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及其应对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012557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及其应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当代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及其应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当代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及其应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当代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及其应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当代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及其应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及其应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及其应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及其应对当代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及其应对基于经济发展模式内在缺陷的视角基于经济发展模式内在缺陷的视角作者:杜人淮 时间:2012-09-18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通常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存在密切联系,并一定意义上规定着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和规律。“滞涨”、“泡沫经济”和“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的产生,是战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呈现出的显著特征。战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出现的“滞涨”、“泡沫经济”和“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很大程度上由某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所致。为了规避中国经济陷入“滞涨”、“泡沫经济”和“中等收入陷阱”等风险,有必要采取有效举措,加快推动中国

2、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特征,而经济周期性波动通常与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密切联系,并一定程度上规定着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和规律。当代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源是利益关系矛盾和冲突,但经济发展模式缺陷是主要成因。(杜人淮,2012)“滞涨”、“泡沫经济”和“中等收入陷阱”等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新特征,这些新变化同有关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内在缺陷密切相关。研究当代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与经济发展模式内在缺陷的关系,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更好地规避“滞涨”、“泡沫经济”和“中等收入陷阱”等风险,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一、“滞涨滞涨”与依靠扩张型财政政策

3、等政府干预手段刺激需求的发展模式与依靠扩张型财政政策等政府干预手段刺激需求的发展模式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虽经历一个经济相对繁荣时期,但 20 世纪 70 年代却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出现了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并在过去被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滞涨”现象。滞涨时期,美国 1970-1979 年间的 GDP 平均增长率仅为 3.2%,1973-1982 年间美国和西欧工人的平均失业率均超过 10%。1965 年美国制造业设备利用率曾达到 86%,但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这一指标却降至 70%以下,1982 年美国倒闭的企业多达 23000 余家。(叶振勇,1999)“滞涨”已

4、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周期的顽症。“滞涨”现象的出现,对风靡西方的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有力挑战。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生产停滞和失业的增加同通货膨胀互不相容。面对“滞涨”问题,凯恩斯主义信奉者束手无策,既无法解释,也开不出治愈良方。在此情况下,其它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给出了各自的理论解释,观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新古典综合派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螺旋曲线为基础,用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现象;供给学派从有效供给不足角度就“滞涨”问题进行了解释;而货币主义学派用合理预期等因素对“滞涨”现象作出了阐述。为医治“滞涨”,这些理论学派还以各自理论为基础开除了不同的药方。尽管这些理论和主张

5、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未能深入地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内在缺陷视角来把握“滞涨”问题。20 世纪 70 年爆发的以“滞涨”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同西方国家采取的特定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二战后,西方国家为缓和或避免再度跌入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接受了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并通过“增税增支”财政政策等政府干预手段人为地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这种通过政府干预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虽暂时缓解了生产过剩问题,带来了经济的相对繁荣景象,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生产过剩的根源。不仅如此,经济繁荣景象还制造了需求规模扩张的假象,刺激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产品供给,使被掩盖的生产过

6、剩问题得以不断积累。一旦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丧失,或出现对经济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突发事件,被掩盖和累积的严重生产过剩问题就会瞬间爆发,导致经济迅速衰退,并造成大量失业。与此同时,政府长期实施刺激经济增长政策,还会造成物价上升压力不断超过生产过剩引起的物价下跌压力。当经济陷入衰退时,政府通常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致使危机期间物价不跌反升,进一步加剧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这样,危机期间就必然出现高失业、高通货膨胀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滞涨”问题。事实上,20 世纪 50、60 年代西方国家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科技革命和国际市场上石油等廉价能源的供应。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

7、展内外环境却出现了重大转折:长期积累的国内经济结构不平衡矛盾凸显,新技术革命创造的新产品达到饱和状态;石油输出国组织夺回石油自主权,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导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急剧攀升;战后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严重动荡。由于支撑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动力的丧失,依靠扩张型财政政策等刺激经济发展的模式终于走到尽头。以“滞涨”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的爆发,最终迫使西方国家不得不放弃依靠扩张型财政政策等刺激经济发展的模式。二、二、“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与过度依赖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等创造财富的发展模式与过度依赖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等创造财富的发展模式20 世纪 70 年的经济危机使西方国

8、家转而希望从其它经济学派中寻求医治“滞涨”药方。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进入西方国家政府决策者视野,并将其作为推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这些国家为适应减税和“借债增支”的政策需要,逐步采取和推行凭借其强大金融体系,依靠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创造财富的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的作用推动了股市、债市、房市的繁荣,其财富的快速累积效应又进一步刺激了内需的增长。这种快速累积财富的效应,导致投机日盛,促进股市、债市、房市进一步膨胀,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结果,虚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并日益偏离实体经济,最终引发了泡沫经济。“所渭泡沫经

