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的歌》教学设计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016845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土地的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红土地的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红土地的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红土地的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红土地的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土地的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土地的歌》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小学音乐小学音乐红土地的歌红土地的歌一、一、教案背景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小学 2, 学科:音乐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一、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 。 二、让自己的长辈讲讲有关毛泽东的故事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事。二、二、教学课题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1、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浏阳河 ,并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 进行听赏。 2、能认真听赏洞庭鱼米乡和湖南民歌放风筝 ,了解湖南民歌民间小调的特 点,以及放风筝的传统文化。 教育方面: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人民对共产党和

2、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产生对 湘赣红色革命圣地的热爱之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三、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 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小学六年级音乐红土地的歌 。本课所选取的内容是湖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用 “红土地”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湖南是红色革命圣地,并让学生对这块革命圣地上的音乐文化以 及相关背景有所了解。 学唱浏阳河 ,主要是让学生在感受歌曲的清新优美和质朴明快的湘味的同时,体会翻 身的人民对共产党和人民的热爱。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浏阳河的相关演唱(奏)

3、的音乐资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 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课堂上带领学生学唱歌曲。用百度 在网上搜索不同演唱形式的录音,课堂放给同学们听,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图片 网上搜索下载浏阳河的示图和相关材料,做成 PPT 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 观感受。让同学们对歌曲的理解有切身体验。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学唱浏阳河的过程中,我先以抗日战争为切入点导入,引出了对 毛主席的介绍,然后再过渡到浏阳河 ,这样很容易让学生知道了歌曲的内容是歌颂毛主席 的。然后再展开对歌曲的学习。在教学中我把歌曲做了细致的分析,并把歌曲的多种演唱(奏) 形式展现给

4、学生,让学生对歌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我在歌曲的艺术处理教学中采用了学 生之间的合作、师生合作等方法,更进一步的表现了歌曲。我在分组练习中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编自演的提高过程。学生各个都积极踊跃参与,学习气氛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五、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红土地的歌红土地的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浏阳河 ,并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进行听赏。2、能认真听赏洞庭鱼米乡和湖南民歌放风筝 ,了解湖南民歌民间小调的特点,以及放风筝的传统文化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产生对湘赣红色革命圣地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5、学会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浏阳河 ,体会湖南民歌民间小调的特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注意音与节奏的准确; 2、了解湘赣地区的音乐文化及相关背景。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课件、相关音像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早在 1938 年,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早日争取红色 政权,让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毛主席采用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所以,很多 的地方都建有革命根据地,象湖南、江西等地,农民把这些地方称之为“红土地”。战争取得胜利后,举国上下一片欢呼,人民以各种形式来表达欣喜之情。全国 人民对毛主席也产生了无比敬重之情。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毛泽东。二、出示毛泽东

6、的相关材料: 1、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 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的一生 传奇,生平故事丰富多彩! 他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他使中国人民翻身得 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建国后他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 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歌颂毛主席的歌曲也应运而生。2、师: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南海“春耦斋”每星期六晚上总要举行舞会,毛泽东是经常来的。通常情况下,乐队为毛泽东奏起的第一支曲子是浏阳河。这首歌是湖南民歌,主要是歌颂毛主席。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7、浏阳河。3、浏阳河又名浏渭河,原名浏水,浏阳河十曲九弯,清波荡漾。河水清澈见底,鱼 游如梭,两岸古树参天,鸟语花香。 浏阳河掠云越波,传遍了五湖。下面我们一起 来学习一下这首优美动听的浏阳河 。 三、学唱浏阳河 (一)1、我们先来听一遍歌曲,请同学们找一找歌词中出现了几问几答,内 容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第一段: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 县?出了个什么人世界把名扬?第二段: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五十里的水路到湘江。江边 有个湘潭县,出了个毛主席世界把名扬。 (二)这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多播放几遍,学生跟唱基本就能学会, 然后再处理难点。1、

8、学生欣赏浏阳河2、学生随范唱演唱,注意乐谱的节奏与音准。老师强调美感、重难点后演唱全曲。3、欣赏张也演唱的浏阳河 。思考:与我们唱的有什么不同?这样演唱有什么特色?4、找出方言并朗读,体验民歌旋律与方言相结合的特点。歌词中的方言 河读成 ho 路读成 lou 出读成 qu 5、学生演唱歌曲,并用方言演唱。(三)歌曲的艺术处理(1) 、根据歌词的特点有问有答,可以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表现。学生邀请另一位同学,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这首歌曲(2) 、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问?什么样的情绪来答?师问生答演唱或者一生问众生答演唱(3) 、 浏阳河作为中国经典民歌,自创作以来,广为流传,分别有多位演唱

9、家,如蒋大为,李谷一,宋祖英等,以不同方式及风格进行演绎。教师播放浏阳河 不同的演奏形式,合唱曲、 钢琴曲、古筝曲等让大家欣赏。(4) 、小结:刚才我们接触了浏阳河的哪些表现形式。 (独唱、对唱、方言、合唱曲、 钢琴曲、古筝曲、 ) (四)分组练习(1) 、选组长。(2) 、给出评价标准:给大家 10 分钟的时间进行创编,看看哪个组的节目最好,最有创意。(3) 、学生展示。四、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首湖南民歌,感受一下与浏阳河的风格有什么不同。1、 (1)介绍洞庭鱼米乡创作的时代背景:洞庭鱼米乡写于 1959 年。1956 年夏天,作者第一次到洞庭湖区深入生活,正值根治水患之后的合作化高潮之际,黑

10、黝黝的土地,金灿 灿的谷穗,天水相连的湖面,扬帆捕鱼的船队,丰富的水产,农民舒畅的心,欢笑 的脸,一切都是那样的生机勃勃,真是个鱼米之乡。(2)学生欣赏思考:音乐风味几个乐段?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每一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什么场景?(3)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全曲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料阔高亢的慢板山歌,仿佛在眺望百里洞 庭的全貌,开阔优美,富于诗意。第二段是流动活跃的中板号子,好像置身于捕鱼 船队之中,朝气蓬勃,富于生活气息。第三段又回到第一段山歌。歌声渐渐隐去, 既描绘了白帆远影的湖山景色,又抒发了湖区人民热爱家乡的纯朴感情。2、听赏放风筝“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1、。 ” 天气渐渐转暖,又是一个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风筝成了春天的一道风景。 如今,放风筝早已变成了人们最惬意的休闲方式。沐浴着明媚的春光,呼吸着清新 的空气,放开手中一线,让风筝爱上春天的风,让心情尽情地飞翔。(1)介绍风筝:风筝是中国发明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品。千百年来,放风筝成为民间一项传统的体育和娱乐活动。(2)听赏放风筝学生听赏,体会音乐的情趣 音乐的基本情绪是什么?歌曲描述了怎样的内容? 歌曲描写姑娘们春日郊游放风筝的愉快心情。(3)学生随琴唱歌曲注意通常用化舌(得儿)增强欢乐气氛。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欣赏了几首湖南民歌,这几首都是红土地的歌。通过学习 欣赏让我

12、们知道了湖南民歌不仅有美丽动人的歌词,曲调也清新脱俗,别具一格,能表达出各种不同情感,其曲式结构严谨,曲体多样,尤其是衬词的运用,使民歌 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 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逛着沃尔玛,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抗日战 争时期的事吧,想一想当年在这些红色土地上发生的事吧。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 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 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继续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努力拼搏,去追寻金色的理想,追 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六、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 该教案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本节课的设计条理、清楚符合学生实际,学生易于接受。 2、 利用百度影像资料教学较为形象。 3、 重点难点突出,且对此的讲解细致易懂。 4、 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