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017784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瓯海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瓯海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瓯海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瓯海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瓯海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瓯海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瓯海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瓯海区瓯海区现现代畜牧代畜牧业发业发展展规规划划( (讨论讨论稿)稿)( (2011-2015 年)年)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天下、稳民心和事关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产业。为全面推进我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 2011 年2015 年。一、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扶持和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引

2、领下,我区生态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规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畜产品消费需求,促进了农民增收,推进了新农村建设。1.畜产品供给稳定,产业贡献突出。2009 年全区肉、蛋产量分别达到 15571 吨、3927 吨,均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比 2005 年分别增加 30.3%、21.7%,产品供给稳定,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奶产量因养殖效益低和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低于规划目标;全区畜牧产值 2.7 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 22.生态规模养殖快速推进,发展空间有效拓展。通过大力推进农牧结合的规模化生

3、态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改造、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治理等工作,拓展了畜牧业发展空间,全区新建和改扩建种养紧密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牧场7 个,完成了存栏生猪 200 头以上、奶牛 20 头以上的 18 家养殖场畜禽排泄物治理工作。2009 年瓯海区开展温瑞塘河畜牧业整治,全区关、停、转、迁养猪户 526 户转移生猪计 98591 头。生猪规模化程度达到 77.5%,肉禽和蛋禽规模化程度分别达到93%、99%。全区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也已超过 80,有效推进了“生态区”建设,加快了新农村建设。3.合作组织迅速发展,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全区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已达 28 家,全区现

4、有畜牧龙头企业 9 家,其中省级 2家,市级 5 家,区级 3 家。畜牧专业合作社 19 个,社员 650 个,出现了一大批年产值超 1000 万元的养殖和加工企业。种苗、饲料、养殖、销售、加工紧密结合、利益联结、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势头良好。畜产品及饲料等加工得到较快发展,拥有利河伯、一鸣、爽康、磅称、五谷等多个畜产品及饲料著名商标。5.兽医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监管成效显著。在全区实施了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建成了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测、动物防疫技术支撑、动物防疫物资保障等系统,

5、率先建立了全区重大动3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全区未发生确诊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无重大畜产品药物残留中毒事件发生,畜产品“瘦肉精”抽检阳性率下降到 0.1%以内,有效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推进了“平安瓯海”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回顾“十一五”畜牧兽医工作,其主要经验是:-把坚持发展、保供增收放在首位。瓯海经济社会发达,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承载能力低,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压力大,一些人对瓯海要不要发展畜牧业也曾怀疑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合理调整畜禽养殖规模,为全区提供质量优、数量足、品种多、结构合理

6、的畜产品,维护了市场稳定;来自牧业的产值和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位居十大农业主导产业首位,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财政投入力度显著增加。“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产业发展、科技推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兽医工作的财政保障机制更加健全,有力地保障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把公共安全作为基本要求,狠抓防疫和安全不放松。我区畜牧兽医事业坚持科学发展,突出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畜牧业发展与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安全的关系,率先推进重大动物疫病4防控责任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监管责任人

7、,严密构筑五道防线;理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加强产出管理。-尊重群众的创业创新精神,在攻坚克难中谋发展。我区农民群众的创业精神强,创新潜能大,推动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他们是畜牧业发展的主力军,农民企业家在其中发挥了核心力量。各级畜牧兽医人员也善于总结经验,破解难题,能够把中央和省、市关于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十一五”以来,我区畜牧业的用地、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畜牧部门审时度势,以生态畜牧业建设为抓手,推进畜牧养殖标准化、设施化、生态化建设,为现代畜牧业发展赢得了发展的空间。-把科技强牧、人才兴牧作为重要支撑,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

8、力。我区加大对畜牧科技投入,注重从业人员素质提高。通过畜禽种苗工程建设,全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供种能力明显增强。科研自主创新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产学研协作、农科教结合更加紧密,畜禽良种技术和生态养殖、集约型生产、饲料营养、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先进工艺装备、资源循环利用、畜产品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广泛应用。开展了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强化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有力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畜牧兽医管理和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完善,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持续加强,使我区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5(二)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机遇“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阶段,是全面统筹城乡