9、济就是资产价格(具体指股票与不动产价格)严重偏离实体经济(生产、流通、雇佣、增长率等)暴涨,然后暴跌这一过程。”(三木谷良一,1998)。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泡沫的产生早有预测,认为“昨天,资产者还被繁荣所陶醉,怀着启蒙的骄傲,宜称货币是空虚的幻想。只有商品才是货币。今天,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到处叫喊:只有货币才是商品!象鹿渴求清水一样。他们的灵魂渴求货币这唯一的财富。”追求货币财富利益驱动,加上放松监管,必然导致整个经济的严重泡沫化。当经济泡沫膨胀发展到极限就不可避免地破灭,引发经济危机。虽然不同国家产生泡沫经济的具体原因有所不同,但与其采用依靠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创造财富的特定发展模式有关。其中

10、,日本、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最为典型。日本是战后出现泡沫经济问题最早,且影响程度最深的国家。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出口又遭受来自欧美不断加大的贸易摩擦压力,发展“实业”日趋艰难,从而迫使企业和居民将投资转向股票、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1985 年“广场协议”的签订,引发日元大幅升值,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为阻止日元升值,日本政府实行超低利率政策,使企业与居民进一步失去储蓄兴趣,把大量剩余资金投向回报相对较高的股票、房地产等领域,由此推动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不断攀升、连创新高。此时,日本政府本应进行必要管制,却反而进一步采取放松管制政策,批准福利金、国民养老金、邮政年金和人

11、寿保险等进入股票市场。不仅如此,日本政府还积极扮演“护卫舰”角色,为金融机构提供保护,导致金融机构疏于防范风险,致使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和不动产市场,对股市、房市泡沫的膨胀推波助澜,最终吹出了巨大经济泡沫。1989 年,日本经济泡沫达到最高峰,由于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无法得到实业支撑,在美国迫使日元升值和日本政府限制银行向房地产市场提供房贷等政策作用下,日本经济泡沫最终破灭。自此,日本经济开始走上长达 20 年的衰退之路。美国 20 世纪初爆发的 IT 泡沫和 2008 年房地产泡沫破灭等泡沫经济引发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则是 20 世纪 80 年代特别是 90 年以来,美国凭借其掌握的国际货币

12、美元发行权和美元强势地位,过度依靠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工具作为其经济增长动力的发展模式所致。“欧债危机”的发生及其不断蔓延,其深刻诱因也大致如此。三、三、“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与强调政府主导经济超赶和盲目自由化的发展模式与强调政府主导经济超赶和盲目自由化的发展模式“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产生,是当代世界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有现象。世界银行 2006 年的研究报告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首先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概念。基本含义是: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

13、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 1 万美元。(钱凯,2011)面对“中等收入陷阱”,仅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跨越。1972 年日本人均 GDP 接近 3000 美元,到 1984 年就突破了 1 万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花了大约 12 年时间。1987 年韩国人均 GDP 超过 3000 美元,1995 年达到了 11469 美元,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大约用了 8 年时间。而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阶段,迟迟未能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些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经济增长率开始放缓,甚至不增反降,出现长期停滞的徘徊局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

14、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拉美和东南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其中拉美某些国家最为典型。20 世纪 80 年代,许多拉美国家人均 GDP 就超过 3000 美元,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经历近 30 年的发展,到 2009 年的人均 GDP 依然徘徊在 3500 至 6000 美元之间,始终未能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20 世纪 90 年代末,阿根廷人均 GDP 曾上升到8000 多美元,但在 2002 年却又降至 2000 多美元,直到 2008 年才恢复到 8236 美元。1980年菲律宾人均 GDP 为 671 美元,2006 年仅为 1123 美元,若考虑通胀因素,其人均 GDP 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

15、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产生虽然原因比较复杂,但同这些国家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紧密相关。20 世纪 30、40 年代开始,拉美国家相继采取政府主导的以“进口替代”和“超前”城市化战略为主要内容的赶超发展模式,以此推动本国民族工业发展。拉美国家长期奉行的“进口替代”战略强调自给自足和经济超赶,虽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并使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家经济保持了 30 多年的稳定增长,但同时埋下了不少隐患,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然而,由于其“进口替代”战略忽视同全球产业链的衔接和本国比较优势的发挥,最终造成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另外,拉美国家的“进口替代”战略以牺牲农业发展作

16、为代价,结果还造成大量农民破产。拉美国家还积极推行超过工业化承载能力的“超前”城市化战略,促使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这不仅带来严重的“城市病”和收入差距等问题,而且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和人口地理分布的失衡,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和激化。拉美国家实施的以“进口替代”和“超前”城市化战略的经济超赶发展模式,主要由政府主导,但政府权力未得到有效制约。随着拉美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隐藏着的政治腐败和官员腐败问题日趋严重,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陷入衰退。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拉美国家实施政府主导经济超赶发展模式中积累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激化,其内在缺陷更加凸显。此时,这些国家不但没有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适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反而不顾本国国情接受和推行以“私有化、非调控化、自由化”为特征的新自由主义模式,实行超越财政限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福利政策,结果导致政府债台高筑、官员腐败猖獗和社会矛盾激化,致使经济发展严重滑坡。整个 20 世纪 80 年代,拉美地区的 GDP 年均增长率只有 1.2%,人均 GDP 增长则为负 0.9%,陷入了所谓“拉美陷阱”。 四、推进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