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核子动力的发展概况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043376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间核子动力的发展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空间核子动力的发展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空间核子动力的发展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空间核子动力的发展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空间核子动力的发展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间核子动力的发展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间核子动力的发展概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间核子动力的发展概况空间核子动力的发展概况1 空間核子動力的分類空間核子動力包括空間核電源和核子推進,用來給航天器提供電能和推進動力.空間核子動力是軍民兩用技術,可以滿足通信衛星、軍用衛星、空間站、空間運輸、空間武器作戰平臺、深空探測、外星基地等對電能和推進的需求.1.1 空間核電源空間核電源分為空間核反應爐電源和放射性同位素電源.空間核反應爐電源通過靜態轉換或動態轉換的方式把核反應爐的裂變熱能轉變為電能.靜態轉換直接把裂變熱能轉變為電能,通常採用熱電偶轉換和熱離子轉換方式.動態轉換先把裂變熱能轉變為機械能,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一般採用佈雷頓迴圈、朗肯迴圈和斯特林迴圈中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

2、電源分為放射性同位素電池和放射性同位素動態發電系統兩種,前者採用的是熱電直接轉換的熱電偶轉換方式,後者則採用動態轉換方式.一般說來,靜態轉換技術難度較小,但轉換效率較低;動態轉換技術難度大,轉換效率較高.另外,放射性同位素熱源也廣泛用於空間任務中.1.2 核子推進核子推進分為核熱推進和核電推進.核熱推進與核電推進的共同點都是以核能(例如核反應爐的裂變熱能)作為推進的能源.區別之處在於,核熱推進利用核反應爐核裂變產生的熱量直接加熱推進工質;核電推進則是先把裂變熱能轉變為電能之後,再利用電能電離和加速推進工質.兩者相比,核熱推進的推力可以很大,比沖卻不如核電推進高;核電推進的比沖很高,但推力卻比較

3、小. 1.3 雙模式(電源/推進)空間核子動力系統把空間核反應爐電源和核子推進相結合,可以構成既能給航天器提供電能,又能提供推進動力的功能強大的空間核子動力系統,如空間核反應爐電源/核熱推進系統,以及空間核反應爐電源/核電推進系統. 2 空間核子動力的特點 2.1 空間核電源的特點目前,航天器使用的空間電源主要有 3 類:化學電池、太陽能電池陣-蓄電池組聯合電源和核電源.化學電池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內阻小,工作電壓平穩,適合大電流放電,但工作壽命短,低溫性能差,功率也比較小,最多到幾百 W.太陽能電池陣-蓄電池組聯合電源技術成熟,性能可靠,工作壽命長,供電能力強,可實現數十 kW 的電功率,是

4、現在應用最為廣泛的空間電源.但是,在大功率條件下,採用太陽能電池陣將帶來一些難題:依賴光照條件,對發射窗口、軌道參數、飛行程式、飛行姿態和對日定向等均有嚴格限制,對航天器總體設計提出了比較苛刻的要求;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陣對機動飛行和低軌道飛行帶來較大阻力,需要攜帶大量燃料進行軌道維持,同時也存在安裝和展開的技術困難;展開面積大,結構複雜,難以實現高精度和高穩定度的姿態控制;受空間碎片、隕石和外部打擊面大,也容易受輻射等因素的影響,從而造成破損、性能下降或失效,生存能力差;在陰影、深空等環境下不能工作.所以,太陽能電池陣-蓄電池組聯合電源在軍事航太方面沒有優勢,而深空探測則不能使用太陽能電池陣-

5、蓄電池組聯合電源.放射性同位素電源(主要指熱電直接轉換的放射性同位素電池)功率小,壽命長,工作可靠,已廣泛用於對功率需求不大的各種空間任務中.空間核反應爐電源技術難度高,研製週期長,要考慮輻射防護和核安全等特殊問題.但空間核反應爐電源具有重要優勢:易於實現大功率供電,能為航天器提供數 kW 至數 MW 的電能;能量密度大,在高功率下,品質比功率優於太陽能電池陣-蓄電池組聯合電源系統;重量輕、體積小、比面積小、阻力小、受打擊面小,隱蔽性好;功率調節範圍大,具有快速提升功率的能力,機動性高;不依賴太陽輻射能,不需要對日定向,可全天時、全天候連續工作;環境適應性好,具有較強的抗空間碎片撞擊能力,可在

