年代初,我国逐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明显快,消费品市场发育有了可喜的变化:市场主体开始多元化,购销政策逐步放宽,价格体系逐步调整,市场领域不断拓展,消费者的市场地位逐步得到提高,市场购销两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逐年增长。但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要求分析,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育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消费品市场供求总量失衡。据有关部门对 600 多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排队分析,供不应求的品种仍占 20%,一些重要的人民生活必须品仍然不足,从购买力来看,购买力结余年年增长,1989 年社会结余购买力高达 7000 亿元。19

2、92 年银行储蓄余额 1亿万元,消费者手持现金 3000 亿元。而且,每元流通货币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之比都是呈下降趋势。这对市场形成了很大的压力。2消费品市场价格涨幅过大。1985 年至 1988 年,零售物价上涨指数分别为 8.8%、6%、7.3%、18.5%。1989 年至 1991年有所回落,1992 年零售物价指数仍达 5.4%,1993 年上半年零售物价指数上涨 8.6%,35 个大中城市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将达 16%左右。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正常秩序,削弱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对深化改革产生了不利影响。3地区封闭、市场割据强化。近几年来,消费品市场的分割化、封闭化的

3、趋势不断加强。各种商品大战不断出现,限制外地商品流入本地市场以保护本地生产,限制本地商品外流以保护本地供给的现象随处可见。为了保护地区利益,各级地方政府每每介入商品流通,不惜运用行政命令、行政手段以至于设关布卡等最严厉的措施来达成目的。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消费品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影响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组织经济的职能。4市场秩序混乱,市场运行缺乏统一的规则。国家对同一商品,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套调节方式;对同一类型企业(国营、集体、个体)实行宽严不同的管理政策(例如税收政策) ,形成不平等的竞争;市场活动规则不健全、不明确,出现了欺行霸市、假冒伪劣商品、拖欠货款、以次充好等坑害消费者的现象

4、;商品运行不规范,新旧体制转轨之际,出现了商品迂回运销、环节增多、费用增加的现象。二市场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窗口。市场矛盾是国民经济运行矛盾的必然反映。我国消费品市场畸型发育的原因,源于国民经济的矛盾运行。1国民收入超分配导致的需求膨胀。这有几方面的表现。一是自八十年代以来,分配失调,工资增长超过了国民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八十年代我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约 8.7%,职工工资总额每年平均递增 14.3%,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年递增 4.5%,实际工资年递增 5.3%,导致需求膨胀。二是扩大地方、企业自主权和企业预算软约束导致投资膨胀。1981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61 亿元,1

5、988 年达 4496 亿元,1992 年达 7582 亿元,在我国投资基金转化为消费收入的比例较高(约 40%) ,故投资膨胀加剧消费需求的膨胀。三是货币的超量发行。1985 年以后,我国货币发行量每年以两位数增长,国民收入分配额超过生产额的总量逐年增长。1987 年达 1410 亿元,1988 年上升到 2000 亿元,1992 年大约为 3500 亿元。货币的超量发行和国民收入的超分配,直接形成了消费需求的膨胀。2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失调。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是“重、轻、农”政策,这就是重工业倾斜,抑制乃至牺牲农业的发展。由于年年的累积,使得消费品的生产发展缓慢,轻工业的技术

6、装备落后,产品的档次、品种、花色等不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发展。3改革的不配套。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但在目前,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改革当中主体地位不明,未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既没有形成内在的自我约束,也没有形成外在的约束机制;政府机构政企不分,没有彻底转换职能,政府既管理市场,又参予市场活动,政府权力成为市场活动中的超经济力量而破坏了公平竞争,导政官倒出现;扩大地方自主权和财政分灶吃饭体制的推行,各地方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维护地方利益,纷纷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纷纷限制外地产品流入,限制本地紧缺原材料的流出,使得消费品市场四分五裂。三鉴于我国消费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7、和十年战略规划对消费品市场提出的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进一步完善消费品市场的对策。(一)增加和改善消费品供给增加和改善消费品供给,造成一个供略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以保障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整个国民经济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消费品市场则更是以农业为基础。当前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过程中,要按照价值规律办事,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一是要继续推进农产品收购制度的改革,逐步理顺价格关系,搞活流通,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二是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国家在财力

