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施工经验教训总结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98343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上施工经验教训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上施工经验教训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海上施工经验教训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海上施工经验教训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海上施工经验教训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上施工经验教训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上施工经验教训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上施工经验教训总结海上施工经验教训总结 - 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海上施工经验教训总结中水电毛塔渔港项目1 海工材料的防腐(1)材质的选择。海上湿度大,干湿循环频繁;盐雾中含有大量氯离子,腐蚀钢材。海上所选用的材料应该具备抗干湿变形能力、抗腐蚀能力。裸露的钢材(不论是不锈钢,还是各种防腐涂层的钢材)都尽量不要使用;塑料材质的也尽量不要使用,时间一长非常容易老化;海边湿度大,木制结构很容易发生变形,也尽量少用。如果选择材质,尽可能使用玻璃钢材质。(2)钢筋的防腐。海上或海边施工时,钢筋很容易锈蚀,可能不同的地区锈蚀程度不同,但都是离海边越近锈蚀越快。钢筋堆放场地最好不要靠近海边,选择在海边 1 公里

2、之外的地方,且应用防雨布覆盖上,钢筋底部应垫高 50cm。如果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应尽快完成浇筑,否则除锈是很麻烦的。如果预制构件长期不使用,外露钢筋的防腐也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外露钢筋上不能刷油,涂防腐涂层成本太高,刷水泥净浆虽然可行,但也避免不了锈蚀,而且使用时需要将水泥净浆除掉,这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最好是能够处理好安装与预制之间的时间间隔问题,确保预制构件预制后最好在一个月内使用。(3)钢材的防腐。仔细观察刷过防锈漆的钢材表面的腐蚀,很多都是防锈漆单点的腐蚀,然后开展至周围导致涂层开裂,从而进一步腐蚀钢材。可见钢材的锈蚀是不均匀的。这说明:涂层的厚度不够或防锈漆喷涂不均匀或搬运过程中受到

3、磕碰使涂层变薄,氯离子很容易穿透或穿透薄弱部分涂层而造成钢材表面的点腐蚀。涂层并不能预防钢材的点腐蚀,只能延缓钢材整体的腐蚀。 “阴极保护+环氧涂层”是钢材防腐的最有效措施,如钢管桩。(4)钢筋混凝土的防腐/耐久性。海水会对现浇混凝土、钢筋等产生腐蚀(对预制构件的腐蚀影响非常小) ,主要现象就是剥落、钢筋锈蚀。港工钢筋混凝土防腐/耐久性非常重要。为此,有在混凝土表面浸硅烷,有涂刷环氧树脂或环氧沥青的,但最廉价的防腐措施就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最基本的做法是采用低水灰比(0.5 左右,坍落度靠减水剂调整) 、限制最低强度等级(超过 C30) 、重视保护层(57cm) 。具体的做法是:预制构件,尽可

4、能晚些安装,或至少有 14 天龄期时再安装;现浇混凝土模板要密封,尽可能晚些拆模或拆模后喷涂养护液;浪溅区的现浇混凝土,其顶面尚需要用塑料布覆盖,避免波浪溅到混凝土表面,导致表面腐蚀;不论是预制构件,还是现浇混凝土:扎丝不允许伸进保护层,一律向内弯,如果可能可以使用塑料扎丝;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程度;加强养护,避免各种早期裂缝。值得注意的是:海上工程使用的扎丝不宜太细,否则绑扎钢筋周期一长,扎丝很容易锈断,也可以采用带防腐层的扎丝。(5)缺乏淡水时,素混凝土可以采用海水养护,但不能采用海水作为拌合水;钢筋混凝土以及预应力混凝土不能使用海水养护,更不能使用海水作为拌合水。2 引桥/栈桥施工(

