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缘何喜爱悲剧—重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98353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缘何喜爱悲剧—重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你缘何喜爱悲剧—重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你缘何喜爱悲剧—重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你缘何喜爱悲剧—重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你缘何喜爱悲剧—重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你缘何喜爱悲剧—重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缘何喜爱悲剧—重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缘何喜爱悲剧你缘何喜爱悲剧重读朱光潜重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悲剧心理学有感有感你缘何喜爱悲剧重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时间:2011-06-15 09:34:30 作者:秩名论文导读::悲剧”这个词。这就涉及到悲剧心理学的问题。你缘何喜爱悲剧重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有感。论文关键词:朱光潜,悲剧,悲剧心理学“悲剧”这个词,大多数人都有反感心理。人们多希望生活中多一些欢笑和幸福,少一些悲剧和痛苦。但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很多先哲曾对悲剧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因此悲剧必有其价值和意义,值得人们去研究,去创作。那些创作悲剧的作家们也必定了解到社会中有一些人对悲剧的心理诉求。人们为什么会喜爱悲剧呢?朱先生在悲剧心

2、理学一书中对人们喜爱悲剧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一)主观方面:观众心理特质悲剧本身具有其一定的特质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在主观上观众在欣赏悲剧时也有自己的心理特点,这就涉及到悲剧心理学的问题,这是朱先生此论文研究的重点。悲剧之所以惹人喜爱,是因为它能给人带来悲剧快感。那么这种快感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朱先生在其著作中分别分析了悲剧快感恶意说,同情说,怜悯净化说等理论。1、 快感恶意说顾名思义,恶意说来源于人性说,它是对人性的否定,认为人性是恶的,人民在看到他人遭遇到灾难的苦痛之时感到幸灾乐祸,自己遇到非人之灾祸时大概只会感到苦痛,这种心理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残酷这一特质。因此“悲剧的情感效果取决于

3、观众对自己和悲剧主角的区别意识”1期刊网,对于产生悲剧快感的原因分析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悲剧快感是因为安全感(卢克莱修) 。这可以解释为人们在观看悲剧时清楚地意识到自身是安全的,而且这种灾难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由此观点可以推论出观众的优越感心态,悲剧人物大多是一些在各方面高于普通人的人物,而不幸的命运却降落在他们身上,观众对比自身,就产生一种优越感。埃尔肯特先生更加极端地认为悲剧快感来源于人们从人类远古的祖先那里继承过来的对于流血和给别人痛苦这种野蛮人的渴望。2悲剧快感是一种审美经验,根据朱先生对美感经验的分析,它必定是超功利、超逻辑、超道德的,既然观众在欣赏悲

4、剧时完全是一种审美的态度,那么它必定不会涉及到人性善恶的问题。2、 同情说同情说与亚里士多德的“怜悯”说在某种层面上是有一定的共同之处的。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人们在观看痛苦中得到快感,是因为他同情受苦的人。法国的人道主义者博克就持此论点。他认为“悲剧快感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需要,它有益于人类的健康” 。3从现实苦难中得到一种快感,这种快感是基于人类更深程度上的同情心,所以现实痛苦比悲剧更具吸引力。朱先生认为博克的生物学论点缺少科学根据,博克认为现实中的悲剧比舞台上的悲剧更具有吸引力,他的同情学说属于道德同情,而非审美同情。所以博克是抱着道德同情观点去分析悲剧快感的,这本身就不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而只

5、是一种伦理道德上的论点。3、怜悯净化说所谓的怜悯是指具有和别人同样痛苦的感觉、情绪和感情,它是由别人痛苦的感觉、情绪和感情唤起的。构成悲剧怜悯情感的有主体对于怜悯对象爱或同情的成分,其次还有一个基本成分就是惋惜的心理特点。莱辛认为,悲剧中我们为别人感到惋惜,为自己感到恐惧。观众对于悲剧中的人物遭受不公平的命运惨遭非人折磨而感到巨大的惋惜感和恐惧感。一般被惋惜的对象常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秀美感,它们在某些方面总是有些欠缺,似乎很容易受到伤害,这易于引起人们的爱怜心理。而当秀美感再带有一点悲哀意味的时候,最惹人爱怜。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作用是“激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种情绪的净化” 。4情绪净化后便

