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蘑菇做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984923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小蘑菇做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把小蘑菇做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把小蘑菇做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把小蘑菇做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把小蘑菇做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小蘑菇做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小蘑菇做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小蘑菇做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的鸭绿江畔,东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 1 6 5 公里,是辽宁省最大的边境县。全县版图面积6193 7 平方公里。辖2 2 个乡镇,178 个行政村,21 11 个村民组。宽甸满族自治县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2 0 0 8 年底全县总人口43 5 万。宽甸集山区、林区、库区为一身,山多耕地少,多年来人们习惯于靠山吃山,形成了以林业及其派生产业的农村产业经济,食用菌产业是其中之一。食用菌生产的原料是加工林产品的锯沫子( 木屑) ,全县以丰富的木材加工废弃物锯沫子为原料发展食用菌产业已有3 0 多年的历史,全县22

2、 个乡镇有18 个乡镇,1 2 万户4 万多农民从事菌业生产,目前全县栽培量达到250 0 万袋( 盘) ,产量2 万吨,产值1 8 亿元,被誉为“香菇第一县,20 0 0 年9 月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十佳食用菌商品基地,食用菌产业已发展成宽甸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构建辽东绿色长城,辽宁省政府2 0 0 0 年出台了天然林禁伐政策,使宽甸林业大县及其派生产业受到严重影响,收入骤减。以锯沫子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农民收入减少。如何使食用菌产业不因天然林政策性禁伐而可持续发展,是宽甸农民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宽甸县政府认真分析影响食用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食用菌

3、栽培的原料、食用菌大棚和棚架所需木材。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案是利用残次林、低质林、采伐迹地、沟边、河滩、农户房前屋后发展食用菌原料林,既保护了生态,又解决了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原料,使之可持续发一、1 5 7 展。同时,用原料林粉碎种菇避免了外购原料锯沫子含有化学药物,使产品无公害,提高产量和效益。改菇棚由木制为水泥柱,钢角线棚架既解决了林菇矛盾,节约木材,又可长久利用。为了使食用菌产业在天然林政策性禁伐的形势下免受更大影响,增加农民收入,宽甸县人民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一县一业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一、把食用菌产业做为支柱产业在全县规模发展从更广阔的领域寻找新的食物资源,提高饮

4、食质量,是2 1 世纪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党的改革开发政策为我国食用菌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在国家实施的“星火计划“ 、“扶贫计划、“菜蓝子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中,都把食用菌生产作为重点项目。尤其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又把食用菌生产列入了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立体农业、特色农业及“两高一优”农业的总体规划中。“要想富,种蘑菇”,“一亩园、十亩田、一亩菌、十亩园“ 已成为我县农民的“致富经“ ,给全县广大农民带来了高额回报。食用菌生产通过废弃料的转化“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兴菌成业”,建立了多层次的生态农业系统。食用菌的立体化、工厂化及千家万户多元化的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诸

5、多环境要素,实现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为我县广大农民提供了持续跨越式发展的空间和途径。目前,我县食用菌产业已逐步形成了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为前提,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把产供销、农工贸、农科教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全县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我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是增智、富民、强县、实现我县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新兴产业。尤其自2 0 0 7 年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在我县实施以来,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t ;Z d , 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为载体,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截止2 0 0 9 年1 0

6、月份,前期申报的挂钟岭村、龙头村、头道沟村、铁路子村、张家堡村、酒局子村等6 个行动村,经过三年的建设,现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 的产业格局,6 个行动村平均每村种植蘑菇户达8 0 以上,食用菌产业占全村人均收入的6 0 以上。在小蘑菇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我县食用菌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食用菌种植量达到3 00 0 万袋( 盘) ,年产值突破2 亿元,成为我县特色支柱产业。二、组织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为做大、做强食用菌这一富民产业,20 0 6 年开始,我县按照“组织化经营、小区式发展、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首先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行动村建设,全面建设反季香菇设施小区,并以小区为单位组建食

