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避暑有奇招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996491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人避暑有奇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人避暑有奇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人避暑有奇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人避暑有奇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人避暑有奇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人避暑有奇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避暑有奇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人避暑有奇招一部甄嬛传,推开了现代人窥探古人度夏的一扇窗:盛着冰、伴着花,通过手摇转动送出凉风的“风扇”,“娘娘”“小主”们怡然自得专家说,古人度夏比我们现代人潇洒,甚至更有情趣。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窟室,也就是考究的地下室,放置有冰块,供贵族晚上在窟室通宵达旦内饮酒取乐,正如大家下班后,去泡空调房泡夜店一个道理,只是他们更低碳环保。下面,在探究古人如何度夏的同时也打探一下,哪些度夏方法能古为今用?住住两千多年前就有空调房两千多年前就有空调房古人度夏可比我们想像的有情调多了,而且他们在2000 多年前就有空调房了。先秦有窟室,而汉代皇宫里设有冬夏两用“空调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唐代,地位较高的

2、大臣家里出现了从拂菻国(东罗马帝国)流传而来的“进口空调”含凉殿。就是用水转动扇叶,风扇对凉水吹,形成冷气。明清时期,皇家宫殿房间内出现了可移动式冷源:即贮放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当冷气出孔;中部空间可储存食物、冰镇西瓜、冷饮。这种冷桶后来民间也用上了,还有进口货,称为“洋桶”。上山挖洞上山挖洞 下河洗澡下河洗澡巴渝古人度夏的方式比较原始,一般人选择上山挖洞、下河洗澡等。巴渝地区有钱的大户会建凉亭,有的在水边,有的在大宅旁。也有做露天水池的,供家人洗凉水澡使用。这水池相当于现代别墅里的私家泳池,一般在夜晚或避阳时洗凉水澡。这些避暑方式,至今在重庆一些农村地区还在使用。吃吃南宋冷饮店热卖冰激凌南

3、宋冷饮店热卖冰激凌古人在夏季饮食上是很精致的,对冷饮很有兴趣。汉代已有蜜水,口感类似于现在的雪碧,而唐代有用草药或果品熬制的饮子。清代时,已经有人挑着冰棍沿街叫卖。有些地区的宋人已经开始吃各种冰激凌了。这个发明最先在蒙古人中流行,原料是用果汁、牛(羊)奶和冰块调制而成的冰酪。从事林广记、武林旧事等宋人笔记所载来看,南宋时冷饮花样繁多。每到夏天,夜市冷饮店出售的果汁类饮品多达数十种,常要营业到半夜三更天才结束。药茶解暑药茶解暑 泡菜爽口泡菜爽口唐宋时代,巴蜀地区和长安、洛阳一样,大街小巷都有茶铺。傍晚,人们围坐一起,煮壶热茶、谈天说地。他们用的是类似于沱茶的茶饼,加上橘皮、消暑药材煮沸,清热解毒

4、,帮助人体抵御酷暑的侵袭。天天吃泡菜是巴渝地区传承了 2000 多年的传统。“一来是泡菜清凉爽口,二来天气热了不需烧火。”吴深说,这也跟山区落后的农业有关,是一种节约的生活方式。玩玩有钱人选择进大山避暑有钱人选择进大山避暑古人夏天外出活动相对较少,即便有生意也不做,俗话说“好汉不挣六月钱”。死刑犯在古代也不在夏天行刑,要等秋后才开斩,即秋决。汉代起至唐宋,公务员在夏天可以休假。古人度假怎么玩?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有钱有闲的人会选择有瀑布的大山避暑。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便是在庐山避暑时所写。另一些人则选择当宅男,心静自然凉。另外,武林旧事中记载,宋代每年六月六那天,城里人便“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

5、在船上享受各种新鲜水果、美味饮料。静坐采莲静坐采莲 登高赏景登高赏景“静坐、采莲、泛舟、垂钓、弹琴、登高赏景,也是古代巴渝人常见的户外避暑娱乐方式。”古代人跟自然亲密接触,天人合一,修身养性,以静制热。穿穿古人穿着有时比现在更开放古人穿着有时比现在更开放一般人都以为,即便是夏天,古代人都是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于是有人问,古代人怎么受得了?倪方六解释,古人也不是裹得那么紧,相反在某些朝代,比现在更开放。魏晋前,男人爱在夏天打赤膊,女人们则穿开裆裤。原来,古人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连体的一种服装),里面多穿胫衣。它是裤子的原始雏形,但它仅有两只裤管,上端用带子系在腰部,是没有裆的。这样着装很容易走光

6、。所以,除非过河否则不能轻易提起下裳。在唐朝,女性追崇薄、透、露,多穿半臂装和袒胸装。张艺谋的电影黄金甲中的服装设计是尊重事实的。李治曾两次下令,要求臣民着装得体,但当时的国母、后来的大周皇帝武则天喜欢赶时髦,虽然禁露令一时有效,但“旋又仍旧”。富人披丝绸富人披丝绸 穷人穿麻布穷人穿麻布“巴渝地区唐时,汉化程度较深的女眷们也是着袒胸露背的服饰,男士则穿翻领胡服,多是短衣、长裤。”这种打扮是和天气关系不大,应是时尚风向标所致。本地土著男女则习惯光脚、将头发扎成锥形,穿长裤,更传统保守。有钱人家会选择用丝绸做夏装,而普通人家多采用麻、布等,所以即便长袍长裤,倒也凉快。古人避暑法古人避暑法 我们也能

7、学我们也能学不开空调房间摆冰块不开空调房间摆冰块电视剧甄嬛传里到了夏天,仆人会在一个大瓷缸中放进碎冰块,放置主人房中降温。雍正王朝中也有同样情节。弃用空调,改用冰箱里的冰来降低房间温度,是个低碳环保的好方法。睡觉用瓷枕更凉快睡觉用瓷枕更凉快“云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说的就是古人最爱的瓷枕。瓷枕枕面是一层釉,性清凉,适合消夏。床帐挂药包促进睡眠古人在帐内悬挂茉莉、珠兰等香花,夜里沁人心脾,对促进睡眠有用。还可在床前悬挂香囊,其中含有中药材如艾草、薄荷、菖蒲等,堪称环保蚊香。注重个人修养胜药补注重个人修养胜药补采莲、泛舟、垂钓、赏景、弈棋、静坐等避暑方法至今可用,其共同点都在于享静。例如垂钓,明代李时珍称能解除心脾燥热,养心养性胜药补。穿轻薄衣服覆盖皮肤穿轻薄衣服覆盖皮肤古人的纱袍、长裤,覆盖皮肤,不接受阳光直射。现代人则认为穿得越少越凉快。专家提醒,当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比如达到 37,皮肤会不自觉地吸热。现代人可穿纱质防晒衣。如真丝、纯棉、麻棉等天然纤维,透气又舒服,是休闲避暑首选。绿色材料制消暑饮料绿色材料制消暑饮料明清以来,伏日盛行吃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古人选择适合的食材制作绿色饮料的各类技术,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