6、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下来,达到心静如水的状态,这种净化就如同一次心灵的洗礼,人的灵魂便达到一种澄透明净的状态。(二) 悲剧本身的特征悲剧违反了人类的对幸福的心理诉求,那么它散发了怎样的艺术魅力让人对它如此痴迷呢?1、 “命运”观念在其中彰显,生命力感在其中昂扬自从人类有了意识以来,就一直对“命运”这种奇怪的力量迷惑不已。古希腊几大悲剧无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人类在命运面前的脆弱无力和渺小期刊网,正是命运这种神秘的力量导致了人类大多数的悲剧。亚氏在诗学中将悲剧中的人物造成悲剧的原因归咎于“过失”说,但是朱先生却认为:“欧里庇得斯是个怀疑论者,但他也毫不犹豫的将人所受的苦难都怪罪于神” 。5埃斯库罗

7、斯和索福克勒斯都是虔敬的人,但都未公开怀疑过神的正义。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奥西尼德斯之歌就可以作为代表埃斯库罗斯的人生观的一个例子:朋友啊,看天意是多么无情!总也逃不掉神安排的定命。在俄狄浦斯王这一悲剧中, “俄狄浦斯王犯错并不是有意为之,而完全是因为不知而犯,而且这个悲剧完全是阿波罗预先注定的,德尔菲的神谕曾经预言过的” 。6还有安提戈涅一剧中,女主人公也没有什么因为性格导致的过错会让她遭此厄运。通过对古希腊三大古典悲剧的分析,先生认为,希腊悲剧反映了一种“相当阴郁”的人生观。 “生来孱弱而无知的人类注定了要进行战斗,而战斗中的对手不仅有严酷的众神,而且有无情而变化莫测的命运。他的头上随时有

8、无可抗拒的力量在威胁着他的生存,像悬崖巨石,随时可能倒塌下来” 。7悲剧中并没有亚里士多德分析的“过失”成分。客观方面,悲剧中另一个基本成分是恐惧感,几乎所有真正的悲剧都具有这种特征,人们在悲剧中感受到那种不可预测的命运,那神秘而强大支配着英雄们的行动。在这种压倒一切的力量之前,我们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无力。当恐惧之后人们便感到蕴于其中的崇高感。悲剧中能打动我们的事物,其基本特征都是在体积上或者在强力上超乎寻常。如果说悲剧中表现的仅是人类在命运之神面前的无能为力,无法抗争的特质的话,那么这样的悲剧只会让观众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也无法让观众喜爱。悲剧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成分就是人的尊严意识和生命力感

9、,只有这样,人才不会对命运的不可捉摸感到沮丧不已。叔本华这位悲观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类一切痛苦和灾祸都是来源于人的意志,也就是由人的本能、冲动、欲望和感情所引起的,要想消除痛苦必须否定人的意志。在分析到悲剧这一艺术时,他认为“悲剧中的人物之所以受到惩罚是因为生存本身这一罪过,因此人应该否定求生意志” 。 “希腊艺术的最高形式悲剧揭示了世界的荒谬本性,它引导人放弃生命,甚至是放弃整个生命意志” 。8继叔本华之后的尼采分析到希腊悲剧时说,希腊人以敏锐的眼光看透了自然的残酷和宇宙历史可怕的毁灭性进程,艺术拯救了他们,要不然他们会渴望像佛教那样的对求生意志的否定。他的悲剧观念也是由其哲学理念中生发出来的。

10、 “宇宙意志或永恒生命不容许任何事物静止不动,它要求不断的毁灭期刊网,同时要有不断的更生” 。9 “意志的最高表现即悲剧英雄被否定了,却引起我们的快感,因为意志的永恒生命并不因为他们的毁灭而受影响” 。10尼采本人在困苦的一生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意志让人相信他的人生观是悲剧式的,但并不消极。 “悲剧的真实意义是唤起人的生存尊严:不管现实世界是多么冷酷,也不管生存在根本上是多么荒谬而无意义,人类还是要奋起反抗居于我们生存深处的荒谬和无意义感,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11有人说过:真正的英雄是在看透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人类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时依然会用毕生的生命去抗争。悲剧依然给人一种

