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中国式管理》观后感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097974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仕强《中国式管理》观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曾仕强中国式管理观后感看完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觉得很有意思,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1、是非对错,都不是绝对的 很多人认为,一件事情,要么是对的,要么就是错的。这是西方思维对我们的 一个影响。但在中国的企业里面,我们更容易听到的是也许是吧、可能是吧、 差不多吧,这种模糊的话语,会让我们感觉到这些人没有原则,思路不清晰。 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人思想的两面性:他说是的时候,有可能不是,他说好 的时候,有可能是不好。对于这样的管理,就得周全考虑,尝试用第三种角度 去看待事物。2、合理和合法 西方讲究合法,一切遵循制度办事就算制度或法律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他 们也照样遵循;中国人什么事都是要讲究合理的

2、,不管有没有违法或是违反制 度,合理才是王道。只有合理的,才是合法的。 换句话说,中国是人治大于法治,在我看来,这是非常不好的,但在中国,只 有这样才行得通。在中国,制度法律或制度是永远都不够的,而且要一直持续 的改良。在中国,讲的是情、理、法,情理总是大于法的。合情之后才能合理, 合理之后才能合法。 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检讨现有制度的缺陷,一方面不要全 盘寄托于制度,更要懂得“动之以情”然后才“晓之以理”的艺术。 3、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管的合理。为什么,因为中国式管理管的是人,不是事。而中国人, 就是凡事都要合理。中国式管理,要明白人的重要性,就是要以人为本,制度 或法律

3、,也是为以人为本而服务的。 制度是一种形式, “人“才是管理者心里时时要注重的东西,在管理人的时候, 要会变通,不能死按规矩来,其实也就是要让人觉得合理。虽然我本人并不支 持这种管理方式,但在中国,只有这样才行得通。4、中国式计划 曾先生说,中国人表面上好像都没有什么计划,什么事情都说“看着办” ,实则 上中国人是有计划的,只是中国人的计划会经常地变更,所以只能看着办,他 们才能及时地调整计划,这样才能符合不同时空的实际需求。就如同中国人的 合理与不合理也是随时变动的一样。时空一改变,合理的标准就改变,计划也 要改变。 实际的管理中,我们是必须要有计划的,只有计划明确了,我们的目标才明确, 工

4、作才能明确。但我们的计划,不能太死,太刻板,太细致,我们要有回旋的 余地,到真正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变动是不可避免的。5、合理的不公平 西方人是讲公平的,就是一切按照制度或法律办事,不用考虑是否合理,加薪、 升职等,只要是按照制度来的,就是公平的。中国人不讲公平,中国人讲合理,讲公正,其实就是合理的不公平。制定了制度,工作的时候,大家都着照制度 做了,就都是“差不多”的,是否算优秀,得凭群众的,领导的感觉。 中国式管理,要做到公正,就是合理的不公平,就可以了,企业就安定了。但 我本人对此并不完全认同。 6、中国式开会 西方人,开会的时候,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但开完会之后, 大家还

5、是好朋友,好同事。但在中国不行,开会的时候,只要有一点点不同的 意见,开完会之后,大家就各怀鬼胎了,私下报复的事也是会发生的。这其实 是个“面子”问题,国人最讲究的就是面子,有了面子,啃窝头也甘心。 所以我们还是比较接受会前私下里沟通,会上不议,大家呵呵一番,互相留个 面子,会后再私下沟通,私下沟通还得讲究言辞,但即使关起门来吵一架,出 了门还是勾肩搭背一团和气的,因为没有失面子,一切好商量。达成共识,再 找领导汇报,互相再推推功劳,如此你高兴,我高兴领导最高兴。7、得人心者得天下 脸红脖子粗,纵使有理有据,争赢了,别人也会消极抵触,甚至给你下套子, 最终还是办不成事情。所以平日为人处事,务必需要处处顾及面子,讲讲私交, 感情好了,我吃点亏帮帮你也无所谓,乐得落个人情。 得人心者,得天下呐。 8、推、拖、拉 三个动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等等看吧” 、 “再说吧” , , ,轻易化解许多难 缠、难办的事情,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办成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