9、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畜牧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有利条件政策环境继续趋好。“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畜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提出了“粮猪安天下”的战略论断,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政策措施。各级政府也将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保障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并列为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制定了畜牧业用地、规模化生态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良种推广和畜牧业保险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十二五”期间将延续并不断完善,畜牧业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为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

10、展提供重要保障。经济发展环境更优。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将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公共财政将更多地向农村和农业倾斜,会给以农牧结合、生态养殖、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民和工商业者对发展现代6畜牧业表现出高涨的投资热情,将成为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我区畜牧业实现了较高的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养殖,农牧结合、生态养殖、产业化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共识,并且我区山地资源丰富,具备发展规模化生态养殖的条件;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较完善,畜牧科技支撑力较强等,这些均为

11、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环境资源约束更加突出。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畜禽养殖区域布局,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主要饲料原料对畜牧业发展的约束会更加突出。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动物疫病仍呈多样化、常年化态势,疫情日趋复杂,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依然严峻,防控难度大;违法使用违禁药物等造成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或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将会严重影响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产业化机制还不够完善。畜牧产业化发展虽有一定基础,但龙头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较低、与基地(场、户)的利益联结不紧密,还缺乏集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畜产

12、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畜牧产业化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发展7较快,但经济实力普遍不强;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联结不够紧密,产销利益分配失衡。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畜禽新品种培育能力弱,科研、教育、推广衔接不紧,部分新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违禁物质检测技术滞后;畜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自主研发的先进畜牧机械设备少;畜牧从业人员老龄化、整体素质下降,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和规模养殖场适用人才匮乏,先进科技成果和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应用难。投入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技研发和推广、人才培养等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投入仍然不足,与发展现代畜牧业,推动畜牧产业转型升

13、级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市的统一部署,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有效保障供给和维护公共安全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动物防疫监督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保障,深入推进农牧结合、生态规模养殖,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在稳定生猪、奶牛产业的基础上,突出发展肉禽、蛋禽等节粮型动物,加快发展蜂产业和特色畜禽养殖业,继续提升饲料兽药产业,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新型产业体系,促进畜牧8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

14、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坚持协调发展。深入开展温瑞塘河畜牧业综合整治,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依托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培育新型产业主体,引领产业升级和协调发展。3.坚持生态养殖。立足资源循环,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集产品优质、产出高效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一体,实现可持续发展。4.坚持依靠科技。鼓励科技创新,强化畜禽良种、环保节约型饲料、智能化生产设施和动物防疫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机械化、设施化,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畜牧业竞争力。5、坚持政府扶持

15、。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指导作用,完善产业发展政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加大产业发展和公益9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鼓励多元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畜牧业生产,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6、坚持依法管理。依据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完善责任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服务体系,保障畜牧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完善畜牧兽医保障投入机制。(三)发展目标到 2015 年,构建起农牧结合、高效生态、优质安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使全区畜牧业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优势明显、产业集群发

16、展、产品优质安全、市场供给充裕、竞争能力领先、经济效益显著,与自然环境友好发展。具体目标为:.畜产品自给水平保持稳定。生猪饲养量稳定在 20 万头(存栏 8 万头、出栏 13 万头),牛存栏 2400 头,羊饲养量 6000 只,家禽饲养量 500 万只,肉、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 1.8 万吨、0.5万吨和 0.3 万吨,猪肉等主要食用畜产品自给率达到 30%以上,无公害标准以上畜产品占畜产品总量 60以上,主要畜产品在满足大众消费的同时,加快向多元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2.产业贡献持续提升。畜牧业产值达到 3.5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40%左右,饲料和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 6 亿元,农民人均年牧业收入 500 元以上。103.产业基础更加巩固。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水平继续提高,全区新建或改扩建畜禽生态规模场(小区)10 个,特色养殖基地5 个,生猪、奶牛、家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 85%、98%、90%以上,设施化养殖全面推广,规模场养殖排泄物得到有效治理,资源化利用率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