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与美术教师角色转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017855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与美术教师角色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标与美术教师角色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标与美术教师角色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与美术教师角色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与美术教师角色转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与美术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标与美术教师角色转变新课标与美术教师角色转变本文来源:论文 http:/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等。新理念、新角度、新措施,这一切的转变,都让我真切地意识到,新课标为美术教育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天空,也为我们这些改革前沿的一线教师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机遇与挑战。新课程方案的理念是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这无疑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效益,但这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重新定位,变换角色。美术老师该如何转变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育中师生的教学、交往

2、的方式,全面平衡文化素质,面向未来,成为最具活力的教育创新实践者是我们所要面临承担的新角色。 一、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 如我在人教版美术鉴赏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一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法国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时,我让学生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整个画面给人的感受,很多同学说:“激昂” “奋进”!然而也有细心的同学看到女眷们的哀痛表情,于是又有很多同学说“悲痛” “哀伤” 。这些回答都对,但又都不全面。于是我挑选几名同学让他们分别扮演画面中的不同人物,并根据画面中人物的角色配上对白。学生表演得非常投入,在三兄弟斗志昂扬的宣誓声中,场下的学

3、生也被气氛所感染,叫好声一片。我介绍作品的同时交代另一层背景两个决战城邦之间有着密切的通婚关系,即将和荷拉斯兄弟决斗的对方城堡的三个壮士中的其中一人就是妹妹的未婚夫。这时场下同学恍然,作品中妹妹的选择变得进退两难,这场决斗对双方的家庭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和伤害。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行这场决斗?牺牲小我,顾全大家的结论也就顺利成章地得出来了。最后再来问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场面更为贴切,几乎是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出“悲壮”!作品的深刻内涵就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体验过程中被学生所理解了,而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已经不留痕迹地渗透到他们的心里。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愉

4、悦性和创造性,强调艺术教育的个性化,主张开展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美术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教师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适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使美术课程更具吸引力。 在组织教学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根据学生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因材施教,要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中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美术新课程有了新的标准、新的教材,但至关重要的是新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会深深地影响教学内容,过程到头来比内容更起作用。这中间美术教师参与、引导的作用是关键。 二、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如在美术

5、鉴赏模块的“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中,我通过音乐(如高山流水)、诗词(如山居秋暝)这些学生熟悉的知识来感悟中国山水画独有的意境,在有了一定初步了解后,我提出让学生分小组用美术以外的方式来尝试体现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很多同学倍感惊讶,明明是美术课却不用美术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学生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我提醒他们就像我们之前欣赏的音乐、诗词等就属于非美术的范畴啊,就像语文课中所学的修辞方法通感一样,不同的领域里有一些东西却是相通的。同学们似有所悟,七嘴八舌地讨论后,第一小组派了一位同学为大家声情并茂地吟诵诗辞歌赋,另一个小组则选派会吹奏笛子的同学为大家演奏了一曲悠扬的笛子曲目,演者听者皆十分陶醉。第三小组

6、居然派出了体育课代表为同学们打了一套刚柔并济的太极拳,不禁博来阵阵喝彩。第四小组派了两位同学拿出棋盘在讲台上对弈下起围棋来,刚开始其他同学还有些困惑,但很快就有同学顿悟出此乃国画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来,雷鸣般的掌声也豁然响起。这样的体验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了中国山水画的内涵,而学生们新奇的构思也开拓了我的思维。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乐趣。 三、在美术教学评价中,由学科成绩的裁判者变成美术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传统型的美术课程评价,片面强化其甄别和选拔功能,只重视结果评价,不重过程评价,教师扮演着终结性和惟一性的课程裁判者, 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

7、极境地。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评价观,美术教师必须由学科成绩的“裁判者”变成美术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评价不是目的,促进美术学习才是目的。在评价学生作品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作用,自我认识,沟通情感,使学生更能读懂美术作品的内涵。评价应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 新课程的改革给我国的教育机制注入了新鲜血液,为美术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不断完善其他相关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与科学、美与社会、美与生活的和谐关系。在新课标理念下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现新的自我蜕变和跨越。 在美术新课程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使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力的保障。与新课程同行的美术教师将拥有和展现教学的青春活力。中国论文网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