8、上要向农业作一点倾斜,积极治理大江、大河,修建骨干水利工程,营造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主的森林、草原等重大项目,加强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农业生产技术设施的建设、技术推广和农业教育体系的建设。除此之外,还应特别重视引导乡村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户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三是要加强土地管理,限制开发区的盲目发展,制止乱占耕地现象。四是在自愿的原则之下可通过示范引导农民走向规模经营,以实现劳动者与土地、技术、装备的合理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五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培育优质品种,发展高产高效农业。2加快轻工业的发展。轻工业是直接向

9、市场提供工业消费品的部门,它的发展对于增加市场供给,满足消费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加快轻工业的发展一是要增加对轻工业的投入,根据我国和苏东国家的经验,轻工业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比重大体应保持在15-20%左右,同时还要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二是要适应消费需要的发展,对轻工业的部门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较大的调整,对轻工企业陈旧的设备、落后的技术和缺乏竞争的产品需要进行更新、改造。3重工业要努力增产各种耐用的消费品。要扩大消费品供给能力,使消费品供应能够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单靠农业和轻工业是不够的,还要依靠重工业的努力。近几年来,我国重工业在发展耐用消费品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军工企业在军民结合,发展

10、耐用消费品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供应了大量的生活消费品。缓解了市场上供不应求的矛盾,但在这方面潜力仍然很大,还需继续努力。(二)选择正确的消费政策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消费政策可以概括为“滞后消费”政策,基本内容是:片面强调积累,一味抑制生活消费。其结果,消费没有随生产的发展而合理增长,消费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速度,积累与消费这个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严重不合理,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从消费品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来看, “滞后消费”政策对消费品市场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滞后消费”同市场供给短缺并存并进一步形成消费萎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试行了“超前消费”政策,试图通

11、过消费需求的增长来推动社会供给的增加,其主要标志是:消费基金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居民的货币收入超过了生产的增长速度;职工工资增长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然而,“超前消费”政策不但没能刺激供给,解决我国消费品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供给不足的矛盾,而且还加剧了供求矛盾紧张局势。因为过度的消费需求膨胀,必须导致严重的卖方市场,从根本上讲不利于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却会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同时还严重影响了价格体系的调整与改革。有鉴于此,目前的消费政策应该采用诱导型的适度消费政策。诱导型是指消费政策在控制市场供求总量、供求结构时,由直接的行政控制和协调转变为市场参数协调,消费总量和结构

12、在市场参数诱导下形成。适度消费是指使消费基金的增加同社会生产力增长水平相适应,具体而言就是:社会消费水平总额增幅要与同期国民收入增长幅度相适应;职工平均收入水平增长幅度要同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相适应。这样,既能使消费基金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人民生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得到逐步改善,同时又能防止消费基金的过速增长和居民需求超前发展。(三)理顺价格机制理顺价格机制是理顺消费品市场运行机制的基本点。在这方面,主要有以下两点:1取消商品价格的“双轨制” 。目前,消费品价格的“双轨制”已经基本上被取消,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部分已上升到90%左右,但还有少数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仍有“双轨”之差。工业

13、原材料价格的双轨之差将影响消费品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可以考虑今后两、三年内所有商品价格全部放开,全部进入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营和市场定价目转道,以促进消费品市场的发育。2放开劳动力价格。放开消费品市场价格必然要求放开劳动力价格。如果只放开消费品价格而不使劳动力价格通过有调控的市场来决定,会导致二者冲突加剧,抵消放开消费品价格的积极作用。放开消费品价格,意味着价格的形成摆脱了行政控制,而劳动力价格工资依然由行政协调,则味着工资的形成不受市场机制的约束,而是由“场外分配” 、 “场外攀比”的行政方式形成的,与消费品市场运行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导致了消费品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双轨制”形成方式。而一

14、个完善的消费品市场,供给和需求至少要同时受市场机制协调、约束的。供给过程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而需求过程则由行政机制的作用形成,这必然导致市场中两个基本方面供求相互脱节。因此,只有价格和工资都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时,即只有当供给和需求都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时,消费品市场运行才会产生反馈性回路,供求关系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四)重新构造流通组织消费品市场发育和完善,离不开一个强大的流通组织体系。在这方面,一是要深化商业企业改革,重新构造企业行为机制,发挥国有商业的主渠道作用,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在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国有财产经营的股份所有制模式。二是发展经营内容和经营形式各不相同的专业化流通企业。在破除部门观念,发挥宏观统一规划的优势之下,大胆采用西方国家证明行之有效的商业组织、经营形式,如期货交易、代理经营业、租赁业、信用购销等等。三是完善市场组织,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整顿工业品贸易中心,整顿、完善各类批发市场,积极进行全国性或区域性大型批发市场的探索,彻底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促进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