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三高”人才建设 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016827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三高”人才建设 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强“三高”人才建设 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强“三高”人才建设 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强“三高”人才建设 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三高”人才建设 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三高”人才建设 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加强“三高三高”人才建设人才建设 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联集团) 于1987 年以原机械工业部四川仪表总厂为核心组建,是国家首批计划单列集团和重庆市国资委所属的国有重点企业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四联集团形成以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装置为主体,以 IT 专用集成电路及功能材料和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及特种汽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产业格局。先后为我国冶金、电力、石化、轻工建材、市政环保、新能源、城市轨道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提供了逾 6000 套大型成套技术装备,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称赞为:振兴民族仪表工

2、业的脊梁。四联集团现有职工 9524 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328 人,占职工比例的 14%.在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市国资委坚强领导下,现已成为我国经营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系统集成能力最强的综合性仪器仪表制造企业,经营规模连续八年排名国内自动化仪表行业首位,2009 年销售规模 53 亿元、利润总额 2.9 亿元。荣膺中国机械工业 100 强、中国电子信息 100 强、中国电气工业 100 强、重庆工业 50 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企贡献奖和改革开放 30 年全国企业文化先进单位等称号。四联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3、示范基地、重庆市人事局授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集团所属核心企业重庆川仪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十一五期间,四联集团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始终秉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兴企、人才强企战略,着力打造高层次经营管理、高层次技术研发和高层次技能人才的三高人才队伍,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加强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为了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四联集团始终注重打造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国内外市场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加强干部管理,探索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职业通道。完善了干部任免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干部选拨任用程序,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形成靠实干出业绩、凭业绩用干部的

4、用人导向,干部能上能下。同时,还积极探索在原行政管理职务系列之外创新内部经营管理职务序列,为企业经营管理骨干建立了除行政职务以外的晋升通道。在营销队伍中设立了首席营销师、营销带头人和营销骨干,聘任首席营销师 11 人。还准备不断深化,向首席财务分析师、首席管理师、业务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延伸。实行年度 KPI 量化指标考核,依据考核结果确定是否晋升、续聘和解聘,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注重培育,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后备人才保障。四联集团确立了发展五大产业板块、打造百亿集团的十二五发展目标,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后备人才作保障。四联集团在加强对现有干部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通过定期充实,定向

5、培养,业绩考核,动态管理,形成了后备人才库。采用专项培训、多岗锻炼等方式,将有理想、有知识、有激情、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近三年,已从后备人才库中选拔了 52 名优秀人才走上领导工作岗位。提升素质,增强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利用校企合作资源,不定期选送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到清华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进行专业培训。与日本横河电机株式会社、香港蒋氏基金、宁波建峰等世界知名企业和优秀管理培训机构建立共同培训机制,选送高层次人才学习国际国内先进管理经验。十一五期间,四联集团送培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600 余人次。同时,还不定期聘请国内外专家到企业讲学,丰富高层次人才

6、理论知识,增强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强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联集团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注重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内部高层次技术职务体系,激发研发人员创新潜能。为了进一步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四联集团结合自身实际,在国家专业技术职称之外,探索设立了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职务体系,并聘任了一大批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2010 年,内聘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 526 人,占技术人员比例 20%.建立了薪酬体系及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施年度动态考核聘任,形成了企业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特别是

7、首席专家年薪达 20 万元以上,并配备专车,彰显专家效应。坚持引智和培养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引进博士后人员进站,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借助外国专家智力共同研发,积极自主培养,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成果丰硕。四联集团先后引进 7 名博士后人员进站工作,并配备中青年技术人员当助手,在其指导下边学习、边研发,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理论实践水平;引进原汤姆逊北京半导体实验室工作团队加盟四联集团,为企业进入高清视频核心技术领域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与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联合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流量仪表等新产品。十

8、一五期间,四联集团先后送培 130 余名优秀中青年技术研发人员到高校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完成国家863计划等重点科技攻关及新产品研发项目200 余项,有效专利达 141 项, 流程工业现场总线核心芯片、互操作技术及集成控制系统开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 40%以上,85%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部分主导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高层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磨砺技艺提升品质四联集团在加强对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还注重加强高层次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培养能工巧匠,努力增强企业的核心制造能力。搭建职业发展平台,激发高层次技能人才立足本职岗位

9、成才。四联集团设立并聘任了 407 名公司级首席技师、岗位技术能手、高级技师、技师,占生产工人的 11%.实行年度考核聘任制,对各类技能人才设立相应岗位工资标准,并按职业等级实行技术津贴,易岗易薪,激发了一线工人学技术、钻技能的热情,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首席技师刘平,已报批国务院 2010 年度政府特殊津贴奖励。加强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四联集团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职业技能大赛,采用预赛与决赛相结合方式,预赛工种占主业一线工种 80%以上,生产工人参赛率达到 80%以上。通过竞赛强化培训,提高技艺,在企业内部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对获得技能大赛决赛各工种第一名的选手,四联集团直接聘为岗位技术能手,并晋升一级岗位工资,各工种第一名有资格晋升集团首席技师,对各工种前三名符合条件的,可晋升高一级职业资格。四联集团坚持每两年举办高级技工培训班,选送高级技工到技师学院、校企合作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建立师带徒制度,对青工实行师带徒培养,签订师徒协议,规定双方责权利,实行定期考核,鼓励职工一专多能、一人多岗,配以相应待遇。重庆川仪执行器记录仪分公司洪伟明师徒,获得重庆市总工会表彰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