5、1)沉桩方式。引桥/栈桥施工有陆上推进法、有打桩船施工法、有平台船施工法。陆上推进、平台船基本不受风浪影响,且使用导向架打桩比较容易控制且精度较高;打桩船受风浪影响较大,施工精度控制相对较难。但陆上推进受结构型式、结构跨径的影响较大,平台船受水深影响大(一二十米的水深基本没问题) 。与平台船相比,陆上推进法沉桩前方送桩会受到梁板安装进度的影响,使打桩进度受到影响。因此,陆上推进法多使用预制桩帽,以加快梁板安装进度。(2)设备使用。陆上推进法需要两台吊车配合,一台吊车前方打桩、一台吊车后方安装梁板,至于预制梁板是否需要吊车或其他起重设备,要看梁板的重量,或预制场的布置。(3)梁板安装后,应尽快绑

6、扎接缝钢筋,并浇筑接缝,避免接缝位置钢筋锈蚀。因为要向前方送桩,接缝浇筑后第二天可能就要通车(所以接缝需要下午或晚上浇筑) 。为了避免接缝被压坏,可以再接缝位置铺上 5mm 厚的钢板。(4)现浇接缝的裂缝。现浇接缝的裂缝主要是垂直施工缝粘结不良(二次浇筑部分) ,两部分分离产生开裂;交叉部位的拐角处因应力集中而开裂。垂直施工缝要凿毛彻底,浇筑前应充分润湿,加强振捣,加强养护;交叉位置出现拐角,应尽量不设置直角改成加腋设计(做成倒角,但这种设计不方便预制) ,可避免交叉部位拐角应力集中产生裂缝,也可以在交叉部位的拐角处设置加强筋。(5)接缝处的钢筋。接缝处的钢筋要考虑到施工绑扎问题,尤其是梁与桩

7、帽交接处,插筋层数多又纵横交叉,人根本就下不去,何谈绑扎。(6)桥面排水。引桥/栈桥的桥面需要做横坡和排水孔,便于降雨时桥面无积水。桥面上的电缆沟等也需要相应的考虑排水措施。(7)橡胶垫/橡胶支座。梁与桩帽相搭接的位置有必要设置橡胶垫或橡胶支座,以用来减震,避免硬连接造成桩帽疲劳受损;安放橡胶支座时;梁的一段铰接,一端自由,以利于结构能够收缩变形。如果梁与桩帽通过二次浇筑最终成为一体,则橡胶垫或橡胶支座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可以不予设置。(8)铁质预埋件及钢制护栏防腐。热镀锌、不锈钢都保证不了钢材不发生锈蚀,尤其是局部的点腐蚀,必须采用环氧涂层 900um。安装过程中,避免防腐涂层的刮伤而产生

8、点腐蚀,进而危及整个环氧涂层。3 防波堤/护堤施工(1)两次抛填。为了便于理坡,无论是陆上推进,还是水上抛石,都可以分两次抛至设计高程。为了堤顶理坡设备的安全,第一次需要抛至最高水位以上 1m 的高度。理坡完成后,可以将该部分护面块体安放,以利于坡面块石的防护,也可以减小吊车安放护面块体时的水平距离。该部分的护面块体安放后,再将剩余部分填至设计高程,然后理坡,安放剩余护面块体。(2)设置浮标。海上施工需要设置浮标,以界定施工区域,便于指导施工,防止超出范围抛填。浮标应选择在高潮时段安放,应注意低潮时段浮标的漂移。(3)堤顶宽度。无论是陆上推进,还是水上抛石,堤顶宽度都会对施工产生很大影响。堤顶

9、宽度影响抛石车辆的回车,影响吊车安放护面块体。如果堤顶宽度较窄(3m 左右) ,所有的施工只能依靠水上(包括抛石、理坡、护面块体安放等) 。最高水位以上 1m 处堤顶宽度应在 56m。(4)堤顶铺细料。为了减轻堤顶行车时轮胎的磨损,堤顶需要铺上一层细料。细料的范围以便于行车及会车为准。但是,距离防波堤边界 1.01.5m 范围内的细料容易被波浪冲刷带走。(5)自卸车堵塞/倾覆。对于大块石(与块石外形尺寸、车斗尺寸有关) 、整车装运数量多时,自卸车可能在翻卸过程中出现问题,轻则车斗门口位置堵住,块石不能顺利滑落;重则车体倾覆,发生事故。主要原因是:块石重量大,翻卸过程中,车斗门口处部分块石相互咬

