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后教学法与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102174 上传时间:2017-08-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后教学法与教学法的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后教学法与教学法的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后教学法与教学法的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后教学法与教学法的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后教学法与教学法的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后教学法与教学法的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后教学法与教学法的比较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后教学法与教学法的比较研究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后教学法教学法比较 论文摘要:“ 后教学法”是 20 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外语教学研究中出现的超越传统“教学法”概念的新思想。作为一种新思想,它并没有简单地否定传统教学法,而是在学习、分析和深入研究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创新了传统教学法。它的重大贡献就在于突破了传统教学法的思维局限,把教学经验系统化, 使之上升为理论,并重新定义了教师、学习者和教师教育者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对教学法的继承 后教学法又称后方法。它摆脱了教学法流派中推崇一种或叠加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采取灵活、开放、动态的外语教学思想,吸取教学法中的合理成分,继承并超越

2、了教学法。 几个世纪以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语言学者和外语教学研究者一直不断地钻研、探所各种教学法,以便提出更加有效的新理论为教学服务,其中外语教育界最有影响力的七大流派有: (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 (二)直接法(DirectMethod)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ism,AudiolingualMethod) (四)情境法(SituationalMethod) (五)认知法(CognitiveApproach) 2(六)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 (七)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App

3、roach) 通过对各教学法优缺的不断学习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发现共同的特点是忽略了具体的教学环境、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事实上外语教学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教师应该全面分析具体教学环境,把握影响外语学习的种种变量,把教学法和教学实际相结合。 后教学法在强调学习、分析、综合和创新教学法的理念下,使教学法成为其理论创新的来源,把学习教学法作为自己理论的起点和基绌, 并认为教学法是外语教学有益的工具。教师掌握的教学法越多,对外语教学理解就越全面、越深入,就越有可能创新教学法。后教学法鼓励教师建构自己的教学理论,推动基于对当地的语言、社会文化和政治特征正确理解之上的“语境语言教学”

4、 。 据此原则, 库马批判教学法,进而提出十个宏观策略(macro-strategies)。一是学习机会最大化,课堂教学是创造和利用学习机会的过程,其中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参与; 二是意图曲解最小化,尽量减少师生之间的意图被曲解的可能性;三是促进协商式交流,鼓励使用目的语的有真实交际意义的师生交流和学生间交流;四是培养学习自主性,指导学生发现掌握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和自我监控能力;五是增强外语语感, 不仅注意语言形式结构, 还要注意语言的交际价值和社会功能,增进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六是启发式语法教学,提供丰富的语料库并引3导帮助学习者逐渐形成内化知识的能力;七是外语输入的语境化,提供语言输入的语篇上下文

5、、交际环境和文化背景;八是语言技能综合化,听、说、读、写技能综合全面发展;九是语言教学的社会性,注意语言知识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的结合;十是提高文化意识,鼓励语言学习者以自己的文化和教育背景为基础,积极创设学习机会,参与课堂交际。 二、对教学法的超越 后教学法是 Kumaravadivelu 于 2001 年提出的一个三参量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三个基本参量分别是具体性、实际性、社会性。他提出对待教学法的新思路。其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 教学经验理论化。 他提出教师的教学经验应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是后教学法超越教学法的重要体现。教师经验理论化意味着教师的教学经验应当通过自我

6、实践不断反思,通过教学实践来证实或证伪教学理论,并使之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外语教学经验来源于教师不断的外语教和学的实践经验,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可是又有其自身的缺陷,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所以具有片面性和非本质性的特点。 (二)三种身份(教师、学习者、教师教育者) 重新定义。 在“后方法”外语教学的理论框架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理论的执行者,而是教学研究者、实践者和理论构建者的统一。教师应该对教学中各种变量作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筹划方略并依据具体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4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检验各种教学理论,反思修正自己的信念,接纳新理念,

7、 从而不断构建和完善出一整套符合教学实际要求的个性化教学理论。有关学习者,强调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主动地位,认为外语是学会而非教会的。学习者在外语教师帮助下掌握认知、元认知和情感技能, 努力培养学生成为那些愿意和能够负责自己外语学习的自主学习者和与他人有效合作的共同学习者。外语学习中与他人协作学习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学习者要协商讨论面临的共同困难,承担搜索和分享学习信息的责任,同时主动把握与合格外语使用者交流的机会。有关教师教育者,传统教师教育者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各种教学法灌输给未来的老师们,并建议他们采用最佳教学模式,同时据此进行训练并评估。而在后教学法中,教师教育者主要作用是帮助教师确立和掌握外

8、语教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使教师在获取教学技能的同时,开阔自己的视野,创新自己的思维, 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使自身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Kumaravadivelu,B.Macro-strategiesforthesecond/foreignlanguageteacherJ.ModernLanguageJournal,1992. 2Kumaravadivelu,B.Thepostmethodcondition:(E)mergingstrategiesforsecond/foreignlanguageteachingJ.TESOLQuarterly,51994,(1). 3Kumar

9、avadivelu,B.TowardapostmethodpedagogyJ.TESOLQuarterly,2001,(35). 4Kumaravadivelu,B.APostmethodperspectiveonEnglishlanguageJ.TeachingWorldEnglishes,2003,(22). 5Kumaravadivelu,B.BeyondMethods:Macro-strategiesforLanguageTeachingM.NewHavenandLondon:YaleUniversityPress,2003. 6屈菲.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演进及影响J.北方论从,2007,(3). 7董金伟.理解语言教学 从方法到后方法 述介J.现代外语,20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