6、塵埃、高溫、輻射等惡劣條件下工作.空間核反應爐電源是軍事航太的理想電源,是深空探測不可替代的空間電源.2.2 核子推進的特點核熱推進系統(即核火箭發動機)與液體火箭發動機很相似,主要差別在於核熱推進系統利用核反應爐替代了液體火箭的燃料燃燒室,用單組分的工作介質氫替代了液體火箭發動機的雙 元液體推進劑(液體燃料和液態氧).從原理上分析,核熱推進系統與化學火箭發動機相比具有 3 個優點.第 1,核裂變(或核聚變)過程中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是化學燃燒(或 爆炸)產生的能量所不能比擬的,兩者之差是100 萬倍.歸根結蒂,能量是推進動力的源泉. 第 2,與巨大的能量釋放相對應,核裂變(或聚變)比化學反應能

7、獲得更高的溫度.高溫或超高溫是使工作介質達到高流速、火箭達到高比沖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第 3,核熱推進系統只需要一種成分的工作介質,而不像化學火箭那樣需要兩種(如液體火箭)或兩種成分以上(如固體火箭)的工作介質.比沖(Is)是火箭發動機最重要的性能參數之一,也叫比推力,單位是“秒(s)”.核熱推進系統的根本優勢就在於可以利用分子量最小的單組分工作介質得到最大的比沖.如果以“氫”作為工作介質,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條件下,核熱推進系統的比沖要比化學火箭的高出 2倍多.由於比沖高,完成相同的空間飛行任務,核熱推進系統所需推進劑的品質僅為化學火箭發動機推進劑品質的 1/3.而所需的任務成本不到化學火箭發動機

8、的 44.表 1 給出了利用核熱推進系統和化學火箭發動機完成火星任務的計算結果.從中可以看出,與現行的化學火箭發動機相比,核熱推進系統具有極大的優越性. 表 1 火星往返飛行任務 參 數 化學火箭(H2/O2) 核熱火箭 (固態芯)有效載荷/t 100 100 飛行時間/a 1 1 等效速度變化/kms-1 7.7 7.7 比沖(Is)/s 500 1000 品質比(初始/最終) 4.806 2.192 結構品質/t 25 15 推進劑品質/t 475 137 在低地軌道總的 初始品質/t600 252 有效載荷份額/% 0.167 0.397 任務成本/億美元 30 13 核電推進系統(核電

9、火箭發動機)的技術基礎是空間核反應爐電源和電火箭技術.核電推進系統的特點是具有極高的比沖(例如 8000s)和較大的推力(0.66N).把核電推進系統用於地球衛星的位置保持、般天器的軌道轉移和深空探測,可以極大地提高航天器的效能比. 3 空間核子動力的發展概況早在 20 世紀 50 年代,美國和俄羅斯(以下均含前蘇聯)就正式開始研發空間核子動力技術,主要著眼於裝備軍用衛星、戰略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軍用目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了重大成果.3.1 美國的情況1955 年,美國制定了 SNAP(System for Nuclear Auxiliary Power)計畫.1961 年,

10、發射了裝備有放射性同位素電池(SNAP-3B7)的宇宙飛行器.1965 年,SNAP-10A 空間核反應爐電源在 Snapshot 太空船上進行了試驗.SNAP-10A 是世界上第 1 個空間核反應爐電源,也是美國發射使用的惟一 1個空間核反應爐電源,電功率 500W,在空間運行了 43 天.到本世紀初,美國已在 25 次空間任務(例如“先驅號” 、 “伽利略”號、 “卡西尼”號等)中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電源系統,最大的電功率達 300W.到 20 世紀末,美國執行過的、與研發空間核子動力有關的重要計畫還有:(1)核火箭發動機研究計畫(ROVER/NERVA)(19551973 年),建造了 2

11、0 座全尺寸的、用於核火箭試驗的固相核反應爐(包括顆粒床反應堆),對“NERVA”核火箭進行了除飛行試驗之外的多種試驗.顆粒床反應堆成為上世紀 80 年代初期“森林之風”(Timberwind)專案、也即後來的“空間核熱推進”(SNTP)專案的基礎.(2)戰略防禦計畫(SDI)(上世紀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期),其中包括“SP-100”計畫,即研製電功率 100kW、壽命 710 年、重量3t 的熱電直接轉換的空間核反應爐電源,應用方向是空間武器和核電推進.1993 年,SP-100 系統已達到詳細設計和部件驗證階段,所有與反應堆有關的可行性問題都成功地得到解決;燃料元件的關鍵測試已