7、用菌生产合作社。截止目前,全县新建集中连片百亩以上反季食用菌设施生产小区2O 多个,总面积达3 0 0 0 多亩,全县新建大型现代化食用菌菌种繁育中心2 处,年可生产菌种100 0 多万袋,基本可满足20 个产业小区的生产需要,形成菌种繁育工厂化,蘑菇生产基地化,运营形式合作化,产品销售市场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金县现有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 2 家,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3 家,“企业+ 基地+ 农户”一条完整的产业化链条在我县已基本形成。三、强化科技服务,提高生产效益。菇农掌握蘑菇生产技术的程度,不仅直接影响着蘑菇产量、质量、效益,而且还关系到农民对发展蘑菇产业的信心。为此,我县将提高菇农的生

8、产技术作为发展蘑菇产业的首要问题来抓。先后邀请省农科院、市农业技术推部门等专家到我县各乡镇巡回作现场讲课、指导,举办培训班,培训菇农和村组干部40 0 0 多人次;聘请省、市专家做现场指导,县职能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包户指导,帮助菇农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经常组织合作社社员相互交流学习种植经验或外地参观学习,提高蘑菇种植水平;编印蘑菇生产技术规程手册、蘑菇生产简报。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提高了菇农的蘑菇生产技术、产量、质量和效益。在搞好技术服务的同时,还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抓点示范,先后在全县推行了无木架菌棚改造,大面积推广反季菇生产,节省大量的木材消耗,降低了种菇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四、搞好销售服务

9、,搞活产品流通。市场营销是蘑菇生产的最后环节,也是确保农户利益的重要环节。我县食用菌合作社经常组织人员到外地进行市场调研,摸清市场行情,帮助菇农落实产品销路,签订产销合同,解决了菇农后顾之忧。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培养食用菌经纪人10 0 多人,为我县食用菌销售顺畅奠定了扎实基础。我们还积极组织社员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使宽甸蘑菇在全国各地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使蘑菇销售由外出推销变成客商上门购货。为了进一步促进蘑菇产业的发展,拓宽销售渠道,我县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产品销售连锁店,北方山奇的产品已在全国十多个大中城市建立营销店,其产品十分畅销,企业效益的增加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与

10、农民的订单数量也不断增加,市场拓宽,效益增加,企业壮大,带动农户发展这一良性的循环链,促使我县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推动食用菌设施小区建设设施食用菌产业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县按照产业做精、层次做高、规模做大、实力做强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项目带动、强化服务、落实举措,花大力气、下大决心,又好又快地发展设施食用菌产业。明确设施食用菌产业发展重点;。创新发展设施食用菌产业的体制机制,创新投入机制;集成力量,完善标准,科学制定规划。紧紧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目标,充分发挥我县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龙

11、头,以品牌为基础、以园区建设为抓手,用工业的理念发展设施食用菌产业,加快推进设施食用菌产业建设步伐,努力促进以生态、高效、外向、品牌为内涵的现代设施食用菌产业发展。把发展设施食用菌产业作为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途径,把发展设施食用菌产业作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重要载体,把发展设施食用菌产业作为促进科学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平台,把发展设施食用菌产业作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克服我县人多地少、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一抓到底。,2 0 0 8 年至2 0 0 9 年我县为了推动设施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为把我县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的目标,县委、县政府建立了完整的食

12、用菌投资体系,采取农民自筹一点,信贷支持一点,政府扶持一点,企业带动一点的投资模式,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食用菌生产投资体系,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尤其近两年,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出台了食用菌小区建设资金扶持政策,政策规定:集中连片建设25 栋50亩以上的食用菌暖棚小区,每小区补助5o 万元;集中连处建设7 5 栋以上1o o 亩的冷棚食用菌生产小区,每7 _ - 牢1 - 助3 0 万元。在政策的推动下,20 0 9年全县新建设施食用菌产业小区20 0 0 多亩,为食用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三年来,在“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 活动的推动下,我县食用菌产业实现了跨跃式发展,涌现出挂钟岭村、牛毛坞村、红光村等20 多个蘑菇产业村,涌现出牛毛坞镇、大川头镇、八河川镇、青山沟镇、古楼子镇等4 个食用菌产业乡。全县食用菌生产区食用菌产业化链条内,户均收入1 万元,全县食用菌产业化链条内人均增收60 0 元,我们坚信以“小蘑菇新农村行动计划“ 为载体,我县食用菌产业一定会做的更强、更大、更实、更好,“全国食用菌产业基地县“ 这一目标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二- 一1 6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