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语文课中模糊教学举隅_3100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99118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论文语文课中模糊教学举隅_3100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论文语文课中模糊教学举隅_3100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论文语文课中模糊教学举隅_3100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论文语文课中模糊教学举隅_31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论文语文课中模糊教学举隅_310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论文语文课中模糊教学举隅语文论文语文课中模糊教学举隅_3100_3100语文论文语文课中模糊教学举隅_3100.txt 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最他妈伤钱。我诅咒你一辈子买方便面没有调料包。语文课中模糊教学举隅林运来美国数学家查德于 1965 年创建的模糊集合理论,不仅开拓了数学研究的新领域,而且对于语文教学改革也 有积极意义。下面试举一些课例: 一、从闻一多的一堂课谈起 有一次,闻一多上一堂文艺创作课,他刚走上讲台,就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很快就 回答:“等于 7 嘛! ”但是他说,在文艺创作领域,这

2、 251000、10000 甚至也是可能的。 接着,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马驰骋的国画让学生赏析。只见画面上突出了两匹奔马;这两匹马后面,又 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就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了。这许多模糊的“黑点点” ,虽 然没有马的模样儿,可是人们也能够把它理解为无数的马。 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浩浩荡 荡之势,这难道不是251000 或 10000 吗? 闻一多先生这堂课,运用模糊教学法,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学艺术创作,贵在含蓄、朦胧、模糊, 不要太露,要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由此推论,语文教学要意不浅露,语不穷

3、尽,贵在“使人思之得之” ,使学生感到“余音绕梁” ,并且有 “且看下面分解”的学习兴趣。 二、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 若干年前,有幸应邀听了一堂观摩课。有位老师讲到孔乙己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 时他着意提问学生:“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既用大约又用的确这两个词?两者是否矛盾?” 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有的说孔孔乙己死了,有的说孔乙己没有死。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中有位学 生说得好:“孔乙己的确死了,由于他的身世卑贱,他的死活根本无人过问,无足轻重,正如课文所说, 孔 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鲁迅用了“大约”这个模糊词语,突出这个悲剧 的结局和文

4、章的旨趣。 三、是“千里”好还是“十里”好 语文教学十分强调语言的精确、准确、明确。模糊集合理论引进语文教学研究以后,人们发现“准确”目 的的实现,并不单纯靠精确的语言,有时为了表达需要,采用模糊语言,效果更好。 有位老师在讲完杜牧的江南春后,引入历代诗话中的一则诗话:杨慎曾经认为杜牧的江南春诗中 , “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千里”是“十里”之误,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看得?” 何文焕回答说:“即使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 “十里”有狭窄之感,不像“千里”那样能传 达广阔的意境,能表现出江南处处莺啼绿映红的春意盎然的景色。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两人的评论进行对比

5、观照,并启发学生运用模糊集合理论,进行对评论的评论 。最后,大家异口同声称赞何文焕说得对,说得好。文学作品的魅力之所以扣人心弦,就是寓形象于模糊集合 之中。 四、 “这是独处的妙处”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文学作品具有“召唤结构” ,就是作者未明写或未意识到的不确定意义和空白意义 ,召唤读者参与创造。而诗歌、散文追求含蓄,反对直陈;戏剧追求有丰富的潜台词或“间离”效果;小说要 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等等。且看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一段: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 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

6、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 ” 朱自清前期的散文,充满着不满现状的愤慨和空虚的惆怅之情,形成自身性格的一个深矛盾。所以,这段 话把“热闹”与“冷静” 、“群居”与“独处”的矛盾词语搁在一起,形成意义的不确定性。作者在想什么, 不想什么,极模糊;要做什么,说什么话,也不明说,由此可窥视其“颇不宁静”的心态,隐约地反映出大革 命失败后知识分子彷徨苦闷的抑郁忧患之情。 五、可贵的“嗔许”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的情感内容是最不确定、最难于捉摸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就是用模糊语言来描述极不确定的悲愁之情的表现。这种情感的不确定,不可能进行 定量分析和逻辑规范。 一

7、个高明的作家,正是让自己的形象变成千万模糊感情的载体,从而使读者回味无穷。孙犁荷花淀在 写到主人公水生在县里开会回来对妻子说:“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水生嫂低 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 老师启发学生把上下文的对话联系起来看,分析水生嫂是个有一定觉悟的,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 。出于对水生的爱和繁重家务的需要,她希望水生留在身边,但当她了解斗争形势后,便以大局为重,支持水 生参军干革命。只是“鼻子里有些酸” ,说句“嗔许”话,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其中既有对丈夫的羞 涩的称赞,又有对丈夫的轻微的埋怨。 这就是说,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动之于情,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授之于趣,寓教于乐,加强感情 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