10、合堆积堵住门口,导致块石不能下落,这时需要借助挖机将堵住车斗门的一侧的块石搂下来,使块石顺利落下来;如果是自卸车一侧的大块石已经滑落,另一侧的大块石却没有滑落,这就容易导致车体重心失稳而倾覆。大块石卸车时,最好能有挖机在旁,专人指挥,预防可能出现的块石堵塞车斗,避免自卸车翻车倾覆。(6)推土机施工方法。自卸车将堤心石卸至堤顶后,由推土机将堤心石向前推进。考虑到推土机碾压堤心石会造成堤心石沉降及端头部位可能的垮塌,推土机应呈上坡式推;为了初步防护坡面,避免被波浪冲刷,推土机应斜向朝外海侧推,以利于大一点的块石堆积在外海侧。(7)推土机推成的坡度一般较陡为 1:1 或更陡,防波堤的坡度一般在 1:

11、1.51:2 之间。一般采用填挖平衡法,将坡顶部分对于的块石补充堤脚位置形成设计坡面。(8)理坡。理坡应根据潮位情况,趁低潮将坡面理好,理坡宁低勿高。低的部位可以用别的块石填充,高了以后想挖除是比较困难的。总之,理坡应尽可能的将坡度理好,以利于护面块体的安放。(9)如果对抛石质量要求高,需要派潜水员下水检查,大风浪之后也需要检查块石的移位情况。(10)护面块体。护面块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1)安放。水下部分护面块体,只能采用定点、定量、随机抛放,即先将理论计算数量的 95%抛进海里,剩余的 5%用以填平补漏;水上部分护面块体,为了增加美观,可以采用规则摆放。护面块体有采用极坐标法的,有采用

12、GPS 二维定位的,但都不全面,这些方法都离不开人的肉眼观察,都离不开人力对护面块体安放位置和姿态的调整。护面块体的安放方式与护面块体的结构型式有关,但总体的安放原则是:消浪效果好(表面粗糙,增大糙率) 、整体稳定性好(表面粗糙,相互咬合) 、密度适中(涉及工程工期及业主的投资总额) 、易于修复、便于施工。2)方量。护面块体数量庞大,少则上千块,多则数万块,而计量支付都是按照块数来的。混凝土的方量需要予以关注(尤其是原材料较贵时) ,可能一块多 0.01m,但庞大的数量足以使这个小数变成大数,比如 2.5m 的块体,就不要做成 2.51m,即使是工程师的要求也不可做。3)支付。护面块体是先预制

13、,后安放,如何支付需要弄清、明确,要不然干了活还得不到支付,导致前期投入高,资金压力大。有些业主会含糊其辞,对支付方式说得不明确,最终导致完成安放后才支付,或限定完成安放后才给予支付;但最好是能够分阶段支付,有利于减轻承包商的财务负担。4)在满足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提高安放密度,对承包商是有利的,而且提高护面块体的摆放密度有利于增强护面块体的稳定性。规则摆放肯定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反之进度会快一些。(11)胸墙。防波堤胸墙的施工,需要等防波堤沉降基本稳定之后。陆上推进法,抛石车辆繁复碾压,足以使防波堤沉降稳定;因此,如果胸墙完成后,堤顶宽度仍然足够,不影响车辆的会车,胸墙的施工应尽可能也用陆推法,随抛石向前推进。如果胸墙的施工影响会车,可以采用后退法,即抛尸完成后,从堤头后退至堤根。此种方法,最好是防波堤经历过一次大浪后,再行施工。胸墙的沉降缝间距最好是 510m,避免沉降开裂;沉降缝位置设置传力杆,避免沉降造成错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