11、生活的信念和希望,给人类希望应该是所有艺术都要学着表达的主题。让人类在面对苦难时可以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朱先生也从浮士德中的一句话得出悲剧宿命的两面观。一方面,我们在命运摆布下深切感到人是柔弱而微不足道的,无论悲剧人物是如何善良、如何幸运的人。另一方面,我们在人对命运的抗争中又体验到蓬勃的生命力,感受到人的伟大和崇高。因此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它表现恶的最可怕的方面,但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得到全胜。任何伟大的的悲剧归根到底又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感和努力向上的意识。悲剧具有决定性的话语让人喜爱它我的绝望生育一种更高的生活。2、现实苦痛

12、在其中显现,距离审美在其中隐现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会遭遇到许多痛苦和不幸,但这为何这些灾难并没有对人们造成悲剧美感呢?一切艺术来源于现实,但同时又高于现实。悲剧是由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升华而来,因为它与生活保持有一定的距离感,先生曾在谈美中详细地谈论过“距离感”是一切艺术都必须具备的特质。人如果以功利之心、伦理道德之心去欣赏艺术都无法从艺术中得到完全的审美体验。同被观赏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会使人们对其更加好奇和欣赏。在悲剧心理学中,先生认为,独自阅读剧本优于看舞台演出,它既能避免由真人媒介而产生的幻觉,也能避免对演员采取批判态度。同时保持“距离感”也可使欣赏者多一些想象的空间,获得更多的美感。保持距离

13、感有一些重要的表现手法。例如保持空间和时间的遥远性,追求舞台的技巧布景效果等等,通过这些距离化的方式便使悲剧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现实生活。这样才不至于让观众感到过分可怕,从而失去了欣赏的距离美感。3、 人生信仰在其中寄寓,美教作用在其中彰显朱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批判了将悲剧归纳为一种宗教信仰或哲学教条的观点。他认为, “当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满足于宗教和哲学时,对悲剧的需要就会消失” ,12 “一个人走向宗教也就离开了悲剧” ,13 “最具宗教性的民族往往是遭受苦难最多的民族,悲剧感产生宗教” 。14古希腊产生三大悲剧家的时代是人类较为原始的时代,那个时代缺少宗教信仰和哲学教条,但是人活着又必须为自己

14、本身苦难的生存找到一个精神寄托和信仰期刊网,于是悲剧诞生了!悲剧产生了“美教作用” ,也就是艺术的“宗教”作用,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说法,古希腊的悲剧让人类在苦难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个精神上的信仰,让人类在苦难世界中能够坚强的行走。人生的困苦和无目的性使得每个人都需要找到一个精神上的信仰。 (三 )结语先生在其著作的结尾中下结论认为悲剧之所以得到人们的亲睐,是因为悲剧快感。悲剧同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事件不同点之一就是悲剧通过艺术手段使得它与现实生活距离化了,虽然其中表现的内容与人类现实生活还有一定联系,但是它与现实已经有了距离,这就让人类易于接受,容易产生悲剧快感。另外悲剧如果仅

15、为表达人世间的不幸和苦痛的话,也不会引人注目的。它只中总有人的尊严意识和生命力感在其中支持悲剧人物,同时也鼓舞着观众在面对自己遇到的挫折时昂首向前。它之中蕴含的一些理念能给人一种信仰和寄托,使人们产生一种近乎宗教的情怀。在主观心理方面,悲剧可以让人心理得到净化,使人产生心灵的透彻明净。正所谓“心灵自由,至高无上” 。先生一生的信仰融儒道两家思想于一体,其一生经历的坎坷和不幸,但依然兢兢业业于学术的钻研,是以轻灵之翼负沉重之躯,是心之自由的体现和表达!参考文献: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年第一版2、亚里士多德诗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年第一版3、尼采悲剧的诞生 ,译林出版社,2007 年第一版4、 外国美学 17 外国美学编委会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第一版5、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商务印书馆,1982 年第一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