12、經完成,製造工藝和性能證明是合格的;材料考驗回路運行了數千小時而沒有損壞,驗證了傳熱系統材料和設計的適用性;電磁泵的磁性試驗已經完成,設計已通過最終審定;控制系統軟體已經被確認;熱電轉換材料的研發已達到設計水準.SP-100 的研究成果為“空間探索計畫”(SEI)的核電推進方案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3) 空間探索計畫(SEI)(上世紀 90 年代初期),即老布希總統鼓吹的人類登陸火星計畫.該計畫的初步實施,明確了人類登陸火星任務的基本要求,以及滿足這些要求相應的核熱推進系統所應達到的性能指標,見表 2 和表 3.這幾個計畫都沒有最終完成.表 2 載人的火星探測任務要求 參 數 發射時間/a

13、 2016 發動機開始使用時間/a 2015 系統初始品質/t 124 軌道配置/km 407 返程品質/t 40 任務週期/d 600 火星表面停留時間/d 30 反應堆最大輻射 人員艙可靠性 0.995 設備艙可靠性 0.975 表 3 核熱推進系統的設計參數 參 數 發動機的總衝力/kN 334 發動機數量/臺 1 反應堆熱功率/MW 1500 發動機衝力/重量比 41 比沖/s 850 噴管擴展比 1001 推進運行時間/min 120 任務次數 1 起動迴圈次數 6 任務時間/d 434 從 2003 年起,美國開始執行所謂“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計畫.在技術層面上該計

14、畫包括研發新一代放射性同位素電源系統、以裂變核反應爐為基礎的空間電源系統和先進的電推器、 “木星冰複衛星軌道器”(JIMO-Jupter Icy MoonsObiter)3 項內容.目標任務是研究帶有核電推進系統的星際太空船以探測木星最大的天然衛星.美國對 3 種空間核反應爐電源系統進行了評價:液態金屬冷卻的核反應爐、熱管冷卻的反應堆,以及氣體直接冷卻的核反應爐.這 3 個系統都是以高濃鈾為燃料的快堆,採取動態能量轉換方式.可以說,“普羅米修斯”計畫是“SNAP”計畫和“ROVER/NERVA”計畫的綜合與繼續.3.2 俄羅斯的情況俄羅斯雖然很早就成功研發和應用了釙-210 放射性同位素電池,

15、但發展重點卻是空間核反應爐電源和核熱推進.從 1961 年起,俄羅斯研發了 4 種型號的空間核反應爐電源系統:ROMASHKA 轉換器-反應堆、BUK 型空間核反應爐電源、TOPAZ-1型空間核反應爐電源和 TOPAZ-2 型空間核反應爐電源.前兩種為小型快堆,熱電偶直接轉換;後兩種為超熱中子堆,熱離子直接轉換.從1967 年開始,俄羅斯先後把 31 個 BUK 型空間核反應爐電源成功應用在太空船的海上雷達觀測上.1987 年,兩個 TOPAZ-1 型空間核反應爐電源在 Cosmos-1818 和 Cosmos-1867 太空船上成功地進行了試驗.俄羅斯的 TOPAZ 型熱離子空間核反應爐電源

16、被認為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先進的空間核電源.俄羅斯研發核子推進的工作始於 1950 年.在 1965 年,決定建造衝力 36kN、比沖大於 900s 的核火箭發動機 RD-0410(11B91).為了提供與核熱推進系統實際運行工況一致的試驗條件,專門建立了“IGR”高通量石墨脈衝堆、 “IVG-I”實驗反應堆和“IRGIT”實驗性原型堆.在“IGR”反應堆上完成了核熱推進系統燃料元件的動態試驗,在“IVG-1”反應堆上完成了燃料組件的壽命考驗,把“IRGIT”實驗性原型堆運行到 90MW 的功率水準.俄羅斯在核熱推進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在於,成功研製了核火箭發動機的燃料元件和燃料組件,建造出了 RD-0410 型核火箭發動機試驗樣機,在著名貝加爾試驗台架上完成了全尺寸核火箭發動機反應堆的幾個試驗系列,驗證了建造核火箭發動機以及雙模式(電源/推進)空間核子動力系統的可行性.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政府在 1998 年發佈了